叔本华:17岁实现财富自由,秒杀“咪蒙”的毒鸡汤鼻祖
原创: 蟹肉
砍柴书院 ID:kanchaishuyuan
“
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
不限于表达自我
也不止于赚钱养家
”
——砍柴书院
说来奇怪,现在社会上最风靡的概念之二:
一个叫财务自由,
一个叫断舍离。
财务自由,指的是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财富资产,多到可以不用再去工作。
而断舍离则恰恰相反,宣扬尽可能断掉、舍弃、割离那些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提倡极简生活。
一边是尽早追求尽可能多的财富,才能过上想买买想玩玩的自由生活;另一边却是追求尽可能少的物质,简单清爽才能让我们更自由。
财务自由,和物质极简背后的精神自由,到底哪个才是我们自由生活的本来面目和必须条件?
300年前的那个德国年轻人,早早为我们的自由之路指出了一条明道。
精神自由换来的物质生活,并不幸福
和我们惯常“寒门出贵子”思想不同,叔本华出生在一个家境优渥的家庭。
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母亲则是当红作家。与那些富家子弟一样,叔本华的父亲也满心希望叔本华能继承自己的家业,也因此为其特别规划他的教育和学习。
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叔本华就被老师认为具有“哲学才华”。叔本华也因此向父亲提出了要转入普通学校的请求,意料之中地被父亲严词拒绝。
有意思的是,叔本华的商人父亲,向叔本华提出了一个交易:如果叔本华承诺从商,不但将得到全力的物质支持,还将可以和他们夫妇一起周游欧洲。
对世界的好奇和向往让叔本华答应了这场交易。
叔本华遵照约定,在其父亲挚友的商店里实习。而意料之中的,他对此完全不感兴趣。常常偷看闲书的他,成了他自己口中“最差的店员”。
这场用精神自由,交换而来的优越物质生活,让叔本华绝望。
正如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所言,人们在实现了基础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后,就会开始追求更高的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还有自我实现。
我们牺牲眼下最有活力的岁月,放弃自己曾甘之若饴的爱好,而投身一份或安稳或谋利的工作,只为了有朝一日实现财务自由后,可以去追求精神自由。
叔本华知道,在他父亲的眼里,这也是至今人们普遍的想法,那就是研究学术尤其是哲学,最多只能勉强糊口,而从商,尤其是在家产庇荫之下,才是致富的正道。
然而依托于父亲的富裕生活,根本不能让他快乐。
正如他在《人生的智慧》中所言,人真正能获得的快乐,取决于其本身。而除去生活必需品以外的财富,也就是“过分的丰裕盈余”,对我们的幸福“帮助并不大”。
换做任何人,如果拥有叔本华家的财富,都大可像花花公子一样,流连歌台舞榭,沉迷脂粉丛中。
可叔本华向往精神自由。
他只等有一天实现了财务自由,可以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后,就能去放手追逐。
到这里,这位未来的大哲学家,看起来和我们别无两样——自认一颗伟大的灵魂被禁锢在平庸琐碎的生活之中,只等着实现财务自由的那一天,放灵魂以自由。
财务自由实现后,精神却更加痛苦
17岁时,叔本华的父亲溺水身亡,为叔本华留下巨额遗产。而这也使叔本华意外地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得以追求哲学——自己的精神殿堂。
故事到这里,本该是一个哲学家终于找到精神归属的团圆结局。
可是,正式迈入哲学大门的叔本华却更加痛苦了。
叔本华早在二十多岁时就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也奠定了叔本华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
在他30岁时,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这部受柏拉图、康德及印度佛学影响的作品,是叔本华哲学思想发展的巅峰之作。
在叔本华的哲学思想里,这个世界由意志和表象组成。我们所看到的、摸到的都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我们的意志,才是决定性的。
而意志的前进,就表现为对各种欲望的追求。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一端是无法满足欲望时的痛苦,另一端则是满足欲望短暂欢愉后的无聊。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始终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摆动。
这就是著名的钟摆理论。
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的叔本华,创作出这部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实现了精神自由后本该有的快乐。
他看不惯母亲的社交生活及其创作的流行文学,与母亲的关系日益恶化。
在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遇冷后,母亲对他才华的蔑视,使得两人更是势同水火。在一次争吵中,他甚至被母亲推下了楼梯。
后来,叔本华还与当时声名显赫的黑格尔较上了劲。
同为柏林大学教授的两人同时在柏林大学讲课,可学生却几乎全都奔赴黑格尔的课堂。这让叔本华只在柏林大学待了短短两年,就愤然离去。
叔本华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
左手财富,右手才华的叔本华没有满足,因为他还渴望获得世人的认可。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欲望前赴后继,我们永远追求满足下一个欲望。事业、名利、爱情、家庭,我们一个都不想松手,所以我们一刻也不敢停下,也不想停下。
现在年轻但经济实力有限的我们,贩卖自己的时间,以追求财务自由。而等到有一天,我们有了房,有了车,又会想去追求所谓的精神自由,却像叔本华所说,失去了“人生的精华——闲暇”。
有钱又有闲的叔本华都无法获得的终极自由,我们又凭什么相信,我们追求的财务自由和精神自由,就是解决我们迷茫和痛苦的良方呢?
实现欲望不能幸福,但摈弃欲望可以
为了摆脱痛苦和无聊,叔本华提出了两种解决欲望困境的途径。
第一种,是投身于艺术,但这只是短暂的麻痹。因为我们只有在投入的时刻是快乐的,而一旦这项活动结束,我们又要重新面临这个困境。
另一种,就是发自内心的禁欲。
叔本华提出的禁欲,不是要求我们强行压制内心的欲望,而是发自内心地“对意志的否定、取消和转向”,从而彻底挣脱意志,也就是欲望的桎梏。
就像苏格拉底曾经在摆满精致餐具和装饰的酒席上感叹:“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那么多!”。
叔本华的这个思想,和最近几年流行的“断舍离”不谋而合。
断舍离由日本山下英子提出,希望大家在不买不收不需要的东西以及处理掉已经获得但无用的东西的基础上,抛弃对物质的迷恋,轻装上阵。
然而,如今断舍离却渐渐演变成了一场扔扔扔的狂欢。甚至在大量处理掉所谓积压物品后,人们又去买回更多不需要的东西。
而这,正是因为没有做到叔本华提出的“发自内心”的要求。
任何我们没有真正认可的东西,最终都无法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我们在还没有正视自己欲望的时候,就形式化地去压制自己的欲望,才会让我们的欲望最后报复性反弹,反而想去占有更多。
叔本华的哲学观,被称为19世纪思想的悲怆交响曲。很多人也因叔本华的“意志否定说”而就此给叔本华扣上了悲观主义者的帽子。
可是,叔本华真的是悲观主义者吗?我觉得不是。
诚然,叔本华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大家画出一幅盛世美景,但他却像一个手法精良的法医,剖开一具具血淋淋甚至面目全非的尸体,然后告诉我们,我们真正“死去”的原因是什么。
他只是比当时坚持纯理性主义的人们,更早一步看清了人类终将被欲望所主宰的命运。
就像叔本华自己说的那样:“我从不承认我是悲观论者,我只希望你们读过我的书后,能更勇敢地去热爱生命和你将要面对的一切。”
那难道叔本华是乐观主义者吗?我觉得也不是。
因为比起乐观,他真正的特质是达观。他为人类指点了一条艰难却光明的前路:承认欲望,面对欲望,摒弃不必要的欲望,最终活得澄澈而幸福。
人生最高层次的幸福,不是在追求欲望路上挣扎的痛苦,也不是满足欲望后短暂的欢愉。
最重要的,是在我们洞悉了真实的人生是如此痛苦后,豁达地面对人生路上不可逃离的悲伤,从而获得升华。
文章作者简介:蟹肉,职场流浪者。人生没有高下,能量无关正负,只愿用脚下的步伐和手中的纸笔,与你一起体味人间值得。
更多好文,请关注公众号:砍柴书院(kanchaishuyuan)
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已经成为简书官方的社区合伙人了,同时也是官方授权的会员推广专员。
我的推广链接如下:
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f3092432a535
通过以上这个链接来充值或续费的简友们,将额外获得返赠:
月度会员10个简书贝,
季度会员30个简书贝,
年度会员100个简书贝,
尊享年度会员888个简书贝的返利。
砍柴与简书绑定了10年,希望能在简书与更多热爱文字的志同道合小伙伴们一路前行。
这是我创建的专题:砍柴书院,欢迎各路文字爱好者投稿,我们一起烹文煮字,享受文字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