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我简介收放自如的秘密武器
自我介绍是一种即兴情境下的表达, 借助金字塔原理可以让我们在各种要求不同的自我介绍场景中都游刃有余。
1.自我介绍是一种即兴表达
回想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做过多少次自我介绍?到目前为止,恐怕我们已经做个无数次自我介绍了,面试、开会、面谈、宴会......各种场合都可能做自我介绍。有人甚至戏称:出门带上自我介绍甚至比带手机、皮包和钥匙更加重要。
由于自我介绍决定了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因此很多人都有可能会有一个自我介绍的腹稿,但是让我们再回忆一下:即使有这个腹稿,我们的自我介绍是不是总是千篇一律呢?当然不是,为什么?一般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不同场合下,对方限定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比较常见的情景可能有:用1句话介绍自己、用30秒钟介绍自己、用1分钟介绍自己、用2分钟介绍自己。
第二,受众关注的信息、偏好是不一样的,比如去拜访陌生客户和参加面试两种情境下,客户和HR关注的信息肯定是有较大区别的,这个时候的自我介绍就需要量身定做。
那么自我介绍作为一种即兴情境下的表达,面对可能遇到的不同场合,我们如何提前做好准备?又该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具体应用呢?借助金字塔原理进行结构化思维和表达可以在关键时候助我们一臂之力。
2.金字塔原理是结构化思维与表达的工具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先总后分”的思维与表达,通过如下图所示的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的金字塔结构组织与传递信息。

金字塔的原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结论先行:也即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整个信息的全貌,要求凝练、清晰、易懂。
第二,以上统下:也即在整个层级结构中,上面一层是对下面一层的概括和总结,下面一层要支撑上面一层的观点。
第三,归类分组:归类分组要按照MECE的原则进行,也即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这里体现了金字塔结构的严谨性。
第四,逻辑推进:按照逻辑顺序组织信息,通常用演绎法或者归纳法。组织信息的顺序可以是按照时间、空间、重要性等。
下图将以上四个原则进行了可视化的展现。

3.用金字塔打造收放自如的自我介绍
上面介绍的金字塔非常适合应对自我介绍这种即兴表达的情境,因为金字塔可以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先分析受众的利益点和偏好,结合自己的情况,看看自己最能吻合受众的亮点是什么。
第二步:在分析的基础上画出金字塔,其中顶层的中心思想必须是自己所具有的最可能引起受众兴趣的亮点;同一个层次中,左边的信息比右边的信息更加重要。
第三步:思考论据层次的内容如何能够更加吸引人,比如运用故事(可关注微信公众号“EQ阁”,查看“用故事搞定自我介绍”一文)、具体的数据与事例等。
第四步:根据限定的时间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选择金字塔的内容作自我介绍。如果是要求一句话作自我介绍,则说最高层的中心观点;如果是30秒钟,可以说到第二层。左边的内容比右边的内容更加重要。在自我介绍时,重点突出比全面完整更加重要,重点应该就是自己的亮点。
4.举一个栗子
小A去应聘一个IT项目经理的职位,下面整个图片展现了他面试前准备的自我介绍框架:

关于工作经验和创新意识小A准备用数据和事实说明,业务能力准备用故事来介绍。
那么有了上面的框架,当小A面对“请用一句话做个自我介绍”、”请花一分钟时间做个自我介绍”、“请花五分钟时间做个自我介绍”等各种场景时都可以游刃有余了。
总之,金字塔帮助我们想得清楚、说得明白,用金字塔准备好自我介绍,那么无论碰到自我介绍的何种即兴时刻,我们都可以轻松应对了。现在就让我们拿出纸笔来画一个自我介绍的金字塔吧。
(简书“EQ阁主”、知乎“EQ阁主”和微信公众号“EQ阁”着力解决面向大学生和初入职场人士的软实力提升问题,聚焦于打造职场沟通力、思考力和学习力,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