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

2024-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冬色_

去湖南前,才背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湖南行中,去了长沙博物馆,本欲见识神奇的"素纱襌衣",却不意收获包括《道德经》在内大量古籍的信息。

五十多不到六十岁的襌衣主人辛追夫人应该是很讲究的人,凡是她生前所用包括针头线脑、粮食种子甚至莲耦汤全都被她带到地下,她本人在地底经历漫长的两千年依然保存完好,出土时栩栩如生。

地底下伴陪她的老公在三号墓,被盗无所有,儿子在二号墓,早于她去世,年龄大约三十岁,儿子想必是学霸类的人物,墓中出土大量书简,其中就包括《道德经》,而且还是两种不同的版本,考古专家称之为帛书老子《道德经》甲、乙本。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道德经》成于东周时期,以老子的惰于名利、无为而治的性情,是不会费神费劲巴拉巴拉写书的。与老子同期弟子三千的孔子就没写过书,其《论语》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搞出来的。

老子写书,皆因函谷关守关令尹喜所求,当年老子向西漫游,到函谷关被卡住,令尹喜好吃好喝款待老子,却又死活不放老子出关,硬要老子留下五千字墨宝方能过关通行,此时的老子犹如《射雕英雄传》里的老顽童周迫通,困于桃花岛,无聊地左右手互搏,每天写上几行字,这才为后世留下一部煌煌巨著《道德经》。

帛书甲、乙本《道德经》是现存最古老也最接近东周的书,饶是如此,两个版本亦存差异,如乙本避汉刘邦讳改"邦"为"国",甲本残损抄写疏漏亦不少,汉时已经如此,汉之后这讳那讳,几十种版本更是乱象纷呈,通行的王弼本较之帛书版,一字之差的谬误也不少。

例第六十一章。甲本作: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乙本作: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王本作: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王本夺失一"于"字,经义全非。

从湖南回来后,跑图书馆借来《帛书老子校注》(上下)翻看,一方面惊叹《道德经》版本及注本之多,考据勘校之繁杂,另一方面又苦恼不已,《道德经》到底背哪个版本为好?甲、乙本大量的异体字、假借字看着真要命,王本虽好已有不少背离老子之意。

要不干脆取甲、乙、王各本顺眼又顺口的经文,自己拼凑出一部安本,不知可行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