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D2
2023-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奶茶Rella_教练
今天心情指数:9分
感恩美好的一天,心情特别好
感恩配合的战友一起奋斗
感恩顺利准时到家,享受放松
读第一章,权力篇 | 权力可谋身,亦可谋国
【中国侠客消亡史】用豫让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的故事,讲什么叫侠客:秉承一种自由的精神和道义。侠客们以此作为人生的准则,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君以知己待我,我也以知己回报;君以草寇待我,我则以仇寇回报。侠客都以这种精神为信念,不在乎荣辱,也不在乎财富、地位,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他们的精神和道义都是自由的。看到这一段,虽有凄惨之意,但作者用词却感觉很高级,而我只想到了“以毒攻毒,以牙还牙”。
从这本书里看“荆轲刺秦王”,我打开了百度,看到了官方说法,对比以前的认知,好像就只剩下了一个标题而已。看到那时人的古板,眼睁睁看着秦王被杀,却还在想的是朝堂上没有大王的允许就不能带兵器上殿,想想我们现在是不是有时也会被规则而限定了呢?
春秋战国时代人的精神面貌,帝国的统治术极其简单粗暴,官府的组织形式也十分松散,各诸侯国并不能对人民进行强制管理,这就造成了基层权力的真空。但真空也需要一种秩序。长安有皇帝,各地有诸侯王,基层有侠客,在统治不发达时期,他们共同组成朝与野的权力结构,,这些也都是历史进程中的产物。
侠客的终结,从秦国开始。秦国的人民出路主要有两条:为吏或者从军。其他如做工,种田等只是支流。
没有自由的环境和舒展的灵魂,自然就没有崇高的精神。侠客没有战斗力,体制才有。汉朝最后一个有名的大侠是郭解,汉朝再也没有登得上台面的大侠,侠客的黄金年代也彻底终结。
金钱VS权力VS自由,这从来就是不分家的三者。朝与野也不分彼此。更理解了这里面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