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

聪明转移话题:高情商人士必备技能(兆民)

2019-02-21  本文已影响17人  行动是对抗焦虑的唯一方式

不用咬牙说“不”,也能巧妙拒绝

生活就像个钟摆,我们总在“是”与“不”之间徘徊。大是大非面前,“是”和“不”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人生选择,走哪一条路并不难选;难选的往往在自觉和不自觉、情愿和不情愿之间。说了“是”,自己受委屈;说了“不”,又怕伤和气。尽管它无关原则,却常常令我们不知所措,左右为难。

有人说,拒绝别人要敢于说不,因为这可以让自己少受挫折,特别是对自己办不到的事情说不,是做事有原则的表现。

在我看来,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自己办不到的事的确没必要嘴硬死扛着,可是要不要马上说“不”?怎么表达拒绝的意思,是体现说话艺术的时候了,说话艺术并不意味着要牺牲原则性。

在某种程度上,牺牲原则一味地做“老好人”和生硬的拒绝,都是迂腐的表现,前者伤自己,后者伤别人,甚至是超出预期的伤害。

我们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和两个陌生人坐在一起,其中一个人看到桌上有个皮球,就把它拿起来扔给另一个人,那个人微笑着又把球扔给了你。然后你把球又扔回第一个人,他又迅速地扔给第二个人,但是,接下来第二个人并没有把球扔回给你,而是还给了第一个人,这意味着你被排除出了游戏。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有什么感觉?是否会受到伤害?会影响你的情绪吗?

事实上,这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两名陌生人由心理学研究者扮演,他们故意让这个人“出局”。几十次实验结果都表明,被排除出扔球游戏后,人们会体验到显著的感情痛苦,即便那是两个陌生人。

这个实验也同时说明,如果连这种扔球的小事都会引起明显的负面情绪,那我们就该意识到,生活中那些真正的拒绝会引起怎样的痛苦了。所以,可以想象,被喜欢的人拒绝、被面试官拒绝、被亲密的家人朋友拒绝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啊!

我有这样一对朋友,之所以说“一对”,是因为在外人看来,他俩很适合做情侣,也好像很快会进入恋爱状态。可是好多年过去,他们的关系并没有丝毫进展。

有一次,我开玩笑地问这位男士:“你俩是不是那方面不和谐所以才没走到一起?”

他的回答让我意外:“你们可能不相信,和她在一起有多难受!”

我确实有点不信。

他接着说:“她很骄傲,也很冷漠,经常拒绝我,哪怕是一些很小的事。我提议去哪里吃饭啊,点什么菜啊,或者在哪里见面这种事,她都要处处表达自己不同或者相反的立场和态度。我有时候其实是在替她着想,她都会不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