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冷知识散文

孔子纪念日碎碎念

2018-09-28  本文已影响11人  雨寒老师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今年是孔子诞辰2569周年。

孔子纪念日碎碎念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今天,全球华人将在曲阜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来纪念这位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习主席曾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至今日,他的思想言行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孔子纪念日碎碎念

        值此孔子2569周年诞辰之际,让我们共同致敬先师。以虔诚之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竭尽全力!

        孔子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般人都告诉我们,孔子最伟大的地方是提出一个“仁”字,其实还有一点更优秀。

        因为“仁”,很古老的人就知道了,没有果仁哪里有果实,没有果仁,果子怎么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所以,“仁”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它早就存在了。 

        孔子最伟大的贡献,在“时”,时间的时。孟子赞美孔子,讲过这样的话:“圣之时者也。”孔子带了那么多弟子,出名的也有七十二贤。孔子是至圣,为什么单单孟子而不是其他的弟子叫亚圣?就是因为孟子最了解孔子,他看出了孔子的思想是以时为中心的。

        为什么说孔子最伟大的贡献在提出一个“时”字?他曾经对弟子曾参说过一句话:“吾道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四个字,我想过至少一百次,这个“一”到底是什么呢?一就代表时间,天底下只有时间是一,永远不停息。

        人活着什么最要紧?时间最要紧。钱少点儿没关系,最怕的是没有时间。所以从现在开始,绝对不能说“我没有时间了”,老天一听到信息就知道你命该绝了,就把你收回去了。要说“我很忙,时间不够用”,老天一听就让你多活五年。

        孔子晚年读《易经》,心得只有四个字:时也,命也。 时到了,我的命该去做什么就做什么,最后结果怎么样,由老天决定。孔子有那个命,没有那个时,所以他对时特别敏感。这里的“时”和“天时、地利、人和”里面的用法是一样的,就是机会、环境的意思。社会环境、政治环境、自然环境而衍生出的机会。

        孔子用他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就算你是圣人,也没有办法选择时间。

        就算你是圣人,也只能随着时去做自己的调整,叫做顺时应命。

        这样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对时非常重视,时辰一到,你没有把握住;时一失掉以后,你就是白费力气。

        孔子把时提出来以后,却发现时对他不利。

        因为孔子最希望有国君赏识他,所以他曾经讲过,你给我三个月,给我半年,我表现给你看。但是在这方面一辈子不得志。

        可是,我们非常敬佩孔子,因为他并没有因此消极避世,郁郁寡欢,反而在积极地做事。

孔子纪念日碎碎念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停地在教学。“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学无常师,一生虚心好学。他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又说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对于学习目的,孔子通过弟子的言论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

        他提倡奋发学习,讲求学习方法。在知识的形成积累上,强调学与求的重要性,称自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要求弟子“发奋忘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他强调学与见闻结合,学与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一方面要求把思考分析建立在学习探求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学到、听到和见到的东西加以分析研究,变成自己的知识,丰富提高自己。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孔子一辈子都在做一个字,叫做藏。孔子藏什么?藏道于民,就是把道从有位置的大人藏到一般的人。孔子有教无类,他是第一次把教育推到平民。

        为什么我们那么尊重孔子,就是因为有了孔子以后,老百姓变聪明了。

        孔子藏的“道”,集中体现在《论语》里面。

        什么叫《论语》?论那个言字旁换成车字旁,就是车轮的“轮”字。大家想想看,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不要认为是什么航天科技或者什么,其实就是轮子!只要没有轮子,什么都不存在。

        我们想想看,哪个东西不需要轮子?轮子诞生的基本构想,就是周而复始,循环反复。人类的文明离不开轮子,我们现在常说历史的车轮,就表示时间像轮子一样向前。

        所以,《论语》就是用嘴巴讲的轮子,它有两个意义:一、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法则。不读《论语》,怎么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二、是以身作则的最佳榜样。要以什么作则,把《论语》拿来看,照《论语》去做,就以身作则了。

        我们中华民族的学问是自上而下的,古代圣贤已经把现在以及未来的事情都讲清楚了,我们只需要以此为典范,认真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重读经典?

        因为学国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静气质,而且可以储蓄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语言具有一种储蓄的功能,从小接受的知识,一点一滴积累在脑海里,渐渐成为潜移默化的“常识”;运用时,便可以任意支取、对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的国学经典讲究知行合一,即学习文化和学习作人是一体的。传统文化培养的是文化和修养皆备的人才,究其重视道德的培养。

        人生在世,最大的需求就在一个字:安。心安理得,才是真正的悦乐。

        我们曾经寄望:教育普及、知识程度提高,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人群的安宁。现代,我们终于觉醒此路不通。我们衷心期望:生活富有、社会脱离穷困之后,大家都能得到安宁。现代,我们也不得不苦叹刚好相反。

        大家所向往的现代化,竟然是一条快要走不下去的绝路!

        所以,我们不得不回头读一读经典,冷静下来,细心思虑,用心体悟,这才发觉,它并不是我们记忆中所说的家常便饭,更不是孔门弟子的谈话记录。它实实在在,是孔门论道的结语所集结成书的人生宝典。

        孔门论道,论的是什么道?当然是为人之道。

        人生于天地之中,如何与万物共处,才能获得安宁?孔子提示我们一个思虑的方向:反求诸己。意思是不要向外求,因为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求人人不理,不如反过来求自己。因为自己的事情,当然自己要负起完全的责任,怎么能够推给别人?

      但是,我们的眼睛,一共有两只,全都向外。而不是一只向外,另一只向内。往往看别人比较清楚,看自己却相当糊涂,所以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于是,我们只好以他人为镜子,来照出自己的原形。同时,从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也充分理解:单打独斗,不但不能成事,而且十分危险。最好互相照顾、彼此合作。

        因此,人与人相处的道理,成为我们做人做事的根本,也就是为人之道。这在《论语》里面有集中的体现,也是我们读《论语》意义之所在。

        实际上,所有宗教学说,都是指向道的那只手,无不以道为依归。

        终其,有术无道,止于术;有道无术,术上可求。

孔子纪念日碎碎念

        张端义《贵耳集》载:“(宋)孝宗幸灵隐,见观音像手持数珠。问曰:‘何用?’僧净辉对曰:‘念观世音菩萨。’问曰:‘自念则甚?’对曰:‘求人不如求己。’”读了这段故事,不禁欢喜赞叹,佛门弟子就是明慧,每每能独出新意,而且妙不可言,当得起“辩才无碍”之誉;转念又想,宋孝宗亦非凡人,随喜灵隐寺每日何止千百人,唯此君能发此问,必是有根器者。

        凡夫如我辈者,自不敢望诸贤项背,然涉世渐深,经历既广,虽鲁钝不敏,亦能渐悟出此理。先说读书治学,世上之人多有青年乃至中年发愿立誓,要读书求学、要写作成家,要奋斗成名……然而,最终是立志者多如牛毛,成功者罕如麟角。原因自然有多种多样,但其中为数不少者都归结于一点:没有名师指导。其实,得名师或明师指导,自然如夜航灯塔之助。但是,没有明师亦非一定不可学习,相反,大量事实证实:自学亦是成功的捷径。甚至那些名师和明师中有多少不也是自学成材的吗?说穿了,道理其实很简单:第一个教大学的一定不是大学生,大师的老师未必也是大师。世间老百姓对此理的表述更通俗易懂,可谓一句道破天机:“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自身的努力作用远远大于外界的条件。毛泽东主席当年提出“自力更生”不但魄力过人,而且也是见识过人。如果中国人在六十、七十年代伸着脖子或是掌心朝上等待外援,那结果不难想知,苏联“老大哥”是靠不上了,美国、英国老对头更是隔岸观火,其实,那时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老祖宗显灵恐怕也是爱莫能助的。中国之所以没有垮下,中国人之所以没有绝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今天仍然能够直着腰板在地球上说话,靠的就是那响当当的四个字:自力更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这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但是,唯心主义者甚至虔诚的宗教徒也未必一定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烧香、祈祷,他们也要凭着自己双脚去走,凭自己的双手去做。就说佛教徒吧,他们不也提倡“精进”吗?有的还要在“精进”前面加上两个字:勇猛。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地突发洪水,教堂中的水已经齐腰深了,牧师站在桌子上祈祷。一艘小艇开来,艇上的人招呼他上去,但牧师没有理睬,他要等待上帝的到来。小艇走开了。一会儿,水涨得更高了,教堂即将被淹没,牧师不得不躲到房顶上,一架直升飞机过来,营救人员放下了缆绳,但牧师仍然没有动弹,他要等待上帝的光降和营救。飞机只好离开。结果上帝没有来,倒是洪水把牧师送到上帝那里。天堂里,牧师见着上帝后不禁发出埋怨,上帝答道:“我已经救了你两次了,一次是一只小艇,一次是一架直升飞机,难道你要等我派航空母舰吗?”上帝的话是对的。路就在脚下,但脚是需要自己迈动的。

        我最佩服那些身残志坚的人,他们是否有过怨天尤人的时候我且不管,我敬重的是他们最终奋斗不息的那种精神,经过不懈的努力,通过超人的劳动,他们中没有手的竟可以是书法家,没有脚的可以是田径运动员,更不要说那些目盲的音乐家,失聪的舞蹈家了。他们真当得起《易传》中称颂“乾道”的四个字:“自强不息”。我最瞧不起的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农村小伙子,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要是我爹是个县长…”我几次都想对他说:“其实,你要是头猪就好了!”路就在脚下,等、靠、要、求都不但是无能的表现,而且也是愚蠢的表现。我也很佩服一些残疾子女的家长,他们还远在自己身强力壮的时候就教育甚至强迫子女学习掌握一种谋生的手段,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管不了一辈子,社会也不可能照顾他们到无微不至的程度,最终,他们能靠得上的和最可靠的仍是自己!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了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诗题叫作《篱竹》,共有四句,抄在这里与同志者共赏:

        一片绿荫如洗,

        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篱笆,

        求人不如求己。

孔子纪念日碎碎念

        其实,古贤早已得我心!读圣人,是为了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读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精神和精华。

      (文中部分观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