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散文

随笔 | 爱读书的人

2020-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月生

如果用一把尺子来测量,我想,我算不上真正的爱读书,见到钟老师时我这么想。

- [ ] 藏书

钟老师教国学,一进屋,还以为到了书店,墙壁四周全是经典的古典文学类书籍。很有意思的是,主人有个坚定的嗜好,因研究者不同,衍生出不少版本,在这似乎都有。有的藏书版本十分罕见,有的藏书同一书名可达数十本,如此丰厚的收藏,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种书癖是我第一次见,颇为惊讶,也油然起敬。这,是真正的藏书人。

藏书其实不易,即使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数月前,我在网上二手店淘过老书,字迹并不十分清晰。上月,母亲在老屋折迁前电话说,终于找到了一两本父亲曾经读过的线装老书,我很是高兴。听说大多数书都被虫子蛀掉,有的损毁,也只有这些。虽未见到,但那种“旧情味”忽然就涌上心头,觉得自己仿佛占有了数十年的时光。这大概是藏书人的痛,也是快乐。

- [ ] 读书

我第一次听钟老师分享国学看了教案,孔孟老庄、王阳明、朱熹……这些古人的智慧哲学巨细无遗,他说只有走近对方,试着理解并成为对方,才能真正懂得。是啊,窥探一本书或一个人的灵魂应是如此。

我们看同一本书,不同人总会有不同理解。而一本书因注解者不同有了它的性格或世界,即使是同一个故事。曾经读过《红楼梦》,蒋勋和刘心武老师因切入点不同,阅读体验感差别很大。我喜欢这样,百花齐放。只是这些古人的书,大多时候,我习惯看注解版,抄了近路。但钟老师知难而进,奔着钻研原文,集各注书人的视角解读,重构了自己对书的认知体系,再难的古书,在他这也通了。这是一个真正钻研学问、爱读书的人,知书而不只是拥有书。我有点心虚。

我们看同一本书,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理解。明人张潮《幽梦影》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不同年龄读,以不同位置、不同视角读,因阅历深浅都会有不同。细细想来,我们最后读的其实是两个人的故事,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原著。

书因读得多,钟老师有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观并分享给大家。这在我看来,是对读书最好的回馈,像余秋雨先生说的“双向占有”:让你占领世间已有的精神成果,又让这些精神成果占领你。

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藏书,读书,最后治学,总归是合一的。

- [ ] 通感

真正爱读书的人,读书不是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吧。

讲完国学,老师打开音响设备,赏听作曲家马勒的音乐。我不懂马勒,只是在听的过程中单纯的享受愉悦,但老师用比较的方式,听不同音乐大师对马勒的同一首曲子进行演奏时,音乐中的强弱有了形象,有了情绪,有了冷暖,有了重量……脑海里释放出不同场景,让我对每一位音乐大师的彼时心境和情感的流露有了认知和一些共鸣。听完演奏 ,心中直乐。若是评价,真的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自己当下的心中想象。

我想,这大概也是老师想要分享的很重要的一课“通感”思维。一个爱读书的人,志向的远大,在这无声胜有声中。

见了身边这些爱读书的人,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无知好像不用挖掘,俯拾都是。勉励自己,慢慢行走慢慢看,那些很多不了解的世界,浩瀚无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