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
今天推荐的是《唐浩明点评曾国藩语录》,原书《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嘉言钞》,是基于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
)(梁的读书笔记)做的注解和点评,汇集了曾国藩日记、家书、奏章中的精华部分。此外,此书值得一说的是,曾国藩是扶清派,而梁启超正好相反,但仍然对曾的谈论尤其推崇,值得大家思考。
下面摘抄一段曾文正关于读书为学的文字,供大家参考:
原文:
学者于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看者“日知其所亡《读者》月无忘其所能”。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挲,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缺亦不可混。至写字,不多则不熟,不熟则不速。无论何事,均不能敏以图功。至作文,则所以瀹此心之灵机也。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今古名人虽韩、欧之文章,范、韩之事业,程、朱之道术,断无久不作文之理。张子云:“心有所开,即便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
译文
求学者在看、读、写、作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看,指的是所涉及的书宜多,宜快;读,指的是高声朗诵背诵宜熟练宜专门。看,即每天知道哪些是原先所不知的;读,即每个月不忘记所掌握的。看,好比商人趋于利,闻风即往,但求利多;读,好比富人积累银钱,日夜抚摸它,但求财货长久。看又好比攻城掠地,读又好比守土防隘。这两个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不可缺失,也不可混同。至于写字,写得不多则不熟练,不熟练则速度不快,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做到敏捷地获得成功。至于作文,则可以使心中的灵机得到疏通,心经常用则活络,不用则窒息,好比泉水在地下,不凿通汲取则得不到甜美的水,好比玉藏在石头里,不切磋则不能成好器具。古今的名人,即便是韩愈、欧阳修的文章,范仲淹、韩琦的事业,程颐、朱熹的学术,绝对没有许久不作文章的道理。张载说:“心里若有所领悟,要随即写下札记,一旦不思索,便又阻塞了。” 评点 曾氏用了不少比喻,又引经据典,讲述看、读、写、作四个方面对为学者的重要性。用今天的语言来说,看即博览群书,读即反复诵读经典,写即写字快速,作即勤于动笔为文。除开“写”字无须强调外,其他三字今天仍可作为参考。
唐浩明.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 (Kindle 位置 2649-2666). Kindle 版本.
编后语:
梁文道在他的节目中曾说:“我想提醒大家一点,一个人,他看不懂任何更深入的学术著作,他只看于丹的书,只看易中天的书,这不是一种错误,更不是不道德,这很可能只是一种不幸。读书读得越多,越发现真正要读懂我们心中所谓的经典名著,可能要有一点运气。比如你要生长在一个不错的家庭,有挺好的家庭教育,小学、中学都受到不错的教育培养。你慢慢走过这样一条幸运的轨迹,通过教育培养出一种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帮助你读到很多人没办法读进去的书。这时候你可以回过头,看看那些在读很浅、很通俗的书的人,你会觉得他们鄙俗吗?不是,他们很可能只是不幸,他们不具备这种阅读能力。即便不具备,也要鼓励他们读下去,倘若他不能一上来就读《论语译注》,当然是读《于丹<论语>心得》。”梁是学佛的人,这段话也凸显了他的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