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30间客房的小而美酒店,是成都青城后山的出离之境|北青旅居
“坐忘”将青城后山空翠四合之大美揉于酒店细微之处,用一种修行于红尘的心安之境,退去客人一身风尘仆仆。
进而烟火,退而出世
最初是一个外地朋友推荐这家酒店,她说:“从满城尽飘麻辣味的成都再到青城山,住过坐忘再回到自己的生活里,真的像是经过一场修行。”
青城山距离成都只1个多小时车程,一向是成都人近郊度假首选。
驱车从繁华喧闹的都市向坐忘而去,渐渐地车窗外的山与树多过于钢筋水泥的楼宇。
进了山,便是峰峦、溪谷、宫观,带着草木香气的风萦绕鼻尖,一直到车子开到导航的终点,叫锅底坨的地方,只有几栋不怎么起眼的村民房。
有佛系管家在门口接引入住,一行人尾随管家一字排开,徒步经过一座石桥,那感觉尤为明显,像掀开了一块看不见的幕帘,霎时从喧嚣的街道进入静溢然空间。
曲径通幽的两边开满绣球花的小径,一步一梯拾阶而上,仿佛带着某种净化的磁场,让步伐都慢了下来。直到掩映在森林里的建筑渐渐展现它的姿态,我有点明白她说的那种感觉了。
尤其是进入大厅须得沿着石阶从一片水上而过,风掀起水面微澜,突然就有了一种武侠小说里凌波微步的意境。
管家奉上由青城山溪冲泡的茶,一边啜着,一边望着倒映在水中的山、树、天空和自己,有那么一瞬间脑子空了,大抵是悟到了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一步一禅,一宿一悟
酒店目前有两栋楼,主人亲自取名分别为“坐楼”和“忘楼”。
坐楼里,拥有林隐套房、枕溪水套房、复式堂屋、半山云雾私墅12间房;另一边的忘楼里,则由16间和式庭院房和两间云雾帐篷房组成,每间房带独立入户花园,打开门窗便似坐拥整个山林,尤其是在飘窗边煮茶,观山间云雾,也甚是妙哉。
坐忘的主人姓杜,是个眉眼里暗含故事的姐姐,许多跟她聊过天的人都被她自带的霸道侠义气场俘获,赞她“即人、似蛇、亦仙”。
她和几位朋友花了18个月的时间,将坐忘藏在了这块接天地灵气的地方。
关于“坐忘”的名字由来,杜老板说原取自《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后来自己解释为“忘却杂念得清静”。
五觉体验,各归所喜
坐忘的初心便是服务人心,所以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房间内部。酒店在整个建筑格局上既有国风写意留白的大气,又在末微细节上极为讲究。
很难描述它内外的风格,中式的魂、日式神韵、室内坐卧产品又带着利落的北欧线条。
住进忘楼最高一层,山林套房最多能容纳4个人,日式的入户门厅开门即是山,小院子里还有个茶座。
进门是通透至极的房间,木色主调家具线条利落,白色亚麻窗帘与百叶窗交织出亲切又复古的韵味。
推开阳台门望出去,玻璃护栏外是360°的空谷围绕。傍晚坐在阳台上饮一壶茶,观星滑落山水之间,简直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悠然与散漫。
房间里的小细节很是贴心,用的是澳洲APPELLES的护肤产品,不少小众的星级酒店配置也是这个。
哪怕一顿早饭也是一丝不苟,鸡蛋、白粥、不同口味的泡菜…
但最吸引我的其实反而是公共区域,比如温度茶室,阳光穿透竹帘与木栅栏,于地面映照出一片光影,席地而坐喝茶发呆,眼前是一方碧波荡漾的镜水平台,空透无尽。
与之隔水相望的,是七录草舍,宽敞的空间里整齐摆放着一排矮几,笔墨纸砚陈在其上,基本上总能看到有人一袭素衣执笔在案前抄经。
值得一提的是,酒店甚至还在全天都安排有体验课程,早上的呼吸训练、晨读,下午的国学智慧、和谐关系、情绪管理、大道至简、人生过坎,晚上还有集体放松、冥想,瑜伽,并不会因为藏在山里就寂寞。
杜老板说,坐忘不止是一间民宿,而是介于城市与庙堂之间的第三空间,一个红尘中的寻心道场。
如在青城后山打造的民宿坐忘相同,北青旅居精选全球知名旅居度假区,打造属于北青旅居的专属基地,除了满目的美景,还有有爱的度假服务,让您轻松享受一段美好的度假时光。
-END-
去度假吧
没有什么是度假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就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