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成长焦虑的妈妈们,请看过来
现代的已婚女性有太多值得焦虑的对象了,除了房子,车子,票子,还有一个至死不渝的关切对象——娃子。我小小的办公室里有七八位已婚已育的妈妈,常常闲聊的话题永远脱离不了以孩子为中心的主题,大家一说到孩子,就沆瀣一气,各种被娃逼得痛不欲生的亲身实例如雨后春笋一般风猛涌现,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在各种吐槽,各种崩溃的情绪泄露之时,我的言论总是格格不入,成为众矢之的围攻对象,然而我还死犟,在办公室里面没有辩论优势,于是只能逃到公众号上面发泄一通,我这篇文章的初衷即是为此。倘若你也是一位为孩子成长焦虑的妈妈,且对我倔强的原因以及与众不同的言论感到好奇,也许你可以在此驻足观望一番。
01 办公室妈妈们的的焦虑案例
image首先请看看你是否遇见类似的困扰案例:
A. 某幼儿园美其名曰:为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孩子回家的诸如行为:刷牙、洗脸,起床,学英语,学语文,学……等等行为都需要家长配合学校为孩子完成行为及时打卡。
B. 小学一年级的明明痴迷手机,不爱学习,妈妈每天河东狮吼,恩威并用督促他学习,并且“乐此不疲”,害怕一放手孩子就会坠入深渊。
C. 刚上初一的萌萌最近厌学情绪非常严重,甚至要求退学。同意上学的前提条件是不做作业,妈妈连着两周几乎天天跑学校处理他的各种突发状况(通常莫名其妙的自觉生病,头晕,精神不好,带去看医生竟然也查不出问题所在)。
D. 生了两个儿子的凯丽,已经在深圳有一套房,如今既对深圳的房价咋破舌头,又对购房垂涎欲滴。因为有两个儿子,所以要买三套房子,这是她的防老逻辑,也是她的压力起源。
其次我们进入问题分析阶段(WhAT WHY HOW)
A案例:“为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要求家长给孩子的行为打卡。”首先我们来从逻辑上判断这句话是否正确。我们要问自己,家长给孩子的行为打卡,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吗?答案是的,因为一个习惯养成只需要重复进行21天即可(也有说天数更多的权威)。但是你注意到了没有,这个习惯养成的同时,还有一个附加习惯养成了——打卡。那么这个习惯好不好呢?孩子养成生活习惯的前提是打卡,我刷牙是为了打卡,我洗脸是为了打卡……嗯,如果有一天你不给他打卡了(这肯定会发生),他会怎么反应?他会突然丧失刷牙的动力(意义感)。
那是不是打卡就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问题不是非此即彼的。关键不在于打卡还是不打卡,关键在于,你在让孩子进行这个行为的时候,你得提醒孩子这个行为本身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意义(意义包含乐趣和有用。乐趣和有用可以互相转化。)。如果你总说,“快去刷牙,妈妈要去给你打卡了。”那么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刷牙是为了打卡。如果你说,儿子去刷牙吧,刷牙能让你的牙齿干净漂亮,能让你闻起来香喷喷,前期如果孩子对这种好处并不为所动,你也许可以用老师的诱饵——打卡——来唤起他的注意力,但是每次在他刷完牙的时候,你要灌输给他这样的信息:这个动作本身对你是很有意义的,刷牙让你保持清洁,不仅口气清新而且自身舒服……
只有一个行为本身是具有意义感的,孩子对行为的好处和意义感知道的越多,他就越能自发地去进行。而不是为了西去做东。所以,所谓好习惯能养成的关键,在于这个习惯能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好处,也就是意义感,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乐趣和用处。所以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就必须让孩子去发现那个行为的好处(用处和乐趣),他发现的越多,也就越能进行下去。而不是打卡,也不是奖励,更不是惩罚。
孩子的行为主要包含以下两类:
1)生活自理行为(身体需求)
2)游戏和学习行为,正如成人的爱好和工作行为(精神需求,比如求知欲)
为什么孩子似乎更喜欢游戏而不是学习呢?要与这两类有关的行为都要尽可能养成好习惯,那要怎么做呢?
要区分游戏和学习(爱好和工作),就必须知道什么叫游戏(爱好)和学习(工作)。
从观察的角度,我给游戏下的定义是:为了发现人生的乐趣,为了体验快乐、愉悦等积极感受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行为。包括:孩子玩游戏,成人的爱好,等等。最根本的目的是让人觉得人生有乐趣,值得活下去。
依然从观察的角度,我给学习下的定义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人、社会、世界,更适应生存下来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行为,包括:自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技能培训,等等。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了让人更好地生存,包括身心灵。
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先来看游戏和学习(爱好和工作)的异同。
其实从生存的目的去看,游戏,学习,工作,爱好,这四个名词,不过是同一种活动随着人的年龄和世俗程度而变迁过来的,它们本质上其实是同一种事物,都是通过进行有乐趣的行为而让人觉得生存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你去观察,你会发现在越实现自我的人身上,工作和爱好其实是一回事——这也就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专家深入专业领域顶峰的动力源。
那么之所以在普通人眼里(我也是普通人)有分裂,而且沟壑深广,在于我们成人已经失去了玩耍的天真,我们变得功利现实——以报酬为工作目的,其实是将丰满的生存简化为最低级别的生存需求满足,而将一个人精神方面的更高需求满足给贬低或者自行轻视了。我们失去了追求游戏的力量,也失去了玩味的入迷能力,我们不相信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生存下来,是我们人自己做的区分,然而从进化的角度去看,它们是不同名词的同一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在地球上更好地生存下来,“条条道路通罗马”。
那么事实上是,无论游戏、学习、爱好,工作都可以充满乐趣,关键在于了解的程度。一个人对一样事物越是了解,就越懂得其中的乐趣,也就更能领会其中的意义。
最完美的现实是,这四者在一个人的生活中高度统一,四位一体,那么这个人的幸福指数其实是最高的,也是一个人活的最有价值的一种生存状态。
回到原来的地方,如果学习和游戏是一回事,那么为什么孩子更喜欢游戏而不是学习呢?是因为了解的程度不同,是因为孩子在上面自主投注的时间多少的差别。孩子最初最早接触的是游戏,如果了解学习和了解游戏一样多,那么对孩子来说,乐趣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世俗的观点更青睐学习行为,所以对孩子而言,学习的意义感(所获得的好处,包括学习本身的乐趣,还是附加的精神层面的自豪等等)会更加强烈,那么就会让孩子的更容易感到满足,有成就感以及乐趣。
所以,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和那些好行为发生联结,他能了解、发现行为本身所带来的好处,这样这个行为才能持久下去,注意,我所说的了解是指:身体认可、大脑认可的好处。那为什么当应该花更多时间了解学习的时候,孩子们不愿意去花时间呢?这个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从游戏到学习有一种过渡障碍。这种障碍是孩子们没有被人引导着去发现学习的好处,说得浅显点,就是身边没有爱学习的榜样。如果孩子身边的人都是爱学习的,毋庸置疑,即便不压迫也不引导,孩子都会自发地去主动学习,如果家长再刻意引导,比如从小给孩子养成读绘本看书的习惯,那么这种学习行为就会发展的更加顺畅,几乎很自然地,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为什么我们成人经常大脑知道某种行为很好,却没办法坚持下去?是因为不够了解。只是大脑知道,但是身体并没有完全认可。譬如减肥。很多胖子都知道好处有多好,但是好处并不能马上体验到,而是在很远的未来,那么去运动的时候,身体的疲劳是行为带来的最直接的不适感,而好处却微乎其微,遥不可及,有待挖掘……能真正减肥成功的人,是意义感特别强的人。
但是幸运的是,孩子的乐趣和大人的乐趣差异非常大。孩子很容易快乐,是因为容易满足,所以也很容易了解一件事情,不问长远目的,而大人的乐趣很难满足,有很多功利的想法,事情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往往容易被忽视不见……这也是为什么说,越早培养习惯对孩子越容易的原因。
所以,如果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无论是哪一方面的,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主动挖掘、发现行为背后的好处和意义感,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当然在孩子思考模式还不成熟的时候,不仅需要家长身体力行以做榜样,还需要家长主动诠释意义,犹如洗脑一样,让孩子认识到行为的好处。当然“拿来主义”远远逊色与“主动挖掘”所带来的乐趣感,但是对孩子而言,前期需要“拿来主义”,当他具备最基本的思考能力时,家长要开始善于引导。关于这个尺寸,还得回到孩子本身来讲,家长要能了解孩子的想法,生长发育特点,大脑的发育程度等等,这样就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以及身体发育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要知道“孩子是What”,“Why会是这样的(需求)”,书本知识+生活观察实践(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总是会有差别,并不一定和普遍现象一致),然后才能知道如何少犯错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写到这里,我认为我基本分析了案例A、B,C的问题所在以及解决方法。我们细看就会发现,A,B,C三个案例剖开表象,其实都是关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不过是孩子的三个不同阶段(幼儿园,小学,初中)所面临的不同问题而已。
D案例:这是人类学习数学知识运用到巅峰阶段的“成就”,是人们最擅长最典型的1+1+1=3的问题。也是我们从农耕时代就继承过来的分家机制发展到更高水平的产物,嗯,1+1+1=3,生儿子就意味着盖房子;3-1-1=1,养儿子就意味着分房子,人们对这种线型思维顶礼膜拜。当然这是骄傲的富人们的家产分赠意识,育有二子的我大概是在吃不到葡萄说酸。但是凯丽真得买得到三套深圳房子吗?她的压力不言而喻。然而,背负着自己无法负荷的压力之时,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的家产逻辑是否正确呢?凯丽以为自己压力的根源是生了两个儿子……君不见两个儿子压力大,一儿一女的人家也在烦恼(所谓公认的生育最优解)……然而重要的不是凑成“好”字,也不是准备好房子,重要的是自己,自己把每一天都过好,就能过好一辈子。如果今天还过不好,还能期待老后的日子?如何过好自己的日子?问题又回溯到焦虑者本身,是的,焦虑不是来源于焦虑的对象,而是因为焦虑者本身。前面的三个案例也都是如此。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文末会有见解,在此不赘述。
02 了解孩子,知道孩子是什么?
image我们这里所指的“孩子”含义和“儿童”一样,正如"家长”对应着“成人”一样。
儿童的广泛定义为:18岁以下人群。这是这只是最表面的一个定义。孩子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包含着生理、心理、身体以及精神各方面的特点。
所有有关孩子的问题,都要追根溯源回到认识孩子本身来。要真的知道孩子是什么,我们需要通过书籍+实践。
关于“孩子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去看书。我只推荐一本马斯洛的《人性能达到的境界》,关于找书,永远记得要拿到第一手资料,也就是科学权威性的书籍,而往往不是妇孺皆知的流行书,要慢慢学会自己去发现合适的书。
其次是结合孩子实际的情况来用这种思维模式来了解和引导孩子成长:观察(行为)+情绪(激烈或者频繁)+需求(心理+身体)+请求(如何引导)。
当我们足够了解孩子,我们就会知道哪些行为是本能引发、情感需求引发、哪些行为是种子般的潜能……家长的那些因为无知而引起的焦虑就会缓解很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家长越睿智,就越少焦虑的原因。很多时候,焦虑来源于无知或者说不能正确了解焦虑对象本身。
然后一定一定要永远提醒自己,孩子是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就像一颗种子肯定会发芽一样,我们能帮的真的不多(不要揠苗助长更不能越俎代庖),除了在他偏离轨道时讲究方法地给与引导(就像交警对待路人的方式一样,切不可替代他的行为),我们要选择永远相信他的潜能,鼓励永远胜过挑剔。
03 为什么家长不相信孩子的自主性?
image孩子其实具有人最初非常类似本能需求的欲望,比如身体基本需求(吃喝拉撒玩),比如求知欲(也就是了解事物的欲望,家长眼中的学习力),等等,这些行为他本身就有自发性,但是为什么家长不相信他们具有这种自主性?其实本身是家长不了解自己,更不了解孩子,如果家长自己不喜欢学习,就往往会以为学习是一件需要强迫的事情,因为一个人不能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他自己认为没有)。所以我们会看到大量以监督、督促为名的强迫行为,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做一些本该孩子做而大人越俎代庖的事情……强按牛头喝水,却适得其反,其实不按牛会喝的恰当好处,不多不少,于马体有益。
越是了解人性,了解自己,了解孩子的家长,往往越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也更加相信孩子可以就只是因为他是一个人本身。
04 家长应该如何养育孩子?
image了解孩子+认识自己
1)了解孩子,我基本在“孩子是什么”讲清楚了,自己去看书去实践。
2)认识自己,是家长一生的功课。一个人只有看清楚自己的天赋,自己的劣势,才能实现自己。一个践行实现自己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记住,教育孩子不是眼睛盯着孩子,是80%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20%的精力在孩子身上。首先照顾好自己,跟随自己的梦想,努力去实现自己,其次才是引导孩子。
我们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很忙,忙于工作、家庭,没有时间娱乐,更不要说学习了。而且也往往觉得学习是过去式了,是学生该干的事情,当从学校出来仿佛就已经达到智力顶峰了。其实不然,人,一辈子都需要学习(如前文所说,游戏,学习,工作,爱好其实是一体的。不同阶段的人群使用不同的词组而已),需要成长,不是被竞争所逼,更不是为社会所迫,而是我们生为人本身具有寻求成长的欲望。当我们停止生长,我们的心灵会处于空虚之中,会有一种焦渴在心底时不时咆哮,只是我们有时候麻木得已经听不见了。但是这种底层的需求一直在,如果自己不去满足不去关怀,它就会变成人的生活底噪一直缠绕不休,间接地甚至会以为是外界噪音所致。
我的说法究竟是否真实是否有权威性?作为成人,请你们自己主动去寻找答案,不要当“伸手党”。
记住,拿来主义永远逊色于原创。探索的乐趣高于一切,探索自己便是认识自己,也是成就自己,更是实现自己,这是我们一生的使命。
永远不要为了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要为了教育孩子而活出自己。
也永远毋需为孩子的生存担忧,而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努力生长。
写于2019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