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高负债下的年轻人,你们都被套路了!
前几天,一篇名为《中国年轻人借钱消费引发债务担忧》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争议,文章指出,随着消费者将越来越多的收入用于还款,家庭债务的增加将损害长期消费增长。消费者大规模违约将对放贷机构的偿债能力构成压力,有可能触发一场金融危机。
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在信用卡、小额贷款、花呗们的包围之下,已经深陷于有钱就花、没钱就借的消费陷阱之中了。
那些教唆年轻人要学会花钱,要敢于给自己加杠杆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时,为了刺激消费,韩国政府提倡银行多向民众发放信用卡。于是,1999年至2001年,韩国信用卡迎来辉煌发展期;一时间,韩国民众的人均信用卡达到4张,每个人的信用卡债务总额约2000美元;
在得到信用卡授信后的韩国人,开始疯狂刷卡、透支消费;但由于韩国经济一直停滞不前,再加之很多韩国人盲目举债消费,致使其背负的信用卡贷款债务大大超过偿还能力。到了2003年,韩国拖欠债务超过90天的民众已经达到了劳动总人口的16%。
韩国储蓄率过去在全世界名列前茅,1995年的储蓄率为35.5%,2003年降至27.3%,到了2007年直线下降到了2.5%。与此同时,韩国家庭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自1998年来翻了一番,达80%,与美国水平相当。
历史总是带有戏剧性和重复性,14年后的中国年轻人似乎正在上演一场相似的“消费危机”。
01、会花钱的年轻人们
中国年轻人们的正在变得越来越爱花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去年,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的数据显示,以80、90后为代表的千禧一代正在逐步增加消费支出,这部分人的消费总量将会从 45% 上升到 53% 。目前,他们的消费能力以每年 14% 的速度在增加,是 35 岁以上群体的两倍,发展到2020年千禧一代将超过城镇人口的三分之一。
面对着这些客单价成百上千的大品牌们,年轻人的花钱欲望得到了充足的体现,毫不费力的将他们推上了备受瞩目的品牌销售榜。
无论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还是双十一各大品牌的销售战绩,它们都在提醒着我们:千禧一代正在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属于他们的消费时代,来了。
02、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花呗上进行消费
尽管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在不断加大,但他们和上一辈人提倡“储蓄消费”不同的是,千禧一代更青睐于“信用消费”,与之相对应的是个人杠杆率的不断加码。
我们在讨论经济形势或前景时,总喜欢将目光聚焦于房地产市场、工业指数、信贷规模等经济金融指标或财政货币政策的走向上,却对消费给予较少的关注。殊不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消费已经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号召下,金融业争当了先锋军,一大批现金贷、小额贷款、消费分期的公司,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传统银行和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了战场。
他们都盯上了年轻人的钱包,通过兜售信用,以信用借款的方式授予年轻人们超前的消费力。
拿蚂蚁花呗来说,根据其发布的《2017年年轻人消费报告》数据显示,在中国近1.7亿的90后里,有4500万人开通了蚂蚁花呗,也就是说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花呗上进行消费。
双十一时,花呗曾给八成用户提额,人均提额2200元。蚂蚁金服官方曾宣布过,花呗拥有1亿的用户群体,也就是说在“双十一”当天,蚂蚁花呗至少给8000万用户追加了1760亿的信用额度。
通过透支年轻人的信用来刺激其消费欲望,就像你为了赚钱而透支健康一样,然后在无形中增加他们的个人杠杆。
03、套路面前,都是等待收割的“韭菜”
殊不知,这是一个巨大的套路。
与上一次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体系大规模鼓励居民进行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不用的是,上一辈人通过向银行借钱、透支消费是为了进行资产配置——比如买房、买车等等;
而花呗、京东白条以及各类现金贷、消费分期等的出现,却仅仅只是一种纯消耗性的消费。等你消费完了,只会发现除了账单上白纸黑字的还款日期外,什么都不会剩下。
自此,在各类现金贷及消费分期公司的暴力催收下,还不起钱的年轻人跳楼的跳楼,打裸条的打裸条;当然,很多人认为还不起就跑啊,可是就算人跑了,信用能跑吗?
再退一步,就算借款的平台没有对接央行的征信系统,可是在暴力催收面前,年轻人只不过是个笑话。所以说,在套路之下,只要上了钩,那就只会有一个结果——被收割。
04、年轻人的杠杆加不完的
很多人说年轻人未来的收入增长期长,早期杠杆所带来的负担,今后会在通货膨胀下慢慢会稀释。要注意,这里说的“杠杆”是指用少量的资金操控大量的资源来放大收益和亏损的工具。
而现在年轻人的杠杆是由消费产生的纯支出,是得不到收益的,反而会以叠加利息的方式不断亏损,两者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话说回来,为什么年轻人的杠杆是加不完的?,原因有三:
1、年轻人的消费思想正在被改变;不同于他们上一辈的“储蓄消费”,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信用消费”,追求“品质生活”,打造“中产生活方式”的消费模式。
2、分期消费不断渗透;最近几年,各类消费分期公司的兴起,几乎让消费分期覆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在这个分期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利息,都在隐秘的给年轻人加杠杆。
3、多头借贷让个人杠杆持续加深;很多年轻人为了避免借款逾期而产生高额的利息费,甚至不惜多头借贷来填补资金窟窿,平均每个互联网金融借贷用户都至少在2——3家借款平台借贷。
其实,杠杆加大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当年轻人的信用透支完毕后,这场收割“韭菜”的资本游戏才刚刚开始。
最后,
提醒大家:简单生活、合理消费
致所有为梦想辛苦打拼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