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育女那些事儿想法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红尘育儿方法]我带你走出,隔代教育的困惑

2017-11-28  本文已影响230人  落幕红尘
图片/网络

文/落寞红尘

隔代教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家庭教育现象。有其存在和滋生的土壤。面对隔代教育的现状,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帮助迷茫中的家长走出隔代教育的困惑。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隔十代教育是怎样产生的。

一. 第一代独生子女成为父母,他们本来就是自理能力偏弱的一代。 激烈的职场竞争和快生活节奏,使他们对子女教育无暇顾及和力不从心。

二. 农村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使身为父母的他们情非得已,把孩子留给了老人。

隔代教育,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孩子的父母,或是在外面打工了,或是忙于工作,孩子,自然是留给老人照看。所以,现在接送孩子,开家长会也会见银丝白发的老人参杂其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以说放弃亲子教育而选择隔代教育,是年轻父母不情愿和无奈的一种选择。

因为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缺少父爱和母爱。老人常常扮演着双重角色,肩负着双重责任,既为祖辈,又为父辈。由于在这一特殊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现象,爷爷奶奶对孩子,就更是疼爱有加,生怕出现一点点闪失,会对不起外面打工的孩子。所以,他们是什么事,都顺着宠着孩子,任由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

在他们带孩子的概念里,只有健康、安全、快乐。这三样做好了,他们自认为是一个合格的爷爷奶奶,对在外打工的儿女也算是一个好的交代。

其实就这三点,健康丶安全、快乐,说说容易,做起来还是有其局限性的,这是由老人的年龄和生理特征决定的。

仅仅就安全这项,他们就很难保证。

除此而外,还有一个重要组件被忽略了,那就是孩子的教育。

老人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很有限,有的几乎会为零。

老人带带孩子,大可放心,无话可说,可是要把教育这个重任,委以老人,恐怕真有点儿勉为其难。

我们知道,教育不光是学校的教育,也是家庭的教育。学校教育,知识占大部分,而家庭教育,是除知识以外,所有与孩子成长相关的都要教,且要贯穿于孩子整个成长过程。把他说成是一个教育工程,也不为过。这样一个烦杂而浩大的育儿工程,仅靠老人去做,根本不切实际。

而往往实际情况,又是老人在支撑着。

这里面有疑虑和无奈。

形成隔代教育还可细分为:1.孩子父母都在外打工;2.或有一个在外面打工,一个人在家带不过来,爷爷奶奶协助带的;3.孩子父母没在外打工,但都上班。父母舍不得她们,就主动承担了带孩子的任务。4.当甩手掌柜,图过二人世界,把孩子交由父母照看。

不管何种原因,隔代教育,总是有利有弊。

隔代教育,利弊分析:

经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毋庸置疑老人的育儿经验更丰富,比如季节更替适时衣物增减;饮食起居、疾病防治拿捏到位等经验,这些都是青年人无法比的。

他带来的主要好处有:

1.对于打工者来说,可以,以绝后顾之忧。一个在外打工的人的心声就是这样的:你们(指老人和孩子)在家平平安安的,我们在外面就能甩开膀子干。

2.老人带孩子细心、有经验 、有耐心;没有聚会、应酬、逛街之类的琐事;有充裕的时间。

3.隔代亲及血源关系;老小老小,老人也像孩子一样,有不眠童心,容易和孩子沟通和打成一片。

4.丰富的生活知识,深厚的人生阅历,为孩子提供了无成本读本。

5.正确的道德观念传授。老人比年轻父母多出的几十岁年龄绝非只体现在皱纹和白发上,充分的人生经验让他们累积了只有年岁能够孵化出的处世智慧,相比起孩子父母,他们更懂得向孩子传达正确的道德观。

由于观念和自身年龄的局限,祖辈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等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必然形成碰撞和差异。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因素,隔代教育必然也会产生很多不利:

1.比方说低文化档次的老人,在孩子做错事时,不知道教孩子向别人道歉;自己就会随意乱扔垃圾。凡此种种,必定会缺失必要的品行教育。

2.隔代亲及补偿心理,对孩子惯养,生活上对孩子整个一个大包大揽,使孩子缺乏,甚至伤失生活自理能力,形成一个完全依赖的心理习惯。孩子变得任性,以自我为中心。

3.在爷爷奶奶身边待久了的孩子,容易与父母形成隔阂,情感疏远,甚至产生对立情绪。父母的严格要求和爷爷,奶奶的溺爱,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父母严格要求,和批评,很容易形成抵触情绪,使正常必要的教育难以持续顺利进行。

像一些,特别是农村的留守儿童,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接触新鲜事少,极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心胸狭隘、固执、退缩、等等。

4.由于老人对孩子行为的任性,护短,长期使孩子的缺点,得不到矫正,长此以往还会使使这些缺点形成孩子的恶习。

5.孩子的观念里会留下,时代印在老人身上的印记:低文化、老观念、老思想、老经验,甚至有一些迷信的东西。这些近乎愚腐的老套,大大的阻止了孩子开创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步伐,无形中增加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6.家庭成员不全,缺少角色互换,以及很少的外界往来,会使孩子少言寡语,极其容易形或内向性格,造成社交技能低下。

7.老人的动作迟缓,腿脚的不灵便,视力、听力模糊,反应迟缓。比如上个街,过个马路什么的,孙子孙女再顽皮点,一不留神,很容易造成,撞伤、摔伤;严重的,甚至是丢失,丢命的危险。

隔代教育,留在年轻父母心中的隐痛,不是没有。可能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也太快了,年轻人也是心力憔悴,无暇顾及。

超出适度和边界的隔代教育,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现实,不可否认的存在着诸多问题。

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成功的案例,广西南宁实小李成昌就是一例。除此而外,也有个别老人,恳花精力和时间从网上获取资料,为育儿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但这必尽是少数。

而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让隔代教育成为助推手,而非绊脚石。

首先应该确立一个观念,应该是以父母的亲子教育为主,老人从旁协助的隔代教育为捕。

谁主谁次,绝不能颠倒 !

我们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在抱怨祖辈带孩子问题太多之前,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父母帮自己带孩子,并不是义务。老人有没有带孩子的义务?没有。你不要有那种错误的认为,"他是你孙子,你就应该带。"他的义务已经完成,带孙子,只是他的情意,你才是要负起这个带孩子的责任。

所以,不管老人是否适合带孩子,都应该对他们心存感激!无论工作多繁忙,别忘了,你才是孩子的第一抚养人!如果你家老人“问题很多、无法沟通”,为了孩子的未来,是否亲自接受孩子教育的责任?别人没法评判,主意还得你自己拿。

一味的挑剔、嫌弃和不满,无益于家庭和睦与子女教育。常怀感恩之心,多沟通,必然有助于子女教育。与老人沟通,我赞成和颜悦色的沟通,和与孩子沟通一样,切忌大吼大叫。

另外一点就是,不是由老人照看,我们就撒手不问。在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上,父母始终要站在前沿,亲子之情,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作为父母,再忙也应该记得表达自己的爱。

再就是权利划分一定要明确,抚养权归老人,教育权就一定得归自己。该自己负的那份责任,不能丢弃。

如果我们无法转变现有的家庭教养模式——隔代教育。那么我们还得做的就是,帮助老人转变几十年形成的思维定式。有什么新思想新观念,要与老人及时的沟通,帮助他们排除旧观念的束缚。老人绝大部分都会相信来自权威的说法,如报纸、电视等媒介的报道。那我们就在这方面多用用功,把我们接触了解的,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那部分权威的说法,再融合进自己的观点,和说家常,讲故事一样,使之成为老人容易接受容易理解的部分,并转化成老人新的思维定势。这样老人再进行隔代教育,你是不是会放心很多?

既然我们既不能肯定又不能否定,又不能排出。在离不开,也甩不掉的状况下。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条新的隔代教育方式。比方说摆脱陈规——单一的隔代教育模式,采取亲子教育为主,隔代教育为辅,这样一种焕发新意的新式隔代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