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印记《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昨晚睡前解锁了新书《激荡十年,水大鱼大》。这本书是2018年4月买的,当时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学习,特别是有关经济和金融类的。但是这类书都十分的烧脑,对于我这种职场小白来说,看起这类书十分困难,十分烧脑。
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搜索了作者的资料,瞬间决定买。管它能看懂多少,就多少。当时买了三本,《激荡三十年》(上下两本)和这本《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买回来后只看了几页开头,就读不下去了。也不是完全看不懂,就是对我来说信息太多了,有些内容和词汇难以理解。毕竟我只是个初中生,文化程度太有限。但是依然不妨碍我喜欢读这本书。
那时我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本职工作要学的内容就十分多,有的时候我非常排斥学的那些东西。我就喜欢先看一些喜欢的,反过来适应那些不喜欢的。
后来在清书的时候清掉了许多,我认为以后再也难读或者没用的书,也有一些快销书读了一遍就没兴趣了。我读书有个习惯,喜欢勾勾画画。现在想来做这个决定也算对的吧。至少我现在不会在清书了,不管好的坏的都留着,毕竟上面有我读过的印记。而书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去读,每次读的感受都会不一样的。
昨晚在读这本激荡十年,依然很喜欢。就是对我来说信息量有点多,依然十分烧脑。为了让大脑有印象我都是采用阅读的形式,读出声音的。这样更有感受一点,也会去勾勾画画。有的内容还要反复多读。
打开书特别喜欢开头第一页的“谨以此书献给正在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非常有历史感。序: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非常有深度的一句话,我也很喜欢。非常符合这本书的腔调。配上红色的封面,十分完美!
读了下目录,全是企业史人物。后注中国企业家谱系。翻了下人物表,虽然里面的人物我只读过《史玉柱自传》。但里面的很多人名还是听过的,哈哈仅限听过。
看这类书,会更加显得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原来这世上我不知道的人和事如此之多,多到数也数不清。
看不懂,难以理解。但这也并不妨碍我想看的决心。书里提到“80后和90后既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更是第一批少年时期就上网的互联网原住民。在本书所描述的十年中,正是80后和90后进入职场和开始创业的时候。
当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非常有感慨。因为我就是80后,我也是互联网原住民,14岁开始上网。
我们这代人有一些人人赶上了时代的浪潮,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有一些人始终浑浑噩噩不知道前路在哪里。淘宝时代,微商时代都被我完美错过了。
如今,依然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我只想好好的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每天的学习与思考,让我不再彷徨,不再迷茫。想起一句话,如果不能改变生活的长度,就努力改变它的宽度。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永不放弃的人。尽到自己的责任,努力完善自我。
那些成功的人,哪一个不是披荆斩棘,一路血雨腥风走过来的。他们何曾有过轻松的时刻,每一刻都是煎熬。熬过了这一站,还有下一站,永远没有终点。
我喜欢看人物传记,看那些成功背后血雨腥风的故事。有时候哪怕一句蜻蜓点水的话,背后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风光背后必定是无数风雨。
我承认自己只是红尘俗世里一粒普通的微尘。我承认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那些成功的人。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生而为人,哪一个不是赤裸裸的来,又赤裸裸的离开。再多的财富和名利在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也带不走。再多的丰盈物质也买不到精神的虚无。
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既来之,则安之。
努力把日子过成诗,把岁月刻在心里,留下痕迹,不枉来这人世走一遭!
今天,也是开心的一天。
愿你有酒有肉,有友相伴。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