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孤独,你依然很精彩。
上帝一个人好好的,他老人家为什么要造一个亚当?因为他孤独,后来他觉得亚当一个人也寂寞于是又造了夏娃和他作伴。人类就此繁衍生息,有了家的概念,一个家至少是2个人,多的有十几口人几代同堂。有了这么庞大的家族,人还有孤独吗?
你看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贾宝玉,林妹妹他们都是孤独的,当贾宝玉面对姑娘们嫁的嫁,走的走时,他内心的孤独感强烈到发了痴狂。吓坏了老太太。
林妹妹因为孤独她的肺疾一直在恶化,其实,贾黛两人身边都不会缺少人,不仅有众多丫头伺候着,还有七大姑八大姨们的陪伴。
而宝玉和黛玉也经常在一起玩,他们的身体是不孤独的,但心灵大部分时间却是孤独的,宝玉所爱怜疼惜的姑娘们一个个离他而去,虽然和宝钗成了婚但最后他还是离家出走当和尚去了。说明他内心是孤寂的。
林妹妹临死前撕书焚稿正是她内心孤独到了极至的反映。她唯一可精神交流的宝哥哥也辜负了自己与宝钗成了婚。
孤独往往是来自于心灵的感受,一个人即使身边朋友很多,但如果彼此间心灵不发生共鸣,心灵不发生碰撞,那这种表面似的朋友之间礼尚往来并非完全能解决你内心的孤独感。
说实话,我是第一代移民来上海,可以说在上海我没有至亲至爱的闺蜜朋友,我常常是形单影只的,出也一人入也一人。丈夫忙于事务,儿子忙于功课,经常我一人对窗观景,孤芳自赏,从表面上看我确实很孤独,孤独到极至。
然而,我心灵深处却有我灵魂的伴侣,这伴侣一个是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同胞妹妹,还有一个就是我爱读的书。
白天上班一有空我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匆匆忙忙地阅读散文,随笔,杂谈等等,当读到触动我内心的文章时,此时此刻强烈的共鸣从心灵深处慢慢升腾,以致到了喉咙口我就想哼上几句自己随性编的小曲儿。
这样的愉悦之情非三两个知己相互倾诉衷肠方可媲美。
而在如今快餐化的时代里,每天要约上3,5个知己和你表达喜怒哀乐且有共鸣共感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了。
大多数是聊聊八卦,新闻和家长里短的事,或者是对你的穿着打扮品头论足,还想着法子打听你个人的隐私或者是想好好利用一下你的资源。这样的知己朋友我认为有或无都没什么大碍。
入夜了,我几乎每天要与我70多岁的老母亲聊上一个钟头,别看她是老年族,但是却很前卫,游戏,新闻,追剧,微信,旅行,淘宝,制作美篇样样来噻。
我只有羡慕她的份,尤其是当我精神抑郁,一蹶不振之时她总能为我的人生点评得恰到好处,以至于我不会落寞伤心也不敢怠慢停滞。
虽然我自己也年过半百,体力,精力,智力都不如许许多多的90,80后了,但正是因为有了母亲这位平常又普通的老人家,她使我的内心不至于孤独寂寞,也使我的灵魂有了陪伴。
这种陪伴不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陪伴,而是心灵的遇见和流通。
母亲那朴实无华又真诚无伪的话语却带着人生深奥的智慧。她常常对我说:生活就如同一面镜子,你对着她笑,她也会对着你笑。如果你对她哭,她也会对你哭。
虽然这句话很有哲理但也并非惊人,可母亲说出来如一言九鼎之效果,我听了总会反思,但愿她能永远健康,寿比南山。
而她的智慧也渐渐植入我心田里只等着它生根发芽,一旦长成树苗我想既使无人聊天我也并不会感到孤寂。
另一个灵魂伴侣是我的老妹,她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平时一般我不找她谈话,她似乎总是忙忙碌碌的。
但有时候我极其难受的时候就会想找她,而她总是话语不多,也不是很会讨好你,她只是朴实地说:你靠神吧!神会帮你的。但是很奇怪,这话特别有用,甚至有时候立竿见影,我的烦恼突然就消逝的无影无踪了。
上帝会孤独,我们人类更加会感受孤独,但如果我们拥有内心的富足时,那同样面对孤独,你的生活还会依然精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