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亚洲
2024-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素素1
有图有真相,你是否怀疑过?至少在阅读宋念申著《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前,我们对此是深信不疑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cb308526fa2c0e3d.jpg)
真相可能与图有关,但真相和“图”绝不是等价物。“亚洲”作为一个地理概念的存在,与“欧洲”“非洲”没有本质的区分,它只不过是为了研究历史与地理所预设的术语。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ed6c56639154cad8.jpg)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以古地图为经,以史实为纬,勾勒了人类的成长与世界的变迁。在“立”与“破”的过程中,此地与彼地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未来与曾经的联系越来越清晰。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6676909616248020.jpg)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提出了四个课题:亚洲这个空间是如何被构建的?亚洲是如何被赋予地方实体意义的?研究者应当如何理解亚洲这个概念?概念,或者说术语,是如何用来解释历史与地理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9ff55f3416fa2b00.jpg)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非专家学者,阅读者很难判断其中的是非得失,只是隐隐地感觉到多年在教科书熏陶下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冲击。
总有这样的时刻,让阅读者清醒地发现作者(不仅仅是宋念申)观察世界的视角如此独特,那些自圆其说的观点仿佛是在求同存异的演化中,走向了统一与和谐。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bd8b0b46807d3bbd.jpg)
无知,其实是求知的开始。宋念申在其专业领域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解图说文课,阅读者与其说获得的是具体的知识,不如说是培育、激发了自我怀疑的精神——尽管有些研究声称是客观的,但是主观之于客观的影响是无法克服的——《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告诉阅读者,亚洲是被构建、被赋予、被解读的,但以何种方式被构建、被赋予、被解读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