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人物征文」苏格拉底| 爱与死,殊途同归
关于爱情与死亡,古希腊史上有两篇巨作:《会饮篇》与《斐多篇》。两部著作均以二元论为基础展开论述,字里行间充分展现了辩证法的魅力。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记述了苏格拉底关于死亡与爱情的思想。面对死亡,面对爱情,这位西方哲人所留下的智慧是十分值得后人借鉴的。
【爱情】
谈到爱情,想必很多人都有话可说。一般我们会将爱情大致分为两种:肉体之爱与精神之爱。在日常生活中,两种爱都是爱情的重要构成部分。肉体之爱作为两性繁殖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哲人而言,精神之爱远重于肉体之爱。苏格拉底所推崇的爱情即“爱智”。而谈及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哲人认为成熟男子之间的爱情更优于成熟男子与女子或年轻男子之间的爱情。
苏格拉底关于爱情原有五点说明:一,爱有对象;二,爱是一种缺乏;三,爱情是想占有所爱对象的欲望;四,爱情的对象是美;五,美善同一。因此爱神既缺乏美又缺乏善。在《会饮篇》中,一位有智慧的妇人又陈述了她关于爱的观点:一,爱神是丰富与贫乏的统一,介于美丑、善恶、有知无知之间,是一个哲学家;二,爱情是占有美与善的欲望;三,爱情的目的是在美与善的事物中生殖繁衍,而这种生殖既可以是身体的也可以是心灵的。由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总结出爱情是一种占有欲、一种缺乏,爱情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为善。所以,哲人所追求的爱情自然是一种精神之爱而非肉体之爱。
哲人的爱情,其指向的对象不是人,而是智慧,或称之为“善”、“美”。哲人的爱情炽热而强烈,表现在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之中。哲人自认无知,而对智慧的渴望促使他不断通过“助产术”寻找真理。哲人的爱情更重灵魂的交流而非欲望的不节制,他希望通过灵魂的交流以培育雅典公民清正的品德。
【死亡】
死亡,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词汇。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迎接死亡。人们对于死后的世界和生活一无所知,而正是这种无知滋生了莫名的恐惧。而哲人正好相反,他用一种坦然豁达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苏格拉底不会因为畏惧死亡而停止追求智慧,《申辩篇》中的慷慨陈词充分体现了哲人对于高尚品德的坚守。而又是什么使他无惧于死亡呢?
哲人认为,每一位爱智者都应该以欣然的态度迎接死亡。苏格拉底曾数次提到过哲学家终生都在练习适应死亡、期待死亡,若当这般长期期待准备之事来临之际反而感到困惑恐惧,那却有些荒谬了。首先,从二元论的观点来看,死亡无非是灵魂从肉体中脱离,而灵魂是轮回的、不朽的,那又有何惧?其次,在人世间我们很难获得真理性智慧,身体感官蒙蔽了灵魂的感知。若死亡能使人摆脱肉体的束缚,使灵魂获得追寻已久的真理,对于渴求真理的人来说,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吗?再次,生与死是相辅相成的,生源于死,而死又复源于生。既然生死同一,那么死亡便不足为惧。这些便是苏格拉底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原因。
我们且对生死同一等观点在逻辑推理上的问题不予置评,这种对死亡的态度却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在古希腊的宗教观里,灵魂的轮回与不朽这种观点常得到广泛接纳。每个人的灵魂都经历了上升与下降的过程。灵魂下降到肉体中受到了肉体的玷污,忘掉了之前所了解的知识,因此学习即回忆忘掉的知识。由此看来死亡后不仅灵魂获得了自由,人还能看到掌握真理的可能性,这无疑是令哲人喜悦的。
爱情,追求的是对于智慧和善的占有;死亡,得到的是真理与灵魂的净化。此时,死亡与爱情得到了统一。二者的本质均在于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哲人对真理的爱,让他选择主动迎接死亡的到来而毫不畏惧。此时的爱与死,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情感或一种与生相对立的未知状态了。他们已经突破了表象的层面,达到对理性本身的追索。
普通人固然难以做到坦然笑对生死、重精神之爱胜于其他一切,最起码这种理性的思维和生活态度是值得人们培养的。对于一种情感、一种品质,我们所要看到的不应只有作为载体的具体个人,更要看到的是这种具象化背后那种普遍永恒的东西。对于美,看到的不应该只有美的人和事物,应想到美的多样性本身才是真正美的地方。具体多样的事物包括人自身在内都处于永恒变化之中,而爱与死关注更多的是不变与永恒。爱与死,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