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记|皮影戏

2023-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葉葉素心

下午看了一场很有意思的皮影戏。

随手拍

关于皮影戏,搜索记忆中的碎片,我还是有些印象的:一块白布,一张长桌,几个皮影;锣鼓响起,皮影跳动,掌声沸腾,一片叫好声。幕布后面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呢?这迷在脑子里旋转了很多年,直到见到范正安老先生才补上漏洞,让我叹为观止。

范正安是国家级非遗(泰山皮影戏)传承人,略过他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大学客座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济南市民俗艺术馆皮影馆馆长、泰安市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院长、泰安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等一大堆头衔,与老先生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最大的感触就是朴实无华。不是双眼空洞脑子无物的无华,而是艺术真正融于生活之后了无痕迹的无华。

81岁的老人,脸上的纹路如刀刻斧凿,但深深的沟壑里见不到一丝愁苦,有的是飞扬的唇角,微拱的笑眉,声如洪钟的敞亮。最有意思的是他的表演,一人掌握了“十不闲”绝活——一双手对皮影的掌控,双脚对超过八种乐器的掌控,以及嘴上饰演各种不同角色表现出来活灵活现的功力,瞬时就把人拉入他打造的皮影世界里。对,沦陷的感觉。虽然剧情很简单,但在各种声效的引领刺激下,仍然觉得这出《泰山石敢当》的皮影戏精彩绝伦,让人回味无穷。

台上的范正安老先生神采奕奕,一会念一会唱,一会手打一会脚踢,实在看不出已达81岁高龄了。台下我们交流时,他咧着一张黝黑的笑脸,谈论着自己小时候是怎样痴迷皮影戏,又是如何在粮食都吃不上的年月里要把这项爱好坚持到底。他用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的历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毋庸置疑,在这个喧嚣的世界,能用一生的时光来打磨一项技艺或工艺者,微乎其微,难能可贵。但这还是从外在的视角来审视,譬如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明明是赞美之词,但含括在“行行”下面的内容,是不是还是带着一个标准一个比较在里面?

倘若我们可以完全摒弃掉标准、比较、分别、差异等限制性概念,也许可以进一步触摸到流动在老先生心底里的那份纯粹的天性,它饱满而圆融,充满了先天热情的力量,生命因此有了最充分真实流畅美好的展示。

此举正好契合了范家老祖范文正公的那句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活出了温暖、喜悦、光明、无为、清净的自性。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地,斯以矣。”意思是:(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虽然宋荣子并非庄子所述的“至人”,但显然已经智慧等身,在“有待”的世界里活出了“无待”的逍遥。

纯粹的热情蕴含着磅礴庄严的力量,每一个当下都镌刻着百转千回的丰富旖旎。这就是范老先生一生执着于艺术的魅力,一生是当下的每一刻,没有时间因此超越了时间。

范正安老先生正在表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