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和诗火星文艺录

我与时间握手言和

2018-03-23  本文已影响79人  轻澜

2018年3月23日 周五

文/轻澜

究竟是时间在流逝,还是我在前行?

在日记里留下的是时光,还是我自己,抑或只是文字的癖好?

如果坚硬的牙齿也被时光磨损了,那么,柔软色内脏又怎么逃脱得了?

——周国平《时间之谜》

过去、现在、未来

1

我站在时间这把尺度上,思考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过去,我曾固执的以为:半小时三十分钟很少,因为它过得很快,;一小时也才六十分钟,我也不能做一点什么。我觉得不到某一个整点,便难以开始做一件事。我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仿佛身处时间之外,却又在某一个时刻,猛然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开始惊慌、急迫、躁动、迷茫

兜兜转转,反反复复,我找不到原因,坐以待毙。

现在,也许是更加的关注时间,愿意给自己的时间来一份账单,写几点规划。如果曾经的固执代表我所浪费的光阴,那么如今是否一定要追赶;还是选择不紧不慢,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逝者不可追,痛定思痛处长歌当哭?不,我选择稳中求进。过去如烟云,我们回不去,唯有在记忆里探索,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点经验的痕迹。

我停下奔跑追赶的脚步,在光阴里漫步,想与时间携手同行,暂时忘记过去的遗憾,与时间握手言和。

未来,未来于我而言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人们大都憧憬着未来的美好,却无法努力活到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大约能成就其中的二分之一,又或者在走向未来的途中,人们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如果我们能抓住现在,就算未来不可企及,我们也未必会比想象中的差。想象中的你,是影子,是现在的倒影;而现在的你,比任何时候都真实。

2

如果有一天,我没有读一点书,或者没有写一点文字,我会觉得我的生活缺少了什么。于是我开始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思想。这种记录的迫切感会环绕着我,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的出色,只因为我喜欢。

阅读与写作,是我坚持了最久的爱好,我喜欢读他人的故事,写自己的人生。我相信,每一个作者心中,都怀有对文字的深深眷恋。因为,书写过程中的淋漓尽致的感觉是无法比拟的,就如同整个人焕然一新。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一直在寻求如何自律。我以为我无法找到,却不知我已经做到了。

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它没有本质,亦或者它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都不取决于时间,而取决于自我。

3

欲速则不达。

由于经常看到他人“日读一书”的文章,我也尝试了一下,读了一本《百年孤独》,可当我合上书后,我的脑海开始混沌,我不知道在这段时间我得到了什么,了解到了什么。外国文学的人名都很长,从头到尾,我甚至一个人也记不住。

每个人都有自己适用的方法,我也许是习惯了慢慢咀嚼文字,并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精读之下,可以在脑海中构思文章的结构框架,亦可以学习书中好的词句。

我会遗憾之前的很多时光没有用来阅读,但这并不代表着我现在必须把失去的时光补回来。如果现在能与时间的脚步平行,那便足够了。

在这个躁动的世界,人云亦云能得到什么呢?不过是苟且偷生。不紧不慢又有什么不可以。

4

我与时间握手言和,接受了时间,也是接受了自我。

时间的尺度那么长,历史即永恒不变,未来亦趋于永恒。人们是在追求永恒么?却在追逐中获得瞬息万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