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严良,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给你们开了门。”
这是最近豆瓣9.0分的热播剧《隐秘的角落》中,小男主朱朝阳在片尾说的一句话。
看到这里,弹幕上涌现出一片赞同的声音。还有人说,这句话就是本剧精髓。
大家好像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悲惨的一切,都源于那扇本不该被打开的门。如果严良和普普没有出现,朱朝阳还是那个聪明善良的好孩子。
然而,在我或许不那么公允的认知里,“原生家庭”恐怕才是那个万恶之源。
或者说,朱朝阳变坏,只是时间问题。
记得之前有一次,和朋友聊起“原生家庭”对人成长的影响。
她不可置否地表示,这四个字太沉重了,仿佛提起这四个字,就是在聊一个问题少年的成长史。
我不禁问自己,“原生家庭”是否真的这么难以启齿,这么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电视剧《都挺好》中反映的原生家庭魔咒
就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原生家庭对我的性格养成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上学的时候,我妈时常教育我:我不要求你考第一,只要学习态度好就行了。
于是乎,我从小到大几乎没上过什么补习班,除了因为个人爱好去学了灵格风英语(好像暴露了年龄),以及高中时觉得自己天资愚钝,主动提出去补习了数学和地理。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方向培养,我们家却是非常好地贯彻了“及时止损”的教育理念。
在发现我画画成不了莫奈,跳舞成不了金星后,家里的长辈们与我进行了深刻的思想交流。他们欣喜地发现,原来我对于这些也是毫无兴趣,于是一拍即合,再也没让我去上过任何的“兴趣”班。
以上种种,助长了我骨子里自由散漫的个性,激发了我对抗世俗的强烈意识,也让我在荷尔蒙大量分泌的青春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叛逆”的孩子。
在那段叛逆的日子里,我和很多同龄的孩子一样,拥有绝对的自信和自我认同,认为家长不懂我的所思所想,认为他们阻碍了我向所谓“真实自体”的发展之路。
这样的危险因子,如果遇到了朱朝阳那样的原生家庭,我不知道自己会滑向怎样万劫不复的深渊。但庆幸的是,那个能够触发所有恶念的潘多拉魔盒,在我的家里并没有被打开。
对朱朝阳而言,他的原生家庭从父亲和母亲分崩离析的感情开始,逐渐变得支离破碎,不堪一击。父亲的缺位导致母亲成为了家庭权力关系的核心,而母亲对父亲的怨气,在后期演变成了母亲对孩子强烈的控制欲。母亲认为孩子与父亲关系变好就是对自己的背叛,对孩子的关心也仅限于学习成绩,才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除了母亲对朱朝阳的影响外,父亲对他缺乏关爱,学校同学对他的霸凌,加在一起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记得之前看《圆桌派》的时候,有一期刚好讲到原生家庭,那一期的嘉宾武志红老师说:“原生家庭问题,其本质是因为权力结构,在中国如果有父母虐待孩子,记者都会说他的教育不当,会说这个父母本意是爱孩子的,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发泄自己”。
恰恰是这种发泄心理,酿成了很多孩子的童年悲剧,因为父母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我是为你好,我是爱你才会让你这么做,你必须要听我的,而孩子就这样变成了家庭权力关系的牺牲品。
《圆桌派》嘉宾武志红
除了这种发泄心理,更可怕的还有所谓的“苦情文化”和“归罪论”。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结果你就这么对我”。
“我变成今天这样,都是你害的”。
前面这种“苦情文化”在我的身边并不少见,甚至有朋友告诉我,小时候她妈一骂她就说这句话,试图用心理上的过意不去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而后面的这种“归罪论”,则往往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看到父母发生矛盾时总是迁怒于自己,于是不断学习模仿,在长大成人后养成的一种无论犯什么错都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只会怪罪别人的行为习惯。
这以上种种原生家庭的深渊,都让我不禁思考,组建家庭、孕育生命的初衷难道不是因为爱吗?可很多时候我看到的却只有压抑、发泄和寻找个人满足。
这部剧的原著《坏小孩》的作者紫金陈,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说,朱朝阳的原型就是他本人。除了小说中的犯罪情节,离异家庭、在学校时成绩很好、被同学孤立都是他本人的真实经历。
这让我不禁觉得,我们虽然愿意相信童话,可往往现实比我们想象的更残酷。
作为一直被标签化的“90后”一代,我身边已经为人父母的朋友并不多。相反,大部分的朋友跟我一样,还在享受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自由生活。
乍看起来,亲子关系和教育问题与我们这些未婚未育的人的生活相距甚远,以至于我的经理看到我在看《他乡的童年》这样的节目时会感到无比惊讶。但是,随着这样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的不断涌现,我相信这将会成为值得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愿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愿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阳光普照。
原文出处:我的个人公众号——无辑之潭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