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
这段时间的江南正是秋高好时节,云天高净,阳光温和,我便常常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望“阳”兴叹,让灵魂独自去向诗和远方,只留下身体一周六天在原地马不停蹄地处理着琐碎的工作。
孩子在学校吃晚饭,下了班,不用立即做饭,我有时会追着光闲逛一阵但是如我一般的打工人也并不完全甘于被工作的枯燥和繁杂所淹没,我们办公室的几位就经常在紧张的工作间隙,随时插个科打个诨,比如,今天的非正式话题是:假如我们不婚不育,或者只婚不育,是不是会比现在过得好一些?
这一话题一经提出,我们便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旁桌的小杨--一位年近不惑的不婚不育男青年。他确实有着我们已婚已育中年人只能羡慕没办法嫉妒的种种:大量的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完全自主支配,工资只用来养活自己……显而易见,他的生活我们现下是完全没资格再去体会了。我默默点了三杯奶茶,召集我的两位“孟”和“焦”在茶水间集合,一起发一下颇有感慨的白日梦。
白日梦自然发得非常愉快和毫无结果,但是好歹在我们的笑声和小情趣中,秋阳被辜负得稍保留了些。我的情绪或者被奶茶调动,直到晚间都高亢有加,晚饭自己动手做了可口的牛肉米线,又洗了衣服鞋子,逗了猫猫们玩,接着开始读点书,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样子。
巧了,今天读到的一则短篇小说是施蛰存先生的《春阳》,里面的主人公正好是位特殊的单身女性,一位民国年间死了未婚夫、抱着牌位嫁过去、继承了大笔资产的清奇女人。啧啧,于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怎么都是有点劲爆的故事,但施先生把人物表皮塑造得很是波澜不惊,只把人物内心如行云流水般贴切而有分寸地展现出来。感叹作品精绝之余,我也了解了一下施蛰存先生的百度百科词条,看完便不再诧异这么厉害的文学巨匠为何我们普通人对他知之甚少,作品也少见流传。
回到《春阳》的主角婵阿姨,新旧社会交替洪流中的她,单身又多金,虽然她要随时提防着环伺她资产的夫家族人,但她总归是在大上海银行里有保管箱的中产阶级。35岁久居寂寞和辛苦守财的她,在久雨后大上海颇有魅力的春阳里,突然地想小享受一下生活,由此观察到平常小家庭的乐趣,继而对自己放弃可能的家庭幸福,而抱定大宗财产的生活进行了一番彻底的审视:
但是,对于那被牺牲了的幸福,在她现在的衡量中,却比从前的估价更高了。一年一年地阅历下来,所有的女伴都嫁了丈夫,有了儿女,成了家。即使有贫困的,但她们都另外有一种愉快足够抵偿经济生活底悲苦。而这种愉快,她是永远艳羡着,但永远没有尝味过,没有!
婵阿姨虽然是个小说人物,但在人性方面依然很有代表性,人大多数时候都是站在这山望那山,总觉得别处的风景或许更好一些的。
晚上7:40,我放下“民国独立女性”婵阿姨,准时开始为我家晚自修快散学的初一小朋友准备宵夜。今天是嵊州汤包,我亲自包的小馄炖,像一只只稚拙的小鸭子,和荷包蛋一起在锅里翻滚,氤氲的蒸汽里裹着母亲为孩子准备饭食的美好情思。煮好的汤包在电饭锅里保温着,我掐着点儿去500米开外的校门口接小朋友。这已经是他上初中的第59天,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离不开我和他爸花时间花心思的陪伴和鼓励。这样的陪伴我越来越觉出其中的珍贵,所以往往孩子有合理的需求时,我们会放下手中一切不如他重要的事儿。是谁说来的?中年人的世界里只剩下至亲。
小朋友的宵夜 刘工认真给小刘检查作业结合“婵阿姨”们的思虑,以及自己逐渐咂摸出的生活味道,我已不用再纠结到底是不婚不育幸福,还是已婚已育快乐,这些实际上都只是我们选择的不同生活方式而已,和心情好坏没有必然联系。快乐与否,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是把四季轮回只当作轮回,还是愿意驻足欣赏四季中一草一木的美丽,并把美好一分一分储藏在心间,让这一趟人间值得。
我今天过得很值得。奶茶的威力是真不小,支撑着我回亲爱的简书“扫灰”扫到现在!我是不是该经常喝些奶茶,好多回来发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