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评价

2023-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在商业世界中,尽量多用利益分析法去分析问题,反而能看出真实的情况。

01

在职场上,我会依据自己的主观“喜恶”来评价自己的老板。

比如,我就抱怨过我的老板总爱挑三拣四:“我都已经做得这么好了,他竟然还不满意,这太不公平了!”。

因为,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工作能力”的人,能把各种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妥当当。

但这些工作,在我老板的眼里,这些事情都是我这个专业应该做到的,根本没什么可以值得专门拿出来“炫耀”的东西。

所以,我们之间经常会出现关于工作成果与绩效的分歧。

慢慢地,这些分歧就转化成了我口中的“挑剔”与“对我不公平”。

02

在生活中,我也会依据自己的主观“喜恶”来评价人。

比如,北京人一定很能侃大山;广东人什么都吃;上海人很小气;

程序员都穿格子衫...

这些刻板印象从小就刻在我脑海里。

可能当我仅仅听到对方说出自己的出生城市时,我的脑子里就快速地对一个人下了定论。

这就很容易让我陷入到固化的思维模式里,看不到对方的优点,也听不进任何劝诫,

甚至还会产生偏见,影响到我身边的人际关系。

03

所以,我希望摆脱这种主观的“喜恶”,尽量能用一种客观的方式,来评价身边的人和事。

首先,在职场上,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用利益分析法来看问题:

很多人嘴上挂着的是道理,心里可能想着的却全都是利益。工作,本质上讲的也都是“价值“和“利益”。

所以,我作为一名下属,只要把相关利益方的需求都满足了,大家就都会服我。

而当我的实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有价值了,我不去主动去靠近别人,别人也会主动来靠近我。

另外,要让各方互相协作、产生“价值”,更是需要的是“利益”的连接。

所以,我作为一名上司,只有用价值利益分配的确定性,才有可能来应对个人动机的不确定性。

把激励规则搭建好,把价值与利益分配好,再来谈理念以及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

04

其次,在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我希望也能采用一种更为理性的思维方式:

先试着换位思考,多看别人的长处,关心别人的需求。

这样,别人也会对我产生好感和信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纯粹去迎合别人,而是在不卑不亢的价值观基础上,表现出对他人的友善与尊重。

还有,在听到让自己不舒服的意见和建议,我也一定要压制住自己的情绪。

“无能狂怒”于事无补。依据事实,从多个渠道来了解情况,以及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获取更多的一手信息,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而且,我了解到的信息越多、越全面,思考问题的角度越多、越深入,我就越有可能还原真实的面貌,以及对人作出客观的评价。

05

最后,总结一下:

在某些情况下,用自己的主观“喜恶”去评价身边的人和事,只会激发自己的负面情绪,消耗掉能量。

所以,在商业世界中,尽量多用利益分析法去分析问题,反而能看出真实的情况。

另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除了要遵循一直提倡的“不卑不亢”的价值观,秉持“平等的关系”外。我更希望自己采取一种更为理性的思维方式:

摆脱情绪,依据事实,多观察、多获取一手信息。

了解到的信息越多、越全面,思考问题的角度越多、越深入,我就越有可能还原真实的面貌,以及对人作出客观的评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