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未尽的缘份

都说尘世间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有时候,一直陪伴左右的情感,如同视若无睹,如同时常交集的路人。
时间浓缩了生活里的琐碎与悲欢,宁静与婉转,或许,一切只是感觉中的东西,有的难以落实文字,有的难以传输表达。感觉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往往和时间不可划离开来。
即便如此,那种似懂非懂或者似是而非的朦胧之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中值得慢慢体会的日常。
年轻时的激情常常使人迷失,奋不顾身追逐的爱情,也会有着失败的结果。即使缔结婚姻,即使结婚生子,还有无尽的悲哀流泻于人生。
抽刀断水水更流,越想抽离越是难以脱离。
一个人的一生,不但要成就自我,还要学着自我救赎,学会自省与成长。
想起看过许多村上春树的作品,其中搬上银幕的《哈纳莱伊湾》影片,让人看到了一位母亲的自省,讲述了一个平凡母亲对于死去的孩子的那份深沉的、真挚的爱。
影片《哈纳莱伊湾》开头就是女主角幸子,以一种无言的悲痛与麻木,漠然的处理着儿子的身后事,对于旁人的任何问询与建议,都决绝利落的如同事不关己。
幸子从接到儿子已死的消息到飞去夏威夷处理她儿子的后事,表情中都是深深的冷静与漠然,即使站在儿子冷冰冰的尸体旁,也是冷漠得没有一丝眼泪。听到当地警察讲述事情经过后,幸子核对儿子的遗物,一件一件的依照程序核对,毫无表情,甚至连同儿子的照片都一并丢弃。
其中有段剧情,就是看着幸子核对遗物的警员询问: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喜欢时尚的先进的电器,为什么他还用那么老旧的耳机听音乐……
这部影片是以一种一边铺垫一边直叙的方式,徐徐缓缓之间,贯穿岁月……
1、幸子的不幸
刚刚结婚生子的幸子,本来是大好年华的初涉,本来是大好人生的起始,可是,却是在影片的若隐若现的回忆中,却是幸子人生中的不幸。
幸子的丈夫不但吸毒、泡妞,还有暴力倾向的人,对家庭没有一点责任心。最终,她的丈夫因吸毒过量死在了别的女人的床上。
幸子用她丈夫的身故保险金开了一间钢琴酒吧。凭借自己的钢琴天赋忙于谋生,却疏忽了儿子的身心发展。从此,也过上了另一种生活,母子的相依为命,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温情,如同颓败过的花,即使温室重生,总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幸子从不堪重负的生活中,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来,活成一个优雅知性的单身母亲。没有时间陪伴儿子,或者说内心深处的溺爱,以至于到19岁的儿子身故,幸子都不了解她的儿子。
在影片《哈纳莱伊湾》中,一开始是幸子放弃所有与儿子有关的一切事物,到后来,幸子每年都会在儿子的忌日飞去夏威夷的海边,是陪伴?是怀念?
其实,是幸子追逐自己的内心,是一场自我救赎。
失去以后才知道拥有时的可贵。影片中常常闪现着幸子碎片一样的思绪,一次把儿子的衣服洗褪色的冲突,一次学业不佳的争执,还有一次,仅有的一次温情,是儿子新买的冲浪板,得到幸子的认可……
整整十年,幸子都会在她儿子临近的忌日飞到那个出事的小岛呆上一段时间,一个人,一张椅,一本书……不与别人聊天,静静的坐在海边,从日出到日落。
最后,终于答应了“记忆之桥”的胖女人,接受了儿子留下的最后手印,却忍不住痛苦的哭泣,那句“我讨厌我儿子,但是我爱他…”那个好心的温情的胖女人安慰她:“不,其实你一点不讨厌他,你只是在怪他,又舍不得他,只能怪自己”。纠结的拧巴的情感。
一位母亲的自我救赎来展现了失子之痛,也有着历经光阴无法弥补的缺憾。
2、儿子隆的不幸
刚刚出生的隆,是不幸的,是悲哀的。
隆自从出生以来,没有享受过正常的父母关爱,没有完整的家庭观念。即使后来的母子情意,也是一种聚少离多的关系。
或许是缺少关爱的缘故吧,幸子的儿子隆,是个不听劝导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又喜欢泡妞,一点都不优秀。隆最大的爱好就是冲浪,母子之间的情意,也是幸子答应隆,满足他可以冲浪的要求。可是,最悲哀的也是他喜欢的冲浪,让他遭遇到鲨鱼袭击咬断右腿而失去了生命。
这个悲哀的孩子隆,生命终结到19岁,即使性格叛逆,行为乖张,骨子里也是渴望关爱的,即使没有得到过父爱,却把父亲用过的旧耳机常常带在身上。
或许,隆所有的表象,只是为了掩饰他内心的缺失。或许,隆喜欢的冲浪,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故意刺激。
从影片中看到,儿子隆的出场大多都是在幸子的回忆中,虽然有种种不是,却都是琐碎的一闪而过,有的甚至只有一个镜头,只是幸子的“太过纵容”的感觉。在幸子的看似“冷漠无情”的回忆中,好像是很难忍受的缺点,却是回忆中真实的思念,是一种被遏制的压抑的情感,是因为母亲对于儿子的死,怀着一种埋怨的怪责的意味……仿佛在说,如若不纵容你去冲浪。
隆生前的所有缺点,与母亲幸子的冲突矛盾,都成了幸子以后生活里的美好回忆。
都说哀莫大于心死,却没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彻心扉。
3、生活里的痛,活着的人学会自省,自我救赎。
母亲面对儿子冰冷的身体,没有流泪,看不到悲伤,也不愿意留下而已最后的手印。表面平静,内心隐忍,让人咋一看,以为母亲幸子并不是很爱她儿子,可是回忆中的点点滴滴,让人看到幸子内心仍然是深沉的爱和深切的忏悔。
儿子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十年的光阴代替不了明媚的阳光,母亲的世界充满了忧伤。
每次在海滩上看到儿子的同龄人,幸子下意识的都会走近,她觉得自己对儿子太放纵了,没有把他看护好,她把儿子的死归结为自己的放任造成的,内心纠缠不清。
一个母亲内心的悲伤,足以击垮她的下半生。但是幸子顽强地支撑着自己,用了十年的时间,缓解情感的压抑,静默看海,独自回忆,以一种沉默无声的方式缓解一种巨大悲伤,如同影片中警察的一段话“战争死亡都是由各方的愤怒和憎恨造成的,但是大自然不同,大自然没有哪一方的立场……
时间可以治愈一切,生命终会重新绽放,不变的是把爱放在心底。
幸子从尘封儿子的物品,到忌日重回旧地,住在儿子住的房子,幻听儿子的声音甚至关门的动静。对于那次意外,母亲幸子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告别,来自我救赎,令人欣喜的是影片结尾,幸翻出了儿子的旧式随身听,响起儿子冲浪时欢快的音乐,幸子回眸一笑。
有时候轻描淡写的态度中,隐藏着一生没有完全释放的遗憾与伤痛。
有时候心痛的感觉,就是冷静得有些漠然。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未尽的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