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教育小说里的故事,生活里的童话

情商其实是一种养生方式

2017-04-24  本文已影响100人  多维世界观
情商其实是一种养生方式

什么是情商?

EQ是“情绪智商”的简称,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书中提出。

戈尔曼认为,EQ包括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包含了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如何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感受别人的 感受的能力,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动自发的心灵动力...

简单说来,EQ是一种为人的涵养,是一种性格的素质。

戈尔曼将情商分为了5大类,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体察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在每个类别上的擅长程度都各不相同。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情商的其他几个维度的基础。关于自我认识,自我意识,之前谈到很多。

德尔菲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体察到自己当前或者某一时刻的情绪,以及发现这个情绪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又十分困难的事情。

譬如,之前说过的四种假象中的剧场假象,就是我们对于整个逻辑架构以及结局早已安排好的影视剧,

就拿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来说吧,其中的贪腐人员、各个人物的结局,都早已在剧本的剧情之中。但是。我们对其中的人物的判断还是有自己的判断。

会不自觉被其中一些剧情的设置进行引诱或误导,导致我们对某一人物的暂时的错误的认知。

其实。这就是自我意识在起作用,我们有可能对某一人物,在他出场时,会有一印象(譬如我达康书记),也许会认为他有贪腐的嫌疑,其实只是因为他太过爱护自己的政治羽翼、沉迷于工作、而生活的无趣,包括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他对自己的政绩有些过于执着的要求。所以,可能会显示出一些诱导我们的剧情出现。

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类似的例子,我们由于对自己有错误的自我认知或自我意识,导致我们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负面情绪。

▍情绪管理

在《坏情绪的作用》中,说到情绪管理的一些内容,我最后提到

学会情绪管理,不是不让自己宣泄情绪,而是找到更好的情绪宣泄方式;

在对于我们的情绪有了一定的体察后,我们就会对于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辨别作用。

在不同的环境中,自己的情绪是应该克制,还是适当的宣泄,或是一种良性的方式宣泄,都需要我们自然地处理和发展。

不要过度的纵容自己,大家心里都明白。但也不能太多可以的控制。

因为控制是相互的,你想控制一件事时,它也会反过来控制你。

你如果越发的想要控制你的情绪,它反而会更加叛逆或调皮,间接过来控制你。

▍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是一种延迟满足和抑制冲动的情绪能力。

对于开心的事情就抑制不住地去做,不考虑后果;愤怒时不经思考的一些举动可能会让自己后悔很久。

这些都是缺乏抑制冲动的表现。

能够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能够使得精力集中在事情本身上而不被干扰。

譬如心理学上有这么一个实验:

研究者请来了一批小孩,把他们一个个带进房间,告诉他们:“这里有棉花糖,你们可以马上吃,但如果你们等我出去办完事,回来才吃,你们可以得到双份棉花糖。”他说完走了。

有些孩子看他一走,便急不可待,拿起棉花糖,往口里塞;另一些孩子/等了几分钟,便不再等,也把棉花糖吃了。

剩下的孩子,决心等研究者回来。这项实验的结果是,那些有耐心等的孩子,长大后,比较能适应环境、比较讨人欢心。

比较敢冒险、比较有信心、比较可靠;那些要满足眼前欲望的孩子,他们没有办法克制自己,他们的EQ比较低,长大后,各方面的成就,都比能克制自己的孩子低。

▍体察他人情绪

这种情绪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能够准确识别他人情绪,与我之前提到的共情能力有关。

共情与同情不同,共情是基于平等、对等的关系上,一方可以深度感知对方的此刻的情感。

而且,共情是既可以共消极的情感,也可以共积极的情感。同情可能只是对于对方的负面情绪释放善意。

而同情则可以算是一种基于不对称的关系上的,一方可能潜意识里是有对方不如自己的优越感,然后对于对方释放善意,但你有可能却不知道对方真正的难处和痛苦的原因。

共情能力,对于安慰他人与他人相处具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

▍处理人际关系

这部分和上部分可能都是大众理解上的「情商」,都是和人的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

但是通常大家都忽略了前三种能力对这后两种能力的影响,如果没有自我意识、管理情绪和自我激励,即使识别到了他人的情绪,可能也会做出不妥当的举动。

所以情商的各方面都很重要,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情绪能力的综合表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