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律总是难以坚持?de英文(煨汤篇)
面对生活中林林总总的诱惑时,大家脑袋是否会冒出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一看见脆皮雪糕就压抑不住自己要去吃一口呢?
为什么我一看电视剧就停不下来呢?
为什么我一看到好看的衣服就不停的刷卡呢?
最终,自己体态变得丰盈,精神变得恍惚,囊中空空如也。怀疑心里到底住进了什么魔鬼,施了什么魔咒,以至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虽然自律和延迟满足对于实现目标和追求幸福的重要性大家早有耳闻,但对于是什么导致大家无法坚持自律和忍受延迟满足,这背后的黑手可能大家就不太清楚了。其实可以在心理学所谓的“父亲的罪孽”(the sins of the fathers)中找到问题的根源。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人的小时候说起。
人在步入幼儿期到儿童期时,也就是3~10岁之间。这时候的小孩是无法完全照顾自己,来避免危险和灾祸,也没有足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就不会有太多理性思维能力,这就导致感性组成了生活成长的重要部分。这时如果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会形成一些比较麻烦的问题,比如:父母与孩子沟通较少,会直接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在这段成长过程中,孩子并未具有独立理性的判断力,碰到问题时,便会参照家里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的模仿。这样就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建立一种习惯,最后收获一种心智模式或性格。假设,一位父亲每天回来,屁股往沙发上一坐电视一开,什么都不管,搞得家里像个疗养院似的,而且孩子要问问题,还推诿说太累了,找妈妈去。试问长此以往,孩子耳濡目染是这样的画面,会不会养成类似的习惯。其实,这就是榜样对孩子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role model on children)。相信到这里有人不禁会问,那出生不好,甚至家境贫寒就培养不出自律的小孩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要不为什么会有寒门出贵子的说法呢?
榜样的力量固然强大,但是并非绝对。下面更深入的探讨下,是否殷实富裕的家庭就一定能培养出优秀自律的小孩呢?答案也是否定的。现实生活中,父母都具备优秀的经济头脑,但是小孩却不自律,玩物丧志,又或沾染上什么不良习惯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主要原因是,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不足,导致交流、鼓励和培养的机会较少。这就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比如:幼小的孩子在听到家长说:“不管你了”,都会害怕,这时主要是因为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原始的我,遵循享乐原则(之前的文章解释过就不再赘述)的我在起作用。换言之,这时小孩的本性是服务于追寻享乐和避免痛苦。而一句“不管你了”,意味着将失去保护、失去食物、失去关爱,孩子会感性的认为这时生存受到了威胁,便会害怕。如果,时常发生这种用威胁的语言来换取孩子的顺从和听话,孩子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可有可无,自身价值较低,久而久之就会自卑或者不自爱,因为无法对自己的价值得到正向的肯定,对自己的未来也就渺茫,目标也变得无足轻重,而自律这个心智模式也难以形成。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首肯,导致缺乏安全感,畏惧不可预知的未来,由此碰到诱惑时,唯恐不立即抓到手里、不立即享受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这才是无法坚持自律的罪魁祸首,但伴随年龄的增长它会潜藏在人的下意识里,难以察觉。
相反,孩子每一次向前探索的脚步,比如第一次唱歌,第一次画画、第一次跳舞等等,家长都会抽时间出现,即便表现不理想的情况下,仍会一同面对嘲笑和冷眼,这时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付出和肯定,转而勇敢的面对别人带来的负能量,从而会给自己的价值一个较高的评价,成长中便会逐渐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而自律就此生根发芽。当经历挫折时,也不容易退缩,自信也会慢慢累积。正如为什么有的人年少时就有远大的目标,愿意牺牲眼前的享乐,坚持自律直至成功。
总之,在儿童期形成自身具有高价值的心里模式后,便不太会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同时也会产生强大的意志力来抵抗、阻挡个人身心发展中形形色色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