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风云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经典

东周风云 姜齐篇05 五子夺嫡——齐国的中衰

2019-06-09  本文已影响2人  e2a1bb8751ae

       齐桓公晚年年老昏聩,忘记了相国管仲的临终遗言,重用了易牙、竖刁、卫开方三人。桓公没有嫡子而庶子众多,最终将郑姬的儿子公子昭立为太子。后来公子无亏的母亲长卫姬通过易牙向桓公进献美食而得到宠爱,桓公因此又答应立公子无亏作为继承人,从而埋下了动乱的种子。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三奸臣乘机作乱,竖刁将桓公软禁于公宫,不予饭食,一代霸主最终竟活活饿死。桓公死后易牙、竖刁带领党羽杀了齐国的几个大夫以威慑群臣,而后立公子无亏为君。

       桓公晚年虽然宠幸奸佞,但他最信任的人仍然是当年拥立他为国君的上卿高傒。此时的高傒仍为上卿,慑于他在齐国国内的威望,乱党们不敢加害于他。八十五岁高龄的高傒再次力挽狂澜,他安排齐桓公指定的继承人公子昭逃出齐国,投奔宋国请求宋襄公出兵平乱,自己则留在国内作为内应。因为当年葵丘会盟之时,齐桓公与相国管仲曾将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就是为了防止因没有嫡子导致日后国家出现内乱致使太子不能顺利即位。宋襄公也不负所托,在齐桓公死后的转年便邀集曹、卫、邾三国共同起兵平齐国之乱,送公子昭回国即位。

       宋国联军大兵压境,齐国国内又有高傒作为内应,因此军队势如破竹,很快攻入国都。作乱的易牙逃亡鲁国,竖刁被齐国人杀死。仅仅当了三个月的公子无亏被高傒、国归父处以绞刑。然而公子无亏的死却没有为齐国带来太平,公子无亏的四个兄弟纠集党羽争立,齐国人不能战胜,宋襄公再次出兵相助,讨伐四公子之党羽。鲁僖公此时却唯恐齐国不乱,出兵狙击宋军,美其名曰援助齐国,实际上则是阻挠宋国,希望齐国的动乱长时间的持续下去,毕竟如果齐国强大了,紧邻的鲁国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大树底下是长不出第二棵大树的。然而四公子一伙儿不得齐国人心,在宋军的冲击下很快溃败,鲁国无可奈何也只得撤军回国。平定齐乱后国人立公子昭为君,是为齐孝公,宋襄公功成回国。

       宋襄公击败齐军,平定齐难,于是自以为国力强大,且齐桓公曾向其托付后事,便觉得齐桓公死后便理应由自己继任诸侯盟主之位。生了称霸之心的宋襄公欲效法齐桓公会盟诸侯,却被楚国人欺骗,被擒受辱。而后起兵报仇,与楚国在泓水交战,然而毕竟实力不济,最终落得个兵败重伤的下场。

       齐孝公六年(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春,趁宋国泓水之败,齐孝公恩将仇报,出兵攻打宋国,包围宋地缗邑。当年夏天,宋襄公即伤重去世。此时的中原乱成了一锅粥,诸侯没有了霸主的约束开始相互攻伐,四方的蛮族也乘机大举入侵,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依靠狄人作乱,周襄王被迫出奔。更可怕的是,齐桓公死后,齐国国力衰弱,宋国因泓水之败屈服于楚国,形势可以说危急到了极点。所幸黄河上游的姬姓大国晋国此时平定了内乱,公子重耳即位为君,是为晋文公。齐孝公八年,晋文公率兵勤王,杀死王子带,王室的内乱遂告平定。

       在王室内乱、蛮族入侵之时毫无作为的齐孝公在心底却仍自认为诸侯盟主。齐孝公九年,卫、鲁、莒三国私自会盟,招致了齐孝公的不满,当年夏天,齐孝公即起兵攻打鲁国北境。孝公还未入鲁境,鲁国便派大夫展喜前来劳军。展喜搬出齐、鲁二国开国之君太公、周公遗命以游说齐孝公,孝公无言以对,只得领兵回国。此后,鲁国即倒向楚国,借楚军以讨伐齐国,攻克谷邑,把齐孝公的弟弟公子雍和逃亡鲁国的易牙安置于此以威慑齐国。

       次年(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齐孝公去世,孝公的弟弟公子潘依靠卫开方的力量杀死孝公的太子自立为君,是为齐昭公。这年冬天,由于宋国叛楚附晋而招致楚成王的讨伐,意欲称霸的晋文公率军救援宋国。齐昭公为报复前年楚国攻齐,也为了转移国内舆论,便加入晋国阵营与楚国敌对。齐昭公元年(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齐国响应晋国号召,与晋、宋、秦联军进抵城濮与楚国展开会战,战争的结果是楚军大败,晋文公于践土会盟天下诸侯,一战胜而霸业成,老牌霸主齐国也出席了盟会,这等于承认了晋国的盟主地位。

       齐昭公五年冬,晋文公去世。转年,北狄便趁晋国国丧南下侵齐。赶走狄人后,齐昭公深感齐国不能两线对敌,便向南边的鲁国示好,恢复同盟关系。鲁僖公死后,即位的鲁文公也延续了父亲的政策,继续与齐国结好,并派遣上卿公孙敖来齐国聘问。齐昭公十年,为巩固齐、鲁同盟,鲁文公迎娶了齐昭公的女儿出姜为夫人。然而鲁国没有派遣卿随同前往齐国迎亲,这在当时是不合礼法的,当时的君子评论道:“用尊贵的人来纳聘却用低贱的人迎亲,身份贵为国君夫人却在礼节上降低标准,这样的事发生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必然发生混乱,发生在哪个家族这个家族必定要灭亡。”因此预言出姜此去鲁国不会得到好的结果。

       公元前613年(鲁文公十四年),在位二十年的齐昭公病逝。齐昭公夫人子叔姬是鲁僖公的女儿,鲁文公的同母妹妹。她为齐昭公生下太子舍,然而子叔姬不得昭公宠爱,因此太子舍在国内也没有什么威信和根基。而齐昭公的弟弟公子商人则很早就在苦心经营、收揽人心,他在国内施舍财物,豢养门客,为此用尽了家财,又向掌管公室财物的官员借贷以继续施舍,因此得到国人的支持。待到昭公去世,太子舍即位,羽翼丰满的公子商人知道机会来了。两个月后,公子商人弑杀太子舍,而假惺惺的把国君之位让给弟弟公子元。公子元冷冷地道:“兄长您不是已经谋求这个位置很久了吗,您自己坐这个座位吧。我得以侍奉您,让您对我少积怨恨,从而免我死难,我就心满意足了。”于是公子商人自立为君,是为齐懿公。鲁文公鉴于此种情况,认为姑姑子叔姬再继续留在齐国难免遭到迫害,便派遣大夫单伯前来齐国,要求齐懿公允许子叔姬回归鲁国,谁想齐懿公非但不许,反而把作为使者的单伯也一并扣留。没办法,鲁文公只好又派季孙行父前去晋国汇报了齐国扣留子叔姬的事,希望能借助晋国盟主的地位让齐国屈服。果然,齐懿公畏惧晋国的力量,归还了扣留的子叔姬与单伯,然而对鲁国倚仗晋国压制自己的行为怀恨在心。

       齐懿公元年(鲁文公十五年,公元前612年),齐国即侵略鲁国西境以报怨,进而攻打向鲁国朝见的曹国。鲁国作为晋国的盟友,受了欺侮自然向大哥求援。晋国也打算履行盟主义务,当年十一月,晋赵盾即会合宋、卫、蔡、郑、陈、许、曹等国在扈地会盟,谋求讨伐齐国。齐懿公见联军势大,索性绕过元帅赵盾,直接向国君晋灵公行贿,顽童晋灵公不愧谥号为“灵”,果断地收受了贿赂,命令赵盾撤军回国。鲁国君臣有苦难言,打不过齐国,又不能怪罪盟主,只好自行向齐国求和。转年正月,约齐懿公到阳谷会盟。此时恰逢鲁文公生病,派季孙行父代为出席盟会。齐懿公则端足了架子,一定要等到文公痊愈才行盟誓。无奈,鲁国只得再次向齐懿公行贿以换取和平,最终在郪地达成协议,订立盟约。

       齐懿公似乎看透了晋国在晋灵公统治下的外强中干,在与鲁国达成郪地之盟的第二年公然撕毁和约,起兵攻打鲁国北境。鲁文公不敌,只好再次低下脑袋与齐国媾和,再次于谷地达成盟约。齐懿公三年(鲁文公十七年,公元前610年)冬,鲁国大夫东门襄仲来到齐国聘问,拜谢谷地之盟。回到鲁国后,东门襄仲报告鲁文公说:“臣聘问期间,听说齐侯打算再次进攻鲁国,割取鲁国的麦子。在我看来,这也许实现不了,齐侯说的言谈苟且而没有远志。先大夫臧文仲说过:‘管理人民的人如果苟且而没有远志,必然很快就会死去。’”

       齐懿公在做公子的时候,曾与大夫邴原争夺田地,齐懿公失败了。待到齐懿公成为国君后,邴原早已亡故,为报仇泄恨,便把邴原的尸体挖出来,斩断双脚。邴原的儿子邴歜牢记父仇,隐忍不发,投靠齐懿公成为他的马夫伺机而动。齐国另一个大夫阎职的妻子颜值很高,齐懿公霸占了他的妻子供自己淫乐,却把他安排到自己身边作为骖乘。所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齐懿公的这波操作给自己身边埋下了两颗炸弹。

       转年,齐懿公果然着手安排攻打鲁国的军事行动,下达了出兵的日期后却生了急病。齐国的太医诊治后告诉他:“您活不到今年秋天了。”久受齐国欺侮的鲁文公听说后大喜过望,命人占卜,希望齐懿公在出兵日期之前死掉。鲁太傅叔仲彭生将所卜之事向龟甲祷告,卜楚丘占卜后得到的结果是:齐侯的确活不到出兵之日,但死因不是病死;我国国君也听不到这个消息了;向龟甲祷告的人不久将有祸事。这三条预言很不幸奇迹般地全部言中。

       当年五月,齐懿公外出到申池游玩,两个车夫邴歜、阎职跟随前往。邴歜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在洗澡时他趁机拉拢了也对懿公有怨的阎职,二人合谋杀死了齐懿公,把他的尸体放在竹林中,然后回城祭奠祖先后从容逃出齐国。果如占卜所言,齐懿公死在出兵日之前,死因也并非病死;鲁文公也早在三个月前病逝,果然也没听到这个消息。齐懿公死后,齐国人也怨恨他的骄恣无道,便废黜了他的儿子,而拥立了他的弟弟,二十多年前争位失败的公子元为君,是为齐惠公。

       鲁文公死后,鲁国权臣东门襄仲在齐惠公的默许下,杀死了他的侄女出姜和鲁文公所生的儿子太子恶与公子视,而拥立了庶子公子俀为君,太傅叔仲彭生也为此殉难。至此,占卜所得的三条预言全部实现。出姜失去了所有的儿子,永远地离开鲁国,凄凉地回到齐国,也应验了当初她嫁到鲁国时的预言。出姜回到齐国后,齐惠公也不再关心她,毕竟身为女人,她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利用价值。而鲁宣公为讨好齐惠公,迎娶了他的女儿穆姜为夫人,并把济西之田割让给齐国以谢拥立之恩。此后,鲁国一直采取顺服齐国的外交政策,并多次参与齐惠公主导的军事行动。

       公元前599年(鲁宣公十年),齐惠公病逝,即位的是齐惠公的长子太子无野,是为齐顷公,齐国的国君之位终于不再兄终弟及。从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至今四十三年间,桓公的五个公子先后成为齐国国君,到此齐国的君位争夺战落下帷幕。然而经过如此长期的动荡,齐国的国势终究难以复兴,再也无力继续齐桓公开创的霸业,晋、楚争霸成了春秋中后期的主旋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