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

惯性的培养

2017-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知樂

        师父在《心住非家-法住法位》这样开示到:“在生活当中,就这样去做,虽然就是一小段或者是一个念头、一个想法而已,但是,每天这个时空点,这个时间段这么去想,这么去正思维,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今后禅定的培养也一样。看世尊晡食出禅觉,三点到五点。那么我们以后禅坐,打坐专门要有打坐的时间,雷打不动。我们的生命,要形成以这种修行的惯性,叫修行的业力。所以,要有规律,要有规矩。“

       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自己清楚的知道好与坏的习惯,带来的利与弊的结果是天壤之别,所以走在修行的道路上,其实一方面也是与一些坏习惯做斗争的过程,好的修行惯性的练习,是让我们脱离轮回的惯性,最后才能超越引领无常,我们都知道掌握一个技能(也可以说学佛法),需要不断的进行一个重复的练习,练习会帮助我们更轻松、迅速、自信的完成某项任务,慢慢的这个练习就形成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就形成了练习时间与生理上条件反射的惯性,我们吃饭与睡觉不就是这样的一个原理,所以世尊禅坐的惯性形成后,这个时间段就是修行的最佳时刻。

       拿养成写日记、写体会的习惯来说下自己养成习惯的过程体会(修行日记最好建立在多闻熏习的基础上),第一步,我觉得要认识到要养成好习惯,戒掉坏习惯,关键是要专注于想做的事,而不是要戒掉的坏习惯,即用好习惯来“覆盖”坏习惯,然后开始时,先专注于当下,最小化的把潜在干扰源、手机放远点、电脑、电视等关闭掉;第二步练习时可以建立在简单重复的基础上,先不管写的对还是错,多与少,一切的改变都是在行动中促成,后面慢慢的再有针对性的去提升,最后就量变引起质变;第三步在重复中有计划性地安排练习的习惯,每周固定安排5-6小时来强化练习,再细化到每天什么时间段来熏法义,写日记,这里自然也就养成了时间与生理上的条件反射,让自己的练习就更轻松自然了;第四步其实很多技能,可以在大脑中反复重复的做练习,仅是想象就可以强化它,我觉得后期的禅坐,从某一方面来讲也是实现这一功能,就像平时针对某件事多思索,很多时候自然答案就出来了;第五步,反馈激励,很多时候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孤独寂寞的,自己做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其它人的反馈中感知,从而更能激励自己往下探索,所以把一些日记发到群里分享,一方面也是这样的目的。

       我身上也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有些是隐蔽的,连自己都没有发现,与不良习惯做斗争的过程,也是破身见的过程,极为重要,我不想被自己的不良习慣所制服,从而成了它的俘虏,哪么20种身见是什么?需要怎么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