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名家】7岁“善书”出名法书行于天下
成化碑
瑞安书家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姜立纲行草纸本《咏易诗》
流传在瑞安的故事
在瑞安民间,流传着多个有关姜立纲的故事。日前,记者在东溪村(原属瑞安梅头,现属龙湾区海城街道)姜氏宗祠里采访时,现年71岁的房族长姜春焕向记者讲述了有关姜立纲的故事。
传说姜立纲小时候就能写一手好字。一次,他的父亲姜秀山带姜立纲去仙岩寺拜书法名家觉禅和尚为师。觉禅说:“学书法没有什么捷径,全靠刻苦练习。早年王羲之坚持练字,把一池水都染成墨黑。你有天份,只是笔力不够,还须用功学碑习贴,将来必成大气。”
姜立纲拉着师父的手说:“师父,教我怎样运腕臂吧。”觉禅见孩子天真,就去拿来一个水杯,杯里盛满水,再把水杯放在自己握笔的手指圈上。写了几行字,满杯水没一滴荡出来。小立纲仿学师傅,也将这杯水放在自己的手上,挥笔写字,只轻轻一摇,杯就“砰”的一声掉下去,水溅满桌子。小立纲对师傅的笔力很是敬佩,回家以后,每天勤学苦练。到了第二年元宵节,温州城放花灯,知府请来许多墨客、雅士写字作画,觉禅和尚也带着7岁的姜立纲同去。小立纲写了一首岳飞的《满江红》,竟是下笔如有神,客人都啧啧称赞。
后来,知府把这幅《满江红》献给皇帝,皇帝和大臣们在金銮殿上传看这幅字,都不相信这是7岁孩童写的字。于是,皇帝派钦差南下查访,下旨要浙江巡抚派人送姜立纲和他父母进京。
然而,故事毕竟是故事,史书上对姜立纲“下笔如有神”的书法,有什么样的记载呢?
在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中,有一段与《明宪宗皇帝御制重修孔子庙碑》(简称《成化碑》)的说明。
《成化碑》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高7.7米,宽2.4米,书法精湛。碑下面以似龟非龟的动物为趺,名曰赑屭,它善于负重且能长寿,故用以驮碑。这块《成化碑》的书法就出自姜立纲之手。记者采访了考证者——温州市书法家协会文史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佐。陈佐对姜立纲的字颇有研究,正打算出一本关于姜立纲的书。
“《成化碑》是明代著名的碑刻之一,被世人称之为孔庙第一碑。”陈佐说,“一是此碑文为朱见深皇帝亲自撰文,对孔子评价极高,同时《成化碑》的正楷书写十分规范化,标准化,精湛引人。历代对其笔法素有‘著称于世’的评语。”
此外,陈佐还新发现了姜立纲的《四体千字文》孤本,现存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姜立纲书《四体千字文》系珍贵孤本,国内的史书上从没有记载过。册高27厘米,宽19厘米,共65页,页4行,行4字,正文内容共1000字。楷体千字文为主要书写体;楷体下书草、隶、篆三体;楷体左右刻有日文假名注释对照。”陈佐介绍,“落款为:弘治元年岁在戊申冬十月朔永嘉姜立纲书于持敬斋。其‘敬斋’二字为后人添加于封底,落款为行书墨迹:明弘治元年当皇朝长享二年。”
《四体千字文》孤本现存日本
曾为日本国门书匾
姜立纲的书法,在《万姓统谱》中有这样的记载:“初学黄养正,继法钟王,后自成一家。”据孙衣言的《瓯海轶闻》中所记,在明人汪珂玉所编的《珊瑚网》画册中,记有姜立纲多幅自题的山水画。
可见,姜立纲对书画都是精通的。他擅长楷书,在明天顺、成化、弘治三代,名噪一时。当时,凡内廷制诰,宫殿碑额,大都出于他的手笔。《图绘宝鉴》说姜立纲的字“人得片纸,争以为法。”天一阁藏书楼主人范钦在《评书》中说:“成弘以来尚正书,姜立纲端正、凝重,世顾好之,迭相宗习。”
不仅如此,姜立纲的名声还远扬海外,明人的笔记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明何乔远《名山藏》记载:“日本国门高十三丈,遣使求匾。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民间甚至传说,姜立纲题日本国门“景海關”时,“關”字仅写一“門”,后日本人寻能书者模仿笔迹补完,可是到了夜晚,仅姜立纲所书的“景海門”散射金光,熠熠生辉。
可以想象,在明代姜立纲书法受推崇的程度。当时人们以得到他的书法为荣,甚至还出现了姜立纲书法的赝品。明人话本《醉醒石》书中,就有这样一则记述。书中记载,明成化间,某人曾仿姜立纲书体,冒姜立纲名字,进行骗钱营生。
没想到,仿姜立纲的书体,还能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除了《醉醒石》的这个记载,明代重要的笔记体杂录《万历野获编》中还说:“嘉靖间,吾乡有谈相号木泉者,幼而门役,长而伟仪干,工佐书,习姜太仆立纲体。入京师,值世庙西内修醮,因得以书供事斋官,大被宠眷,积官工部左侍郎。”
这位因道士设坛作法事,禳除灾祟而“大被宠眷”的人,也是沾了“姜字”的光,竟然还因此得了一个官职。
姜字草书《李太白梦游天姥吟》为珍品
姜立纲除擅长楷书外,草书的造诣也极高。记者采访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潘知山时,潘知山说:“姜立纲的草书,结法圆熟。在市文物馆珍藏《李太白梦游天姥吟》中可以看出,姜字笔势流畅宛转,笔法潇洒秀逸,雅健遒媚,有一股清新秀气,这与他的楷书有不同的面貌。可以说,他的草书对明代中后期的草书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上评姜立纲的书法,往往只看见他是‘台阁体’的殿军,而看不见他曾经写出如此大幅草书的胆量和勇气,这是很不够的,也不符合历史的事实。”潘知山说。
“明代文人对行草书有普遍爱好,师友之间又互相陶染。姜立纲与画家陈宪章(陈录,字宪章,浙江绍兴人)、瑞安仙降人孙隆属同一时代。这时水墨画的兴起,对姜立纲的书画风格一定有所影响,也可以在姜立纲存世的作品中看出他在草书方面的造诣与成就。”
1987年4月14日,全国传世书画作品鉴定组专家启功、谢稚柳、刘九庵、杨仁恺等认定《李太白梦游天姥吟》为珍品。潘知山说:“当时,我在浙江省博物馆见到刘九庵等人鉴赏《李太白梦游天姥吟》时欣喜的场面,也说明了姜立纲草书在明代书法史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明朝草书款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立轴已经成为常规款式,扇面这种适合一般百姓日用形式,也是士大夫休闲的写照。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姜立纲行草纸本《咏易诗》,可以看出随意挥洒增加的情趣。
姜立纲只活了55岁,虽然他的草书成就并不能达到时代的高度,但是他改变了明朝初期草书的风格,直接导引了中期豪放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