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读书

当亲情加入友情的品质

2024-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沐一布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为什么亲情要加入友情的品质?

1、情亲与友情的区别

首先,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血缘与非血缘。因为亲情具有血缘关系,在这层关系里会没有边界感。

孩子是通过父母来到了这个世界,父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不尊重孩子,并有权利决定孩子的一切。这是一种危险的关系。

友情则不同,真正的友情,首要条件是有边界感,还有互相尊重。友情是建立在一个平等基础之上的,这种关系既不会太浓稠,更不会有强弱之分,所以不会有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随时可以结束的关系。

2、融合

亲情具有不可中断性,还是因为血缘关系,即使断绝了来往,也仅仅保持了物理距离,血缘的这层关系是无法中断的。

亲情还因为没有边界感,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把孩子吞噬。比如能量羸弱的妈妈,会把自己的期望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妈妈的喜怒哀乐都来自孩子,仿佛妈妈和孩子是一体的,吸食着孩子的能量。

小哲的妈妈就是一个能量很弱的人,因为与爸爸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妈妈把心思都用在小哲身上。小哲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对妈妈唯命是从,不敢惹妈妈生气。假如小哲不听话,妈妈就会哭诉自己的委屈,把自己的不幸都归结为孩子不听话。

这种关系的错位,让孩子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孩子成为了父母,妈妈反而成为了孩子。这种没有边界的关系,会让孩子的成长如履薄冰,与妈妈仿佛像连体婴一样粘稠,扼杀了孩子的生命力。

3、加入友情

我们很难看到加入友情的亲情,因为很多的亲子关系都处于未分化的状态。可是仍然能在凤毛麟角的,健康的亲子关系中看到希望。

加入友情的亲子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有的家庭父子关系很好,父与子的关系很松弛,爸爸总是鼓励孩子,欣赏孩子,孩子做的决定爸爸也支持,假如孩子做的决定带来了不好的后果,爸爸也会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或者与孩子一起承担。

假如亲情加入了友情,那么孩子就是真正的独立的个体。首先,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孩子也有选择权,试错权,决定权,一切成长所需的权利。

孩子越大,与父母分化的愿望就越强烈,父母与孩子就像朋友一样,同悲喜,共患难。他们像朋友一样保持边界,孩子有独立的空间,孩子希望独处的时候,父母不打扰,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亲子之间无话不说,父母用自己的阅历来引领孩子成长,既是好友,也是亲人,始终保持舒适的距离。这样的亲子关系,想想都是美的。

亲子关系之所以不能保持独立性,还是因为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孩子是我们的附属品,孩子这件“物品”我们自然就有权利支配。所以亲子问题才会如此普遍。

可喜的是,亲子关系正在被重视,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亲子关系虽然很难改善,但总有少数家庭正在悄悄地往关系里加入友情的品质,改变家族的宿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