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狂魔简书电影电影

观影魔日记之二十四:《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上帝啊,只要有幸福

2017-09-04  本文已影响216人  贾萧遥

魔兄好久没有写影评,再次提笔,心下居然有些胆怯。这简直就是网络仙侠小说里高手对决前就萌生了退意,未战先败。叔不可忍!

----“论坚持和气势的重要性”《观影魔语录》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魔兄偷偷“补课”看的。

今年三月的一个夜晚,魔仔放学回家说,一个酷爱电影、并且已经独立制作四部短片的同学,在成功申请某纽约学校后,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入学前把自己的观影数量提升到2000部。据说目前已完成1000多部。

魔兄听罢悄悄心算了一下,即便这位同学已经看完1100部电影,想实现这个目标,也需要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再看完900部。按平均每月150部,每部2小时计算,每天需观看10小时的电影,连续180天无休。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魔兄嘿嘿一笑,正要开口嘲讽,却听见魔嫂饶有兴趣地问道:“矮油,不错啊!居然已经看了那么多!你问问他,看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没有?”

魔兄心下一紧:自己好像也没有看过啊?

“这是个啥电影?很有名么?”魔仔很认真地问道。

“嗯,算小有名气。不过,他不一定能看得懂。他要是真想当导演,还是建议他看看。”

“唔。。。那我下次跟他说。”魔仔说完自行回屋去玩,魔兄却有点坐不住了。

要偷偷找来看看。不然怎对得起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树立起来的高大上形象!

说做就做。

再次感谢某App,实在是我辈爱观影人士之神器!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比较长,全片两个多小时。节奏流畅,观看感觉并不吃力。魔兄直到接近片尾,才意识到这其实还是一部歌舞片!

片中的歌舞与其说是一种类型,不如说是导演用来烘托气氛、实现意图的一柄利器。每一段歌舞的出现都恰如其分,丝毫不觉做作,甚至让人期待----“此情此景,当然要来上一段歌舞,不然感觉就不对了。”

以歌舞片这种类型来说,歌舞段落能有这种诡谲的带入感,导演的功力非同一般。

这让魔兄非常非常好奇,很想了解一下这部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到底是何方神圣,竟如此了得!

度娘说,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都叫中岛哲也,1959年生人。魔兄对于这位即将告别中年的大师级导演和编剧一无所知。度娘还告诉魔兄,这位中岛同学的巅峰之作,其实是《告白》。除此之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不能代表此君水准。魔兄顿感亚历山大。《告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是不是真的啊?

以魔兄的眼光来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已经堪称神作。

比神作还好,那会是什么?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

电影也一样。

电影语言跟笔迹一样,都隐藏着导演的志趣、心境、情绪、思维方式,甚至行为习惯。

中岛哲也其人,魔兄不了解,但通过部电影,魔兄仿佛看见一位狷狂偏执的中年人,一面慨叹着生而为人,不得不独自行走于世间的悲凉,一面又躲在镜头背后对人生和命运进行肆意嘲讽,一面还忠实地摹写生存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边缘的人群,刻画着他们面对命运安排时的彷徨和无奈,以及最终与自己的人生和解之后的解脱。

手法老辣,牵动人心,直抵胸臆。

中岛哲也在本片中传递的这种情怀,在某些方面,与那首著名的《登幽州台歌》有些相似。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魔兄其实一直很纳闷,为什么陈子昂同学的这首诗会被解读成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这分明就是对诗人对人性原本孤独的最好阐释。人家陈子昂同学书写的根本就是一种顿悟,并没有自怨自艾。所谓的怀才不遇,造就了诗歌界的一桩千古冤案。

中岛哲也同学是个偏执狂。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这种偏执表现得淋漓尽致,无处不在。

第一个偏执因素是花朵。

从影片第一帧画面开始,各种各样的鲜花、拉花或者花朵图案就伴随着摄影机镜头,贯穿了整部电影。假如用心去看,你会发现自己甚至很难找到完全没有花的画面。只要生命中哪怕还保留着一点点希望,一点点阳光,就一定会有花。那些没有花朵出现的场景,要么无望,要么悲惨。

影片中饰演女主角的中谷美纪,是魔嫂非常喜欢的女星。

尽管她当时已经30岁,却仍能如鲜花般,深藏着女主角的幸福梦想,顽强地在人性的焦土和梦想的废墟中独自绽放。

魔兄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女演员虽然有点吃藕,但很耐看。

中岛哲也对花的这种执着,甚至让魔兄联想起圣经中描述的百合花。

“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荆棘中。”

也许,在中岛哲也的眼里,女性就是“百合花”。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女性”这个物种深入骨髓的喜欢。在他的影像世界里,所有的女人,都纯洁而自然。在这部影片中他没有对女性角色进行上帝视角的评判、评价。在他的价值体系里,即便这个世界上有个别所谓的“坏女人”,那也一定是被男人逼迫的,不关她们自己的事。

中岛同学表现出来的这深得人生三昧的“另一面”,魔兄深以为然。

第二个偏执因素,是光。

高光,光束,明暗结合,停留在演员的面部、头部、身体、甚至四周,使得原本普普通通的画面,忽然就染上了一层终极审判的气息。

魔兄猜想,中岛哲也本身应该精通摄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画面、特效与剧情的配合堪称完美。

影片摄影阿藤正一,也是导演最爱的御用摄影师,名气方面可能无法跟光影诗人李屏宾相比,但是在对光影的运用方面,却毫不逊色。

李屏宾的光,复杂而精细,让人切身体验非静态影像的静态之美,感受各种空间里定格画面的张力和张弛有度。阿藤正一的光,中规中矩,毫不逾越,手把手教你如何通过摄像机来表达情感、刻写冲突,如何通过大而化之的构图,利用视觉上的节奏变化来打造犀利的运动影像,尽享畅快与冲击。

二人都堪称教科书,所别仅在于领域不同。

第三个偏执因素,是嘲讽和黑色幽默。

导演用另类的剪辑手法和摄像机走位,无情地对社会机器和所谓的优势人群进行了嘲讽。从片头碎了一地的各种“DREAM”开始,到电视机里一大群人一本正经地演绎着的“悬疑剧场”,再到女主看上去阳光,却如玩偶般僵硬的笑容,甚至女主从小扮到大的鬼脸,虽然丑陋,却又可爱,无辜,极度无力。

偏执之外,我们必须再回到电影本身。

对很多人来说,生活就像是一道枷锁,禁锢梦想,也锁住希望。眼看着人生剧本一幕幕上演,却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不得不说,这是人生的一种悲哀。

导演用炉火纯青的多线程叙事手法,把人生的无奈、挣扎、脆弱、无常,跟满脸的伤疤、成片的鲜血、凌乱的人生糅成一团,摆出一副凌虐的嘴脸呈现给观众。私下里,却又悄悄把希望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在画面、对白和歌舞之间,期望着有心人能心有所悟,醍醐灌顶。

对命运的解读,是艺术作品的永恒追求。生死是大事,却并不是本片最关心的主题。

人生在世,不得解脱之法,就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影片中多次提到的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的名言,看起来像是人生失败者的道歉,饱含着无法适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悲哀和无奈,折射出日本这个价值观高度趋同、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残暴、冷漠、无情的另一面。

中岛哲也多次引用这句话,并没有完全照搬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理解。《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其实是一个关于解脱的故事。人生要得解脱,或许并不需要大彻大悟,只要学会跟自己的人生和解即可。

同样的解脱故事,还有《美国丽人》(1999年上映)、孔雀(2005年上映)。

以这种方式解脱,也许很痛,但很有效。

其实,痛,也是相对的。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片尾歌:

伸出手臂/伸向空中/紧紧地搂住那颗小星星/伸出手臂/踮起脚尖/让我们够得到蓝色天空/缩成小小的一团/和风儿说话吧/大大的伸展开来/去晒晒太阳吧

大伙儿,再见啦

我们明天再见吧

弯出手臂,直伸过去,肚子饿了回家吧

边唱着歌儿,边回家


总体推荐指数:85(满分100分)

适合观影人群:文艺青年;文学老中青年;日本文化研究者;写作爱好者;艺术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电影研究者。

画面美感:9

主演颜值:9

放松指数:7

故事情节:9

制作水准:9

观后情绪:8

荷 尔 蒙:8

整体节奏:9

影响持久力:9

看了又看指数: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