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紫砂宗师作品掠影11-提璧茶具
2020-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众石也
文/众石也
说起顾老的提璧茶具,就要说起高庄,有陌生的,也有熟悉的,他参加了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工作,及国徽的模型塑造,也是提璧壶的原创设计者,他和顾老共同完成了提璧茶具的设计与制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2629/be3b9fe2d5f699fe.jpg)
当年高庄带学生到宜兴紫砂工艺厂实习,两人碰到一起,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和顾老一起探讨紫砂艺术,由于谈兴所致,灵感突发就创作提璧茶具的初图设计,顾老看了也很感兴趣,就和高庄一起对图纸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和修改。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2629/104782ab0860b3a8.jpg)
虽几经修改,顾老总感觉不甚满意,其后数年,他基本上是每日把玩壶样,他始终认为紫砂壶应该具有“宜茶性”、“把玩”、“美感”三个基本特性,如果用“理”和“趣”来衡量一套茶具,“理”就是规矩与法度,“趣”就是情趣,个性与风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2629/278409c03efd2334.jpg)
壶作为日常用具,首先要可用,适于日常饮茶,其次,如要获得人们的喜爱,其要具有把玩性,尺寸和器型要合适,然后要有可欣赏的美感,这样的紫砂壶才会在人们日常的使用和爱不释手的把玩下,越发的具有年代感和岁月浸润的美,才具有生命的传承活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2629/a3a3947591471395.jpg)
所以,顾老甚至每日将壶样摆在床头,得空就考虑对其的改善,主要是从壶身,壶把和壶流几个方面来完善,期间,高庄也来看过提璧壶的制作情况,对最终成果非常满意,经过顾老的改良,提璧壶具有了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的“五美”境界,堪称紫砂一绝。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2629/d67f3b5f6ef16616.jpg)
由于提璧壶制作精良,器型优美,又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中的玉壁文化内涵,一套九件,四杯四碟,一壶,盖如古璧,把似提梁,故名“提璧”,其被邓颖超在1979年国事访问时作为国礼送与日本首相,后也成为国家邮电部发行紫砂四邮中的唯一一张现代作品在全国发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2629/5cabba44f5607b42.jpg)
多年后,高庄夫人曾来到宜兴为其已故的丈夫打官司,起因就是这把“提璧壶”在香港某报刊登时,图片的署名是顾老设计和创作,漏掉了高庄。高夫人一直向往宜兴,正好凑机会了解真相,维权,也来看下高先生的生前老友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2629/04c95697169779ee.jpg)
顾老并不知此来原委,热情的与她进行了谈话,述说了当年的创作和制作过程,消除了误会之后,最终化干戈为玉帛:时光飞逝,人生易老,名与利,无非天上浮云,人世间最珍贵就是一个“情”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2629/88935a325740896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