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从纪录片到流水帐
每天让你美一点。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带给我们很多关于食物的美好回忆。当第三季播出的时候,你也肯定准时的守在电视旁,观看渴望已久的美食大观。
但是,你看了第一集和第二集之后,是不是感觉那里不对?是食物选定不好?还是器皿选择不适?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这两集的表现手法都不是故事。
我们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不仅是我们身体内的文化基因,也是自古以来情感传递最重要的形式。
首先故事需要具备四要素:空间,时间,行动者和事件。
通过四要素,你来观察第一集“器”,就会发现它不是故事。其中几个场景都只有空间或时间,行动者,并没有事件,不是故事,只是一个一个片段拼接而成,好像说明书一样。说明书是多么无聊的东西,你肯定了解,因为它们是没有情感的,我们需要的时候才会去看。而第一集硬生生的把纪录片拍成了说明书,可以说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目前为止我看到最差的一集。
当你看第二集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好点,因为第二集的几个场景具备故事四要素,看着像是一个故事。但你还是会别扭,感觉缺少了什么东西。
你的感觉没错。我们再看故事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最小结构:目标,阻碍,努力和结局。
通过故事最小结构,你再来观察第二集“香”,会发现它仍然不是故事。第二集中的几个场景都具有故事的四要素,但结构上缺少阻碍和努力克服的过程。台词会说几句以前有什么困难,然后克服之类的话,但那是说出来的,不是用事件表现出来的。你感觉这种结构像什么?没错,好听点的就是日记,不好听的就是流水帐,这种东西是不会引起情感共鸣的。
距离产生美。日记和流水帐,大家都会写,太熟悉了,没有距离,所以也没有美。但故事可不是每个人都会讲,会写,它与我们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建立在我们熟悉的文本基础之上,若远若近,才会产生美感和情感的共鸣。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那个采松茸少女眉头紧皱的瞬间,6年后我仍记忆犹新。用真实的阻碍场景和努力的过程,将围绕着松茸的情感完全传递给了观众,并且故事与食物展现比例适当,没有喧宾夺主。
第二季换了制作团队后,整个系列情感比例过多,抢了美食的风头,文不对题,让观众感觉错位,很不舒服。
第三季到前两集为止,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没有情感,变成了说明书和流水帐,只能期待后面的节目能有所改善了。
你应该掌握讲故事的本领,比如可以用故事介绍自己:
我叫XXX,1937年,我的爷爷在山东沂水,刚满十八岁,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桃李满天下。但抗日战争爆发,他参加了共产党,终于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又经过了内战,到了新中国,我爷爷仍然想要去教书,可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78年平反后,爷爷已经很老了,他把教书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给我起名叫XX,希望我能成为一代名师。
这样介绍自己,别人记不住你才是怪事。
小结:故事四要素:空间,时间,行动者和事件;最小结构:目标,阻碍,努力和结局
用故事,每天让你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