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有余
1、总结
这个月总感觉过得很快,快到我似乎没留下什么。
工作层面,在稳住了中级之后,做了高潜的汇报,这个汇报一改我之前逢汇报必卡壳的问题,重新让自己留下了好的印象。这个过程整体和写作训练营相似,先是把内容写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想办法做精简。
外界的纷扰依然很多,看到身边同事一点点离开,多少内心还是纠结。其实这几年,一直自己也没更新什么像样的简历,自然也不会有公司收我,对于福的执念随着时间一点点降低。如果舒适圈迈不出去,现阶段可以扩大。
睡眠一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这个月有三次碰到了自己的边界,后来逐渐认识到我大概率至少要一次睡到6小时,不然早上工作是完全不行的。月中工作强度拉上来的一阵子,根早起小组做了切割,好在整体交付提高了。
2、运动
这个月比较意外的是开启了游泳,有个契机是发现了家门口有家可以游泳,之前看小画报宣传时不以为意。转折点发生在我的一个朋友圈,当时有向所有人求助推荐游泳馆,我意外知道了身边高中同学去的几家游泳馆,在聊天的过程中他们根据我情况安利了现在这家游泳馆。这件事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很多时候你看到的世界取决于你能感知到多少,有些时候往上评价不好的地方,不一定就不适合自己。
对于游泳本身,我意外重新找回了轻盈的感觉,这个词在十月的日复盘中多次提及。现阶段我要尽量做好持续行动,状态好的时候游足800米,时间不太够的时候游500米也行,这方面我对自己没有特别的要求,先让自己动起来。当前的边界是300米左右或10分钟身体会明显出现渴水的迹象,中途需要补充水分,这个在意识到以后也慢慢能接受了。
3、复盘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对长时间(长假和周末)计划执行不太好,有惯性会先在前面的时间偷懒,最后集中冲刺完成了总任务1/3-1/4,进而产生了一种懊恼的情绪。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每天更新超过500字,很容易在某一天对此产生畏惧,因此当一个想法超过三百字时最好引入新的文档。
在回顾多个日复盘的时候,我发现当一个人处于松散的状态下,我白天摸鱼、晚上回家也会倾向抱着手机看电影解说。当十月后半程任务上来后,每天稍微有点充实了,白天还是在摆烂,那时候得出了行动需要保持一致性。但根本上来说,当前缺乏的还是对周回顾、总结、布置三个环节忽视,这样每天又进入赶集状态。
在某个游泳日,我重新思考以关键事项来推演周复盘或者说周行动,这个想法暂时还没得到验证,在我自己跑得通以后,我想再跟大家做这个分享。i、重要性,梳理一周或一天内最重要的一两件事,所有其他不重要任务为他们开道;ii、必要性,明确任务摊平到每个执行日必要支出时间;iii、连续性,当一件事情完成或快完成的时候,可以想一下下面更重要的事是什么;iv、兼容性,状态好的日子多做但不苛求每日如此,周总任务量因有空余时间完成长期任务,一件事总是没时间做就先放下(参考前两条)。
4、阅读
这个月收到了L和stacy的新书,各自翻了10%左右,依然延续之前的老问题不能一口气看完。
复盘也断断续续看了20%,之前因为写ppt过了下团队复盘,在汇报的时候明显感觉自己说得有些空洞。
下个月会不会完整读完一本书暂时未知,在有限的日子里看看能不能公众号先更新一本书的读后感。
5、人际
这个月陆续自己独立生活后,日常生活的杂事向我扑面而来,本不富裕的时间被再次压榨。这个过程有更加理解母上,微信交流也变得多了起来,面对面生活的暴躁感也少了,这种被动的拉远距离让我意识到这样的边界是合适的。
和同事以及供应商的相处,这个月最大的感悟是自己要及时做好牵线搭桥,即如果可以让两边的技术直接对话,要避免不必要信息转录的丢失,做好必要跟踪就行。另外,不用一位强求对方牺牲现有边界,在守土都有责的情况下,让对方清晰明确说出他自己的边界即可,技术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能达成一致即可。
6、感悟
这个月依然有投入不少空余时间在脱口秀和podcast上。其中,何广智在《某某与我》中分享了脱口秀选择了他、他也有自信一定能干好的观点。尤其在写脱口秀方面,他自己有一套比较好的方法论,这些事也可以用技术实现。很长时间我接受的观点是拼天赋前要好好努力,事实上我并没有自信去干好某一个行业,也并不坚信有人会一定会选择我,大概多少我还是会相信一些缘分,但以上这些也都不重要。
喵子说了一段我特别喜欢的话,后来这段话也被小组引用到周报中。你只有直面别人的优秀,也许那会刺痛你,但是你必须睁开眼睛去看,你确定你和对方的差距,你承认这种差距,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咬着牙分析人家为什么成功,我有什么是可以去复制的。你一定会进步,这是强者思维。强者思维是不会抱怨,不会找借口,学习能力极强,会买单和止损。
当我再看上述这段话时,“向优秀的人学习”被闯哥也有提及,在所有人做一样作业时,为何别人能获得稳定盈利而自己还不行。在盈亏同源的情况下,如何更稳定开出高质量的单是自己要思考的。这个月我看到了闪闪强大的操作,对比之下显然可知不同人看到的信息是不一样,能站在更高维度的人可以在相对更短时间做出有效决策;对于自己是否真的喜欢一件事,今天多了一个思考,是否进入心流状态。
7、展望
11月预计会有新一轮的答辩,从我内心出发,不是特别想再往上升,但这是一个梳理自己过往项目的好机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项目相对较少的时候,更要做好每日的问题记录,以便随时回溯。如果只做好一件事,想来还是得把论文给整理出来,这件事自己一直有惰性,从行动的一致性来说要让自己白天也处于忙碌期。
复盘是下个月的新增项,11月中旬的两周会面临短时承压,这个时候闯哥的组也会一起产生交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规划好时间是我需要面对和思考的,这个课题我要自己想办法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