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
南岳和尚初参六祖时,六祖问道:“你从何处来?”
“我自嵩山来。”南岳和尚回答。
六祖又问:“来的是什么东西?”
其实,慧能的问意是:从嵩山千里迢迢到曹溪来求道的人是什么东西。当时,南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没有回暮出来。
后来,南岳经过长时间的真心参禅后,终于悟出六祖慧能所指的 “东西”。他回答慧能说:“说似一物即不中”。意思是:你要说它像什 么,那你就会马上偏离它。
六祖听后又问道:“是否还得加人自我修正呢?” 南岳答道:“我不敢说不可以修正,但我可以说决不会污染它。 慧能闻听此言大喜,说:“这个不会污染的,正是我们要留心护持 的。" 佛法本来平常,如同“蒲花的柳絮,竹针麻线”一样,都是“东
西”,可以"不舍日用应缘处"而达到佛的境界。南岳回答的“决不会 污染它"即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惠心禅师还是个五岁的小沙你时,就十分聪明伶俐。受到皇帝的 召见,得到不少赏赐。于是,他就把皇上的赏赐送给故乡的母亲,他 想,母亲一定会满意。
但是,母亲收到后却回信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信上说:“你赠给我 皇上的赏赐,我当然十分欢喜。但我当初送你学道为僧,是希望你做 一个有修有证的禅者,为的就是摆脱名利场的困扰。如果你喜好世 上的虚荣,就违背了我的心愿和初衷。
惠心读罢母亲的信后,非常感激母亲及时和有远见的的教导。否则 一旦让虚荣心的欲望膨胀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此后,他立志要做个真 正弘法度众的禅者,不再为名利上的收获而沾沾自喜。如同经典所说: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以后,他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一个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世 司之事,但有一点是要尽力做到的,那就是不要被外界环境所干扰。
平常心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和自已。保持一颗从容淡定 的良好心态,有利于人们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练就一颗平常心,把 功名利禄看得淡泊一些,就能达到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