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哲思简友广场

没想太多的时候最一往无前

2020-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不不晚
我最爱的《老友记》

大学四年,有时候情绪上头了不知道怎么派遣抒发,就写文章。

如果脑子里有很好的一句话,我喜欢把它挖出来,敲出来,慢慢延展。键盘只要一开始,文章走势就控制不了,顺着主题来,最后离题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每一次写作,是一次灵肉的抒发。

日子久了,更新最多的平台有了个位数的粉丝,十位数,过百。这个时候我开始虚荣了,我开始对自己有要求了,写的越来越慢,排版越来越精细,但是冲动越来越少。

我要求每一次自己的表达,能比起上一次有所突破,于是更的越来越少,再提笔,已经不是打磨话题,而是某段时间生活真的压得我透不过气。

追求笔笔都精准,篇篇都有意义,我反而不敢写了。

总有很多理由阻拦我写东西。

我怕有人看了觉得太长太废,我怕人们看见了觉得我每天很闲...

现在在考研,不能写的理由又多了一项——我应该专注于学习。

开始我知道,在那些不敢表达自己的日子里,每每看到别人表达,我心里都是多么羡慕和憧憬:我会想,如果我也能有那么多粉丝呢?如果写出这么好文章的是我呢?

这种念头生生不息。

刚刚无意中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点进去一看,极短,只能称得上是日常罢了。

可是当我看到作者连续日更的170多天,我一下子羡慕起他/她来——也许很多人并不是为了被喜欢而写,为了意义而去强凹意义。

他们享受的,就是自己坚持写这件事情,然后写下去。

什么患得患失,都是想太多阻碍了我的脚步罢了,大不了我就直抒胸臆!

两个月写一篇好文章,真的不如两个月每天坚持写一点练笔。

为什么要让一件事情变得那么沉重呢?

在想要做的好之前,先坚持做下去吧。

别让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所谓自我要求,成为了自我限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