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决战古勒」2、诱敌之计
天终于亮了,九月的清晨,空气中充满了肃杀之气。
努尔哈赤吃过早饭,带领诸位大臣来到堂子(清代皇帝祭祀土谷神之所),祭拜天地。他向天祷告:“天地三光,万灵神祗,我努尔哈赤与叶赫本无事故,今彼引兵攻我,惟天鉴察。”接着又说:“愿天令敌垂首,佑我奋扬,兵不遗鞭,马无颠踬。”说罢,叩首而去。
士兵们早已队列整齐地站在门外,等待着努尔哈赤下达命令,面对着未卜的前途,他们并没有胆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领袖。这些年来,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之下,他们所向披靡,从无败绩,是努尔哈赤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荣耀。诚然,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士兵,他们没有什么高尚的理想,也没有什么创造历史的野心,但他们有尊严。是努尔哈赤将他们从建州女真漫无止境的内斗当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可以有尊严的活着,有尊严的战斗,现在,他们要为他去创造历史,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
努尔哈赤没有在他的士兵面前慷慨陈词,他对众人说:“卸下你们的护臂和护手,把生死交给苍天吧,否则身受束缚,难以胜敌,我们轻装上阵,此战必胜!”
建州士兵们明白努尔哈赤的意思,他是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们没有异议,纷纷脱下了厚重的铠甲,握紧手中的钢刀,开始出发!
努尔哈赤在佛阿拉集结部队的时候,九部联军已经渡过了浑河,对建州的扎喀关发起了进攻。
扎喀关是建州的门户,如果此地失守,联军将长驱直入,直捣建州腹地,后果将不堪设想。扎喀关的守将是奈虎和山坦,他们带领部下凭险据守,奋勇杀敌,击退了敌人一次次潮水般的攻击,为努尔哈赤的大军争取到了宝贵的行军时间。
九部联军见扎喀关抵抗顽强,决定放弃原有计划,转而攻打附近的黑济格城,企图先拿下黑济格城,以此为跳板,然后分兵侵略建州腹地。
联军对黑济格城展开进攻后没多久,努尔哈赤的大部队就赶到了,联军决定暂停进攻,安营扎寨,与努尔哈赤对峙于黑济格城下。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当时的兵力只有一万左右,仅是联军的三分之一。虽然此前已经做好了以少敌多的准备,但是,当建州兵看到围攻黑济格的联军人数如此庞大,大家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这时,一个名叫郎塔里的扎喀关守兵来到努尔哈赤的军营,他看到面露难色的建州士兵后,便对大家说:“大家或许觉得敌人的兵力远胜于我们,但是你们不要忘了,过去我们和大明交战的时候,他们的士兵漫山遍野,而我们只有二三百人,仍然将其打败,如今我军胆气骁勇,一定能够打败敌人,如果此战不胜,我甘受军法处置!”
听了郎塔里的话,建州士兵这才打消顾虑,恢复了士气。
努尔哈赤又派人前往敌营打探军情,探子回来报告说,敌人正在安营扎寨,搬运粮草。根据这一情报,努尔哈赤断定敌军短时间内不会对自己发动进攻,于是就趁此机会将部队转移到了黑济格城东面的古勒山,在那里凭险扎营。
其实,九部联军这个时候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如果他们这个时候能够趁建州军立足未稳,军心紊乱的机会,对其发动全面进攻,对方必然要陷入被动,胜算是极大的。可是卜寨等人却一味求稳,给了努尔哈赤修整队伍,占据险地的良机。
兵法有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现在,卜寨等人不仅没有意识到兵贵神速的真谛,反而给了努尔哈赤足足一晚上的修整时间。对于军事天才努尔哈赤来说,一晚上的时间足以扭转整个战局的走势。
据《太祖实录》记载,部队修整期间,努尔哈赤向部下传达了下列作战方针:
吾立险要之处,诱彼来战,彼若来时,吾迎而敌之;诱而不来,吾等步行,四面分列,徐徐进攻。来兵部长甚多,杂乱不一,谅此乌合之众,退缩不前,领兵前进者,必头目也,吾等即接战之,但伤其一二头目,彼兵必走。我兵虽少,并力一战,可必胜矣。
这段话比较好理解,我就不逐字翻译了,总结起来就是以下三点:
一、凭险据守,诱敌来战。
二、敌若不来,稳扎稳打。
三、伤其头目,敌军自溃。
与努尔哈赤的条理清晰不同,联军方面则是毫无章法,他们只是异想天开的想要凭借兵力优势击垮建州军。
天亮后,联军再次对黑济格城发起了进攻,努尔哈赤则派出猛将额亦都率领一百人前去挑战正在攻城的联军。如果联军此时采取围城打援的策略,大部队继续围攻黑济格城,而以小股兵力阻击额亦都的话,就凭额亦都这一小撮兵力,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反而是黑济格城有陷落的危险。
这一次,卜寨等人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军事上的白痴一面,当他们看到一百个建州士兵在对面耀武扬威的时候,顿时火冒三丈,立刻下令停止攻城,收拢军队,扑向了额亦都。
额亦都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虽然努尔哈赤给他下达的指令是诱敌,但他硬是带着这一百号人顶住了敌人的攻势,超额完成了任务。
看到敌人向后退去,额亦都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隐约觉得好像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问题究竟出在哪呢?灵光一闪,额亦都幡然醒悟,老子的任务是诱敌,现在把敌人都赶跑了,还诱的哪门子的敌!于是,他也开始下令撤退。
原本已经向后退去的联军发现额亦都的部队莫名其妙地撤退了,还以为对方认怂了,于是又回过头来追赶建州军。卜寨和纳林布禄的弟弟金台石,还有科尔沁贝勒明安,三处兵马何为一处,对额亦都穷追不舍,一口气追到了古勒山脚下。
就在这时,狼狈逃窜的建州军突然停下了脚步,齐刷刷的转过身来,向联军发动了反冲锋。于此同时,努尔哈赤的大军也从山上顺势而下。
一场决定双方未来命运的生死大战,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