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连载小说

周代列国3

2018-05-27  本文已影响43人  hk1198

第2节 嬴姓坠地

[偃皋陶档案]

姓名:偃皋陶

民族:东夷

时主:尧舜禹

生卒:前2280—前2174 106岁

官职:司法官

荣誉:上古四圣之一

头衔:中国司法鼻祖

妈妈:女修

儿子:偃伯益

从这份档案可以看出来,皋陶不简单。确实,皋陶确实不简单,不然他的档案又怎会这么高大上?不晓得的人还以为他是党中央书记呢。实际上,他只是个法官,虞舜和姒禹两代的法官。这里需要说明,其实皋陶出道很早,早在唐尧的时候他就被中央任用了,只不过那时他还没有“成精”,仅仅只是个跑龙套的,并未获得具体的分工与官职,到了后来虞舜即位的时候,他才跟着位列仙班,做了个司法官。皋陶这个法官,为虞舜和姒禹主要立下了七件功劳。

第一,制定《狱典》。在很早很早的早期社会,是并没有法律也更没有专门的法律典籍的。人们都以为,约公元前1754年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律典籍,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最早”有一个条件限制,那就是“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如果没有这一条件限制,那么这一命题就不成立了,也就是说,在严格意义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律典籍并不是《汉谟拉比法典》。既然最早的法典不是《汉谟拉比法典》,那又是哪部法典呢?《狱典》。确实如此,约公元前二十二世纪中国颁布的《狱典》,才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典。作为早期时代的一部法律典籍,《狱典》归纳了偷窃、抢劫、奸淫、杀人等多项犯罪的轻重,对于这些罪行它给出了不同的量刑,并且它还指出了“杀害同伴不在于用刑,而在于服法”的至真法理。《狱典》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开端,因为它的法治思想为后世的法制起了典范作用,如夏代的禹刑、商代的汤刑、西周的九刑和吕刑等,都是从《狱典》之刑发展而来的。这是中国早期最具逻辑、最为系统也最为制度化的一部法典,并且它比《汉谟拉比法典》还要早上三四百年。而呕心沥血著述《狱典》的这个人,正是偃皋陶同志。

第二,创立道德文化。三皇五帝时期的道德文化是相当落后的,那时还没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也没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常,只有“百姓不亲,五品不逊”的乱象。在这种情况之下,偃皋陶创立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并提出了“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的九德。偃皋陶提出的五教九德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逐渐形成了伦理关系、社会等级、宗庙秩序等文明的制度,这是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转化的一个催化剂。而且孔子创立的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并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王朝治国基础理论的儒家思想,便是以皋陶的思想作为基础的。如果要说儒家学派的真正创始人并不是孔子而是偃皋陶,这完全不过分,因为孔子继承和发扬的思想正是偃皋陶的思想。

第三,辅佐虞舜纲纪天下。江山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虞舜接下了唐尧的江山,这看起来很拉风,可其实他接的是个烂摊子。因为当时的华夏,遭到了蛮夷(可以看成是鬼子)等少数民族的入侵,并且“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那时天下的情况,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乌漆嘛黑,一塌糊涂。但又有什么办法,虞舜既然已经接下了这个烂摊子,那么他就得处理这个烂摊子。所以他一“上线”,便给偃皋陶、姒禹、子契、姬弃等人分配任务,让他们各司其职,分别治理天下。其中偃皋陶分配到的任务是管理天下刑狱,也就是做司法官。当时的华夏受到蛮夷(三苗族)的影响,所以发生了抢劫财物、杀害人民、为乱于内外的事情,偃皋陶要管的就是这个烂摊子。虞舜对偃皋陶说:“皋陶同志,当前的天下混乱不堪,百姓目无法纪。你责任重大,当施用刑罚,以纲纪天下。”于是偃皋陶就做了当时整个华夏的司法官,并推行《狱典》以治天下。那么偃皋陶这个法官做得称职吗?非但称职,而且超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偃皋陶能甩包青天几条街。偃皋陶断案,明察秋毫,秉公无私;并且他执法甚严,施刑有度;自他任职以来,山无贼匪,道不拾遗。因此虞舜褒扬偃皋陶说:“皋陶,百姓之所以不犯政事,这都是因为你这个司法官做得好啊。你能用五刑辅佐五教,这非常合乎我的统治。其实,施用刑罚的目的是为了不用刑罚,让百姓都从于中道。而现在天下有了这个迹象,这都是你的功劳,你干得真漂亮!”

第四,辅佐姒禹治水。姒禹治水的时候遇到了阻力,因为百姓不鸟他。百姓咋不鸟他?姒禹叫他们搬砖,他们睡觉;姒禹叫他们挖沟,他们睡觉;姒禹叫他们填坝,他们睡觉。总之一句话,他们只想睡,不想干。百姓为什么要搞事情?因为他们觉得,钱太少,人太累,干活儿划不来。好家伙,原来是嫌待遇不行。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姒禹该咋办,揍吗?不行,姒禹很仁厚。不揍?也不行。不揍谁来堵水,姒禹一个人堵?那还不堵到二十一世纪?“妈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咋办!”姒禹要精神分裂了。而就在姒禹头大的时候,有一位同志站了出来,替姒禹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就是偃皋陶。那么偃皋陶是怎么做的?很简单,四个字——刑罚伺候。怎么刑罚伺候?偃皋陶规定,啥活没干受啥罚。比如某人该搬砖,但没搬,好,抽二十个巴掌;某人该挖沟,但没挖,好,赏五十下鞭子;某人该填坝,但没填,好,打七十顿板子……偃皋陶通过刑罚的手段来整肃纪律,使得百姓无人敢去碰钉子,最后姒禹的水利工程便得以顺利进行。

第五,发明耒和耜。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取得了两大文明进步,一是学会了使用火,二是学会了使用工具。但那时的工具只有用石斧、石刀等砍伐工具,而尚没有铲子、锄头等挖掘工具。众所皆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王国。但若没有挖掘工具,便不能挖掘土地、疏松土壤以提高土地生产力,这样农业便也难以快速发展了;只有有了挖掘工具,土地才能翻作,农业也才能极速发展并成为中国四千年的产业担当。那么中国最早的挖掘工具是什么?这就是耒和耜。那么,什么是耒,什么又是耜?先说耒。一根削尖了一端的木棍,其尖端上处再加上一段短横梁,这就组成了耒。耒的结构与铲子的结构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铲子的横梁下处是个铲片,而耒的横梁下处是个钻子;也就是说,如果把铲子的铲片削尖,它就是一把标准的耒了。那么耒是怎么使用的?很简单,跟铲子的使用方法一样:使劲儿把尖头插入泥土,然后用脚踩横梁以使木棍深入,最后把泥土翻出来。这就是耒,再说耜。耒作为最原始的挖掘工具,它的优点是可以挖掘土地,而它的缺点则是挖掘土地的效率很低。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铲子的铲片削得跟根针一样尖,然后再用它去挖一口十米深的井,那得挖到何年何月?答案是雷峰塔倒、西湖水干之日,也就是猴年马月。确实如此,用耒挖地挖半天也挖不了多少地,它的工作效率实在太低了。因此为了提高效率,有人把耒的尖头换成了扁状的木片(类似铲片),就这样,耒便被改装成了耜。耜和铲子那就真的是没啥两样了,它俩基本上是孪生兄弟,只不过铲子的铲片是铁质的,而耜的铲片是木质的,仅此而已。耒和耜大概是在姒禹治水的时候出现的,所以可以推测,它最初是用来治水的,而不是用来耕田的,然而怎奈它一经问世,便如微信一样迅速风靡天下,并且用于各个方面,包括耕作。至于耜是怎么使用的,很简单,也跟使用铲子的方法一样。耒和耜的出现,加速了农业时代的到来。而耒和耜的发明者,正是偃皋陶。

第六,拥戴姒禹即位。虞舜在位期间,偃皋陶、姒禹、子契、姬弃等人都是他的得力助手,也都是部门同事。其中,偃皋陶是姒禹的死党,或者说忠实粉丝更为合适,特别是经过了十三年治理洪水的共事之后,偃皋陶对姒禹的不凡气宇和卓绝才能更是顶礼膜拜,所以偃皋陶一度拥戴姒禹登上部落联盟军事副首长的位子。这里需要说明,三皇五帝时代是部落联盟时代,那时天下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后人所说的皇、帝、王、天子,其实就是由各个部落的酋长通过会议推举出来的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类似于武林盟主。依照部落联盟时代的制度,联盟军事首长通常有正、副二职,若正职空缺则由副职补任,说得直白点就是,一把手下台后直接由二把手接替一把手的位子,比如唐尧做正首长的时候,他就是以虞舜为副首长的,然后虞舜就接了唐尧的班。所以当上了部落联盟的军事副首长,就等于当上了未来的正首长,也就是当上了眼下的储君。那么偃皋陶是怎样拥戴姒禹坐上部落联盟军事副首长的位子的?手段五花八门,其中有记载的一条就是,以自己司法官的身份,通过刑罚的手段来强势逼迫群众服从姒禹的政令。如若不是偃皋陶大力扶持姒禹,那么这帝位姒禹能坐上去吗?这就不好说了,因为若没有偃皋陶的大力帮助,偃皋陶本人以及子契、姬弃等人与姒禹竞争的机会是差不多的。完全可以说,姒禹能够继位,这一半的功劳要归于他自己,而这另一半的功劳则要算在偃皋陶的头上。

第七,维护姒禹的统治。姒禹刚刚接班的时候,在长江与淮河一带以三苗族(后来楚人的先裔)为首的诸个部落都并不服姒禹,他们意欲造反。这可不得了了,为了维护姒禹的统治,偃皋陶亲赴江淮地区帮姒禹打广告,宣扬姒禹的人品与政绩,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好在姒禹的人品和政绩都还不赖,因此在偃皋陶的软磨硬泡之下,这些部落都畏威怀德,心回意转,乖乖承认了姒禹的统治。光靠一张嘴就镇压了一场叛乱,真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牛。

一、制定《狱典》,二、创立道德文化,三、辅佐虞舜纲纪天下,四、辅佐姒禹治水,五、发明耒和耜,六、拥戴姒禹即位,七、维护姒禹的统治,这是偃皋陶在虞舜和姒禹时期立下的七件不世之功。也由此,偃皋陶便建立了超高的威望和绝好的名声,完全可以媲美姒禹。所以在姒禹时期,皋陶就像人民币,基本上人人都喜欢他。他为什么能够与唐尧、虞舜、姒禹三帝并列成为上古四圣呢?原因就在于此:创至伟之功勋,得天下之民心。因而姒禹毫不犹豫地把偃皋陶选为自己的接班人了,可是出岔子了,偃皋陶尚未接班,人却已经先挂,走在了姒禹的前面。偃皋陶这个人,他的优点是精明能干,缺点则是在有生之年没能来得及当一回最高领导人。他死了,姒禹的帝位失去了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这让姒禹很悲伤,但姒禹不能悲伤,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姒禹也只能是节哀了。倘若姒禹也死了,那他就不用再找接班人了,那倒解脱了,可是他并没有死,所以他还得继续面临头痛的现实,也就是接着找接班人。那么在三皇五帝时期,帝位是如何继承的,世袭吗?不,那年头还没有世袭制。禅让吗?没错,就是禅让。那么禅让咋让?乱让,随便找个饭桶,然后把帝位当矿泉水一样让出去就是?不是的,禅让不能乱让,这是有规则的,这规则就四个字儿——能者居之。唐尧、虞舜、姒禹,包括偃皋陶,都是有能耐的人,所以他们都能拥有最高权力或与最高权力扯上关系。那么偃皋陶挂了以后,谁的能耐最大?姒禹的眼睛一扫,扫出来了,是偃皋陶的儿子,也就是偃伯益,于是姒禹决定把他选为自己的接班人。

姒禹为什么要选偃皋陶的儿子,“任人唯亲”吗?有那么一点点,但也不全是。偃伯益是偃皋陶的儿子,这个不假;姒禹选偃伯益有偃皋陶的因素,这个也不假。可是谁没私心,你没私心?偃禹是神吗?不是,他是人。是人怎么可能没有私心?姒禹选偃伯益有私,这固然没人否定。可是我们在前面说过,禅让的规则是什么?能者居之。能者居之,这是禅让的规则,也是禅让的前提。禅让若要徇私,那也得先有前提,否则如何徇私?那么偃伯益继位有这个前提吗?必然是有的。倘若没有,姒禹又怎么会看得上他?倘若这货真的是草包一个,那么姒禹会传位给他吗?当然不会。姒禹又不是智障,他怎么会传位给草包。

[偃伯益档案]

姓名:偃伯益

民族:东夷

时主:舜禹启

生卒:前××—前1973

作品:《山海经》

爸爸:偃皋陶

儿子:嬴大廉 嬴若木

偃伯益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是一个精英分子,是虞舜和姒禹时期的能臣。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为虞舜和姒禹立下了四件很大的功劳。

第一,帮助虞舜管理山林禽兽。虞舜上位后,他要给他的部下偃皋陶、姒禹、子契、姬弃、偃伯益等人分配职务。偃皋陶做了司法官,负责执掌刑狱;姒禹做了司空,责治理洪水;子契做了司徒,负责教化百姓;姬弃做了司农,负责管理农事;偃伯益做了虞官,负责管理山林鸟兽。偃皋陶公正执法,使得百姓规矩守法,天下一片好景;姒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于是“九州攸同,四隩既宅”;子契把天下百姓教导得非常亲和,让他们明白了五常伦理;而姬弃则让天下五谷丰登,使得国家GDP迅猛狂飙。这四个人(特别是姒禹)的功劳,那真可以说是开天辟地、旷古绝今。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偃伯益是什么的干活?前面四个人已经功成事遂了,他又干得如何呢?先说第一个问题,偃伯益的干活。应该会有人问,虞舜为什么要管理山林鸟兽,这玩意儿究竟有啥好管的?因为早在唐尧的时候天下就发了大洪水,山林之中草木异常生长,禽兽疯狂繁殖,简单来说就是山林生态圈失去了平衡,这导致山林之中的禽兽肆行于人间,且已经危及到百姓的人身安全了。试问,这样一塌糊涂的局面,虞舜又怎么能坐视不管?所以他需要偃伯益去管理山林,以调节山林的生态平衡。再说第二个问题,偃伯益的工作做得如何。这小子做得还真不赖,他一把火把各地的山林给烧了个精光,然后很大限度地将这些山林开发利用了;另外山林烧了以后,山林中的鸟兽禽畜无家可归,四处逃窜,最后便都被偃伯益收留,并被驯服为家禽家畜以为人们所利用了。这里需要注意,偃伯益开辟山泽的功劳比起姒禹治水的功劳,那真可谓小巫见大巫,但是偃伯益把野禽野兽驯为家禽家兽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在此之前,也就是上古渔猎时期,禽兽对人们的唯一利用价值就是食用,诸如养鸡以报时、养牛以耕田、养马以驾车这样的活动,在原来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因为那时的禽兽都是野禽野兽,而不是家禽家兽,这些畜牲都骜野难驯,不通人性,不可能与人类共处,也更不可能为人们所驱使。不过“御兽王者”偃伯益很熟悉鸟兽禽畜的性情,他在今天适合做动物饲养员,所以在他的驯服下,这些蛮骜高冷的野禽野兽都被一一驯服,成为了温驯亲人的家禽家兽,继而为人们所驱使利用了。自此之后,人们在农、林、牧、渔、矿、水利等方面的生产都大大提高,特别是牛马等牲畜,四千年以来一直都是人们农业生产力的担当。这对我们中国这个农业王国的影响,那真如电照风行,蔚为深远。所以要说,偃伯益驯服禽兽,对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进步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的。

第二,辅佐姒禹平定三苗族。虞舜在位的时候,有个很大的民族不服虞舜,哪个民族呢?又是那个三苗族,简直是老油条。不服,那他们想咋地?自然是想造反。“狗胆包天,狗胆包天!”闻询之后虞舜大怒,于是他让姒禹带兵前去征服三苗。结果姒禹打败三苗了没?打败了。但征服了吗?没有。因为三苗人很犟,他们仍然不服。这就难办了,总不能让姒禹把他们全都给杀光吧,为此姒禹很头疼。不过就在此时,有个人给姒禹“送药”了,他就是偃伯益。

伯益:三苗人,有个性,不好搞。

姒禹:确实,你咋看?

伯益:他们太犟,你手段如此强硬,不可。

姒禹:那好,我来软的。

伯益:软的也不行。

姒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咋办!

伯益:双管齐下。

姒禹:几个意思?

伯益:软硬皆施。

姒禹:你妈的能不能说具体点儿?

伯益:先跟他们来软的。

姒禹:咋来软的?

伯益:跟他们好说歹说。

姒禹:好说歹说不行呢?

伯益:那就来硬的。

姒禹:咋来硬的?

伯益:哪个不服杀哪个。

最后姒禹接受了偃伯益的套路没?接受了。那么效果如何?效果不错,在偃伯益的道德教化下,老油条三苗族心服口服了。

第三,辅佐姒禹治水。黄河流域发了巨大的洪水之后,“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坠”,于是唐尧就任用姒鲧治理洪水了。姒鲧一上任,他脑袋里就闪现出了八个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是他决定,修建堤坝来堵塞洪水。姒鲧前前后后共花了九年的时间,才终于把各个巨大的堤坝给完工了。其实通过修建堤坝的手段来堵住洪水,这也是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治理洪水的方法,但是这个办法却并不适用于姒鲧的这种情况,因为修建堤坝仅适用于治理普通的洪水,而姒鲧面对的洪水是史无前例的世界性特大洪水。这洪水到底有多大?《尚书·益稷》和《山海经·海内经》的说法是“洪水滔天”,也就是说这洪水都涨到天上去了。当然了,这个说法肯定是夸张的,要真涨到天上去了,那还能有人来治水?人早死光了!不过这也反映出当时的洪水确实很大,否则也不必如此夸张。这么大的洪水,如果通过修建堤坝的方法来处理,那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大约在一千四百多年后的西周时期,具体时间是公元前846年,那时出现了一个典故,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当时国王实行改革,结果百姓纷纷反对,并聚在一起喷国王,说国王的坏话。对此国王当然是一肚子火了,所以他找来一个巫师监督百姓,如果谁被巫师逮到说国王的坏话,国王就把他千刀万剐,碎尸万段,从此百姓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聚众调侃国王了。对于自己的大作,国王很是得意,跟捡了十个亿一样,于是他对他的一个臣下嘚瑟说:“寡人能堵住这些贱民的嘴,他们再也不敢瞎说了。咋样,寡人厉害不?”臣下对此不屑一顾,说:“你只是堵住了他们的嘴,却并没有堵住他们的心。堵住民众的嘴巴就好像堵住河流一样,河流若没有决堤倒还好,可若一旦决堤,前前后后被堵住的那么多水一涌而上,这危害将会比原来‘细水长流’的危害更大。”姒鲧修建堤坝堵黄河的水,就是所谓的“防川”,坝口若没有决堤倒还好,可若一旦决堤,那危害将会比原来的危害更大。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姒鲧前前后后共花费了九年精力才终于建成的大堤坝,结果被洪水一夜就给冲了个稀巴烂。辛辛苦苦近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时间来治水,结果却是淹死的人、淹没的庄稼、冲塌的房屋反倒更多,造成的局面比原来更加恶劣。“妈的,这是帮忙?越帮越忙!”虞舜很窝火,后果很严重,最后他把姒鲧送上西天了,然后任用姒鲧的儿子姒禹来治水了。姒禹任职后很苦恼,因为他老子还是个水利专家,连他老子都没有搞定的事儿,他又怎么搞定得了呢?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他妈。见识过姒鲧的失败之后,有一个人就明白了,堵水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疏导。于是这人给姒禹支了个主意,即不要修堤坝堵洪水,而应该挖沟渠把它导向大海里去。姒禹也是破罐子破摔,于是他就照着那人的办法做。姒禹治水前前后后一共花了十三年的时间,在这十三年期间,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姒禹都受到过那人的点拨,于是姒禹疏通了黄河下游的九条河,挖通济水、漯水而将其引入大海,挖掘汝水、汉水,排除淮水、泗水的堵塞之处,而后把它们引入长江。另外此次治水绝对不是单纯的治水那么简单,这是开导山林、疏通河道、开沟挖渠、排水辟田、开发土地、种植作物、修筑道路、安置人口等相结合的一次大规模国土整治工程。而那人则还为姒禹攀行山岭,用削尖的木桩插下作为标记,以确定高山大河的治理规划,也就是开导山林。三皇五帝时期的浩浩洪水,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一场巨大浩劫,为了生存,姒禹率领华夏民族与大自然进行了一次艰苦卓绝的斗争。这场斗争如果是民众胜利,那么炎黄子孙就依然可以繁衍生息,安居乐业;而如果是大自然胜利,那么人间就会变成一片汪洋之海,人们将无以生存,即便最后灭绝也不是没有可能。幸而经过领导的英明决策与民众的前仆后继,炎黄子孙终于还是战胜了大自然,华夏的农田水利事业也自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姒禹治水成功之后,他便成了人们心目中天神一样的人物,因此人们才称他为“大禹”。然而又有谁知道,辅佐姒禹治水的“幕后黑手”,正是偃伯益。在这场水利工程中,偃伯益居功至伟,这从虞舜和姒禹的对话以及虞舜对偃伯益的褒奖中便可见一斑——

虞舜:你干得漂亮!

姒禹:不是我干得。

虞舜:那是谁干得?

姒禹:是伯益干得。

要知道,当时华夏最为重大的事情就莫过于治水了,部落联盟对于治水工程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之多,是其他任何一项工程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所以参与治水官员和部队相当的多,比如偃皋陶、偃伯益、子契、姬弃等人便全都参与进来了,以及夏部族、商部族、周部族、秦部族也都参与进来了(这里另外说明一点,姒禹带领的是夏部族,子契带领的是商部族,姬弃带领的是周部族,偃伯益带领的是秦部族。可见先后建立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秦王朝的夏部族、商部族、周部族、秦部族,他们都是在三皇五帝末期就开始同时发迹的;换句话说,商部族并不是在夏朝末期才开始发迹的,周部族也并不是在商朝末期才开始发迹的,秦部族也同样不是在周朝末期在开始发迹的。在夏王朝时期,夏部族是天下的共主,他的臣下当中有商部族、周部族、秦部族;而在商王朝时期,商部族消灭夏部族并代其成为天下的共主,他的臣下当中有周部族和秦部族;而在周王朝时期,周部族又消灭商部族并代其成为天下的共主,他的臣下当中有秦部族。可见夏部族、商部族、周部族、秦部族这四个部族是同时诞生的,只不过夏部族最先发达,首先建立了夏王朝,同时他也死得最快;而商部族则继夏部族之后建立了商王朝,同时他也继夏部族之后第二个灭亡;而周部族则继商部族之后建立了周王朝,同时他也继商部族之后第三个灭亡;而秦部族则继周部族之后建立了秦王朝,同时他也是继周部族之后最后一个灭亡的)。既然辅佐姒禹治水的人一抓一大把,而不是只有偃伯益一个人,那么为什么姒禹在虞舜面前却只提偃伯益一个人的功劳,而不提其他人的功劳呢?这就足以说明,在治水的过程当中,偃伯益一枝独秀,甩了其他人几条街;不然的话,姒禹是不会光提他一个人,而把其他人晾在一边的。另外虞舜还对偃伯益说:“伯益,这次治水,你立下了赫赫之功。我赏你一块黑色的玉壁和一块黑色的旗帜,相信你的后代一定会创立丰功伟业。”并且虞舜还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了偃伯益。其实赐什么玉璧、旗帜之类的倒还没啥稀罕的,可是连闺女都送出去了,那这就足见虞舜对偃伯益的喜爱了,同时也可以想见偃伯益的功勋之大。

第四,发明凿井术。水为何物?生命之源。人们要喝水,农田要灌水,谁能离开水?没人能离开。我们今天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有自来水、井水、矿泉水等。这是今天,那么上古时期呢?上古时期的水资源只有一种,也就是河水。所以为了用水,人们不得不住在靠近低洼河谷的地方,而这便是古代大河流域文明比较发达的一个原因。但是靠河而居是有风险的,因为在雨季发洪水的时候,居住在这里的百姓哗啦啦一大片全都要被洪水冲走,所以靠河而居的人们每天都得提心吊胆,他们生怕哪天发洪水自己就得玩完儿。但是没办法,奈何除了河水,还有别的水吗?没有了。提心吊胆,他们至少现在不会死;可若不提心吊胆,那他们现在就得死。二选一,A.立刻死,B.过会儿死,你选哪个?很艰难,但不得不选B。可是有一个人替大众选出了C,这人就是偃伯益。C是什么?不用死。不用死的原因是,除了河水,还有井水。有井水就得有井,可是三皇五帝时期没人凿得来井,那么井水是从哪里来的?没人凿得来井,确实,但那是以往,而今日并非以往。今日会凿井的人,也就是偃伯益同志,已经出现了。偃伯益是怎么学会凿井的?这与他长期帮助姒禹治水有关,毕竟参与了那么多年的治水工程,好歹也不是吃干饭的,常年与水土打交道使他发现了底下水的秘密,经过多年的研究,偃伯益最后发明了凿井术。凿井术的发明,其意义也是深远的,完全可以说不下于姒禹治水的意义。因为有了凿井术,人们便可以就地挖取井水,那么居住在北方广大平原上的人们,则也就免去了取水的困难。这样一来,人们便可以不用再冒着搭上小命的危险,而居住在靠近低洼河谷的地区了;再者,人们也可以不用为了水源问题而游牧四方,他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任何地方定居下来,从而逐渐进入农业生活的阶段。

一、帮助虞舜管理山林禽兽,二、辅佐姒禹平定三苗族,三、辅佐姒禹治水,四、发明凿井术,这是偃伯益在虞舜和姒禹时期所立下的四件旷世之功。有如此之功劳及如此之能力,对于下一任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位,偃伯益自然是受之无愧。不过关于权位交接的事儿,咱们还是先且放一放,因为就在此时,一件关于秦人部族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发生了。偃伯益立下的功劳可谓不赏之功,因而虞舜就在他的偃姓之外赐给了他另一个姓,这个姓不是欧阳、司马、夏侯、诸葛之类的复姓,而是赵、钱、孙、李一类的单姓。“亡于中口,嫦娥下凡”,猜一个字,这个字就是虞舜赐给偃伯益的姓,也就是后来历代秦王的姓——嬴。

应该有人会吐槽:“偃伯益和他老子立下了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的汗马功劳,而虞舜这小子也太抠了吧,居然只赏给人家偃伯益一个微不足道的姓。一个姓而已,需要那么嘚瑟吗?”答案是,需要的。确实,二十一世纪谁没姓,姓有啥好稀罕的,我就有。是个人就有姓,这是今天,但先秦时期不同,在先秦是个人就有姓吗?并不是这样的。在先秦时期,如果某村有人叫“尼玛”,那么你只听得到尼玛,却听不到王尼玛、曹尼玛,这是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平民无姓。既然平民无姓,那么谁可以有姓?答案是贵族。我们如果在大街上听到“李臻林”仨字儿,那么这人的衣着必定很高大上,为什么?也很简单,因为他是贵族。不知大家现在明白没,先秦时期的姓是贵族身份的标志,千万不要幼稚地以为它跟卫生纸一样,可以人手一把,要不然等到你穿越了你可就要出洋相了。那时的姓就像劳斯莱斯,可是一种奢侈品。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那时的姓为什么这么奢侈?这是因为那时的姓是需要天子赐封的,如果没有天子的赐封是不能拥有姓的。赐姓是天子特有的权力,同时也是一种制度,而且只有有功者或者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被天子赐姓。你以为一个叫“老五”的随便姓个“王”就能叫“王老五”了?黄小琥有首歌叫《没那么简单》。那么赐姓究竟是个什么东东?今天的智能时代有一个词语叫“认证”,赐姓便可以看作一种认证。拿微博认证来打个比方,比如赵雅芝的微博认证信息是“影视明星,作品有《新白娘子传奇》《戏说乾隆》”,如果她的微博没有经过认证,那么当你搜到她的微博之后,你会相信这是她的微博吗?肯定不会信。为什么?因为她又不是草根,她是明星啊,明星怎能没有专属的认证信息呢?因此明星的微博只有经过了认证,才会有自己作为明星而非草根的专属认证信息,也碌如此,他们的粉丝才能辨别真假微博,继而关注真微博。赐姓便如似认证,比如某村有叫狗蛋、老五、肥猫的那么几个年轻人,其中老五为天子建立了功勋,所以天子要褒奖他,提高他的身份地位。那么怎样提高他的地位呢?首先就要从名字上做文章。这村里人的名字都差不多,为了使得老五的名字与众不同,于是天子给老五赐一个姓——王,把“王”字加到名字前面叫“王老五”,这样就显得格调较高了。嬴伯益获赐嬴姓与王老五获赐王姓是一个道理,获得赐姓之后,自己的贵族身份便从名字上体现出来了。

赐姓可以在名字上提升格调,然而这在物质上或者说实质上是并没有什么卵用的,因为客观的现实不会因为任何主观的意志而改变。现在的人很喜欢晒车,这里就拿晒车来打个比方。比如某人看到朋友们都在朋友圈里晒车,于是他也想晒,他自己也确实有车,而且这车价格不菲,外表炫酷,速度飞快,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夏天可以通风,冬天可以保暖,晴天不用怕晒,雨天不用洗刷,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居家旅行之必备,只不过只有三个轮子而已,虽然情况有些恶劣,但他真的很想晒车,那怎么办呢?等待时机,等到某天有人拉他去飙车的时候,他就上别人的车,但他坐在车上却不会尽情享受飙车的快感,因为他要拿出手机使劲儿拍,拍个一千八百几十张照片,以后在朋友圈里一天发一张,天天发,慢慢发。这样的人虽然在朋友圈里看起来天天开着豪华车,可实际上呢,还不是开着一辆破三轮?赐姓也是这样,受赐的人虽然在名字上有了贵族的格调,可是这并不能让他拥有专属于贵族的实质利益。专属于贵族的实质利益是裂土封侯,所以赐姓与裂土封侯一般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会有名有实,否则就是名不副实了。那么嬴伯益得到了哪块地盘?他得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在今山东省日照市的一片地区,也就是东夷地区,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就是后来的秦人族群。

这里再解释一下“东夷”这个词。古代的中国不叫中国,而叫中原、中土、中州、中夏、华夏、诸夏。中原、中土、中州、中夏都有个“中”字,那么这个“中”字是什么意思?中,即天下的中心。而中夏、华夏、诸夏都有个“夏”字,那么这个“夏”字什么意思?夏,即繁荣昌盛。顾名思义,中原(即古代中国)是指天下的中心、天下最繁荣的地方。然而有中心就有边缘,有繁荣就有荒凉。那么天下的边缘是什么地方,天下的荒凉之地又是什么地方?天下的边缘,就是中原四周的地方;天下的荒凉之地,同样也是中原四周的地方。中原的四周,被中原人称之为“四夷”。夷就是外国人,清代的思想家魏源在其《海国图志》中提出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面的“夷”就是外国人的意思。那么在嬴伯益那个年代,外国是个什么概念?非中原的国家就是外国。相信有人要问,为什么是四支外国人,而不是六支、八支呢?因为这是按东南西北来分的。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四个。因此四夷就被中原人分为了四支。那么四夷需要分开称呼吗?这是必然的,不然还分为四夷干嘛,统称夷不就好了。四夷是这样分的:中原人把东边的人称之为“夷”,把南边的人称之为“蛮”,把西边的人称之为“戎”,把北边的人称之为“狄”。所谓四夷,便是指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另外夷、蛮、戎、狄这些字都是带有贬义词性的,那么中原人对四夷的鄙视的态度便昭然若揭了。我们不禁要问,中原人怎么那么缺德,他们为什么要鄙视四夷?原因则很简单,因为中原社会先进,而四夷社会落后。先进的国度当然会鄙视落后的国度,诚如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尼采所说,上等之人有必要向下等之人宣战。这就如有钱人会鄙视穷光蛋一样,其道理是如出一辙的。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为什么总是受到中原国家的排斥,并被他们欺负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原因就在于此,早期的秦人是东夷人,即中原人眼中的下等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