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奥妙圣贤慧光

《易经》的天机密码3

2019-05-04  本文已影响11人  云水行者

《易经》全息地把握了世界

《易经》能够探赜索隐,彰往察来,明天下之事,类万物之情,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全息的信息载体。

气功界对预测有一个形象比喻,用收音机接收电台信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确,在我们这个空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质,但又不占有空间,例如电磁波、各种射线等等。

每一个人都是一架接收器,只要你的频率与某一级信号同步共振,你就能知道这信息。

过去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是这个道理,汉武帝时,有一天皇宫里的大钟无缘无故地响了起来,汉武帝遍问群臣,皆不能回答,只有东方朔知道这是四川的铜山崩了,过了几天传来消息果然如此。

根据量子理论,两个粒子在相互作用后,即使分了手,也会像孪生子一样关联,甚至互相影响,不管距离多远,信息都能瞬间传递,这是能量分子(信息)高频时空振荡。

    这令人想起南方一种名叫青蚨的虫,像蝉,但稍大,母子间有人所不知的感应,捉走小虫,母虫立刻赶来,远近一样。

古之猾者居然以此为发财秘诀:分别用母虫血和小虫血涂铜钱各八十一枚,轮流使用,花出去的钱,据说都会再飞回来。现代纸币似乎更为便捷,但至今尚无人申请专利。

    功能强的人接受信号的幅度就很宽,而一般人却很窄,仅仅限于自己的亲人。

为什么做母亲的人,对子女的信号特别敏感呢?因为她们都处在同一个波幅上,所谓心心相印。

1924年,德国精神病理学家Hans Beger,第一次记录了人的脑电图,发现成人大脑有一种a波,频率为每秒8-10周,波幅为50-100微伏。

年青人谈恋爱与此有很大关系,男女双方a波频率相近,则双方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往往不谋而合,自然容易有好感。频率相差太远,就象"鸡子与鸭子对话",恐怕永远是各说各的。

    发射-接收理论,给一些供菩萨的善男信女们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有一次我与一位居士聊天,我问:"菩萨灵吗?"她说"灵"。

我又问:"这么多人供菩萨,而且人人都希望菩萨显灵,菩萨忙得过来吗?"这位居士说:"这你就不懂了,你看中央电视台一发射,全国所有的电视机都清清楚楚接到讯号,3颗同步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

菩萨并不到每一家去显灵,而是你供奉了菩萨,就等于在家安装了一架吉祥信息的接收器。"

这位居士是一位高级知识份子,她用气功界发射-接收理论来解释宗教问题,倒是别开生面的。这是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的观点,当然这是题外话。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预测是预测还没有发生的事,即然没有发生,就没有信号发射,那么你能接收到什么呢?显然,这个理论只能解决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在时间这根轴上,只涵盖了过去和现在时态,而不能包括未来时态。

如果用全息观点看《易经》,很多疑问便迎刃而解了。

什么叫全息?

这是小局部包含大整体信息,并可以重演再现原形,由此发展而来的理论被称为"全息论"。

    儿即是局部又是整体。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过程,生动地再现了整个人类数百万年演化过程。人的耳朵象倒着的婴儿,耳穴包罗了全身部位。我们再来看手掌,行家会说,"天下之大都在一掌之中"!

    应该说,每个生物细胞都能反映宇宙信息,非生物的物质微粒也能反映宇宙信息。

山东易学家王赣生曾作过一个试验,他取一碗清水,以树叶缝透下的阳光折射在别处,光点虽然很小,但始终是圆的,这局部光点反映了太阳整体外形。

但在日蚀时,折射的光点却是残缺的,与日蚀景象完全一样。光粒子把太阳的全息信息准确地表达出来了,这个试验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做都一样,局部一定会反映整体。

      64卦象数系统是宇宙(天、地、人)的全息缩影。64卦系统为最高层次(第一级)全息元;八卦则为次高层次(第二级)全息元;乾坤二卦为再次层次(第三级)全息元;每一卦则为更低层次(第四级)全息元;每一爻为最低层次(第五级)全息元。

  反过来看仍然是这个规律,全息元级别高,与整体的全息相关度就越大,全息元级别低,相关度就越小。

总而言之,六十四卦,八卦、乾坤、阴阳、两仪均贮备着六千年文明进化的全部信息,是中国社会、文化及宇宙规律的全息缩影。

哈勃射电望远镜传回银河中心的图片,是一个巨大旋涡,我们摸摸头顶,是不是也有一个旋儿呢?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暗示了生命轨迹?

在自然界中,每一片树叶形态,就是整株树形态。在人体中,一个受精卵包含了男女双方系统全部资料,这是令人惊奇的大自然杰作,难怪某些大科学家绞尽脑汁仍不得其解后,只好投向上帝怀抱。这个小小的悲剧,今天当然不会重演了。

《易经》破译了生命密码,生命是什么?

    九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地球上出现原始生物。到七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天空有鸟飞翔,地面有兽奔跑。人类出现仅仅二百万年,只能算后生小子。

    在雅典神庙的入口处,有一行被风雨侵蚀了两千年的铭文:"认识你自已"!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确,人生真不知有多少个问号!

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曾一口气提出了172个问题,这些问题收在他的著作里,书名便叫《天问》。

    生命的秘密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秘密!曾被宗教一手垄断的解释权,终于透出科学的声音:

   

  1865年孟德尔发表从豌豆杂交实验得出的遗传基本传递规律,发现遗传基因。

    1910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说明了基因的物质基础。

    1953年华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1966年尼伦伯等人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并制成了《国际普适遗传表》。

    西方的科学家终于发现,中国的《易经》与《遗传密码》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现了生命的本质。

《易经》能够预测人生,因为它本身就是开启生命秘码的钥匙,以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象人类使用火一样,先以为是精灵,后以为是燃烧素,最后才搞清楚道理④。但这并不影响火的使用。

下面我们来分析比较: 

核糖核酸(mRNA)含有腺嘌呤(A)尿嘧啶(U)、鸟嘌呤(G)、胞嘧啶(C)四种核苷酸碱基,三个一组相联,按数学计算排列组成64个不同的三联体(即遗传密码)。

经实验结果推得64个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国际普适遗传表》的遗传密码适用于一切生物,具有普遍意义。

    该表从乾开始往下到4而转列,一象终而转到下行左上角,至坤也,与伏羲八卦(先天八卦)次序图完全相同。

第一、二、三位即天、地、人三才。该表以万物的最一般性法则来预见遗传密码的必然组成及数目和顺序,揭示生物的遗传密码是从无到有,是从非密码(太极)变易而生,由简单到复杂衍变而来。 

表中有三个终止密码(UAA UAG UGA)与之相对应的卦分别是"睽"、"归妹"、"损"。

《周易序卦传》说:"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又说"缓必有失,故受之以损",三卦都有停止不再进行之意。

    用阳爻代表强型核苷C和G,阴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个密码子正好能平均排列成8组,更集中反映了其联系规律。

    佛说"众生平等"!从生命本质看,恰恰如此。现代分子生物学破译了遗传密码,发现鸡、犬、牛、羊和它们的主人在基因上没有什么区别,就连大肠杆菌也和人类毫无二致。这是从分子水平上的认识,是西方人解析的方式。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都不过源于一条双螺旋的分子链。

    当我们将《易经》与DNA相比较时,会蓦然回首,察觉到一定有一片我们尚未知晓的天地!为什么DNA恰恰是六十四组而不是别的数?为什么就连生命最隐秘之处也与《易经》相通?

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这样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义的是问号!"我们把问号视为钥匙留给聪明的读者进一步思索。总之六十四组遗传密码竟然使得大自然如此流光溢彩!现在我们知道任何生命现象在《易经》中都有一个相应模型。一个待解的谜!

    西方学者喜欢把"易"字解释为"钥匙",这是望象生义,中国古代的钥匙与此大相径庭,他们画出的是欧洲早期的钥匙图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