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是怎样的?

2016-02-21  本文已影响536人  天马酒仙

老子曰:昔黄帝之治天下,理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故於此时,日月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丰昌,凤皇翔於庭,麒麟游於郊。

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有了时间的观念,将一年时间均匀分成春夏秋冬四个阶段,又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来划分月份,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在那个时候,人们生活来源以农耕为主,四时更替,阴阳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淳朴的古人为了区分月份与时节,就用每个月份特有的事物来给月份命名,这就是月份别称的由来。

一月:正月,元月,新正,陬月,孟陬,端月,孟春,岁首,正岁;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

三月:寎月,桃月,季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槐月,梅月,孟夏;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瓜月,巧月,霜月,孟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小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冬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除月,嘉平月,季冬,暮冬,暮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