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主必赞

一首入选课本的唐诗,作者人品极差,但这首诗却是流传千年的经典

2024-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萧晓菲

一个人的品德如何,与他的文学作品质量真的有直接关系吗?历史上有许多大师级的文人,不乏品行参差的情况。他们中的部分人虽然品德有亏,却仍然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杰作。宋之问就是典型的例子。

嫉恶如仇还是淡漠处世?一个秽行者的千古心事

宋之问(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连,出身汾州古族人家。他的才华极其惊人,20岁之前就成名,被称为“当世无能出其右者”。但他的权谋心极重,为求官途顺遂不择手段。他曾因出卖恩人而上位,也曾因诗杀人而被唾弃。这种令人发指的所作所为,与他那些抒发乡思和惋惜之情的诗作形成了强烈对比。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宋之问?是嫉恶如仇地痛斥他的罪孽深重?还是淡漠地认为文采高超者可以特权?在他短暂的56年人生中,是否也有值得人们给予包容理解的一面?

一个人的品行若有缺失,往往会为他招来不幸。宋之问就是教训深刻的例子。他本可长袖善舞,闯出一片文坛天地。但由于严重违背道义伦理,最终沦为被赐死的罪人。若他当年少些权谋心,多些正人君子之风,或许会改写他的人生结局。

年少时的才华横溢惹艳羡

晋王宋令文育有一子,取名宋之问。自幼时起,此子便展现出远超年龄的聪慧才能。短短十余年的成长期,他便能胸藏万卷诗书,举手投足皆透着书卷气。

宋家位处洛阳城东一个偏僻角落,来往百姓鲜有识字之人。每每宋之问捧书吟诗,总引来一片侧目。邻里中有几个上了年纪的翰林,也曾与之问切磋词藻。他一张朱唇皓齿,侃侃而谈,竟是铿锵有力,丝毫不输其长辈。众人无不拍案叫绝,称他神通天纵。

如此聪颖异常的宋之问,很快便在汴州城斗得一官半职。十五载的光阴里,已无人不晓其名。权贵们争相拉拢此后起之秀,指望他日写就頌词传扬自己的威名遐迩。于是,年仅十七的宋之问便在朝堂之上露头角,引来无数羡慕的眼光。

风华正茂时期的追名逐利

年少成名后的宋之问,志得意满,开始进入官场打拼。为了讨好权贵,他不惜向强权阿谀奉承。在龙门香山寺赋诗夺得锦袍一事,是他成功攀龙附凤的开端。但这也埋下了日后被贬谪的远因。

那一年,宋之问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之时。当得武则天一行驾临龙门,欲临幸香山寺,宋之问也在侍臣之列。

山寺前一片皑皑白雪,正值隆冬时节。武则天展眉吟哦:“乘龙快意,不觉已至景色如画。”宋之问跪在雪地上,双手奉上一卷素纸:“臣愿赋一篇寒山烟雪,帝后垂览。”武则天含笑颔首,身畔众臣亦屏息等待。

宋之问飞速书写的手指并无半分颤抖,只一会功夫,便呈上新作《龙门山香寺即景》。左史东方虬也急忙呈上自己的作品《咏春雪》。武则天左右核对片刻,宣布宋之问得胜,当场赏赐锦袍一件。宋之问再拜谢恩,心中窃喜:自己在朝堂间渐露头角也。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抢先赋诗的举动,却为他日后招来祸端。

痴心妄图攀附权贵

宋之问初出茅庐,渴求在朝中获得一官半职,长袖善舞。于是他紧握此次赢得武则天欢心的良机,四下拜揖张易之、张昌宗等权臣。他手持自己在龙门山灵感泉涌的佳作,恭维他们“护佑圣驾,臣下等叹为观止”。两位张公也颇为看重宋之问笔力,遂把他引荐给武则天入侍内廷。

一时间,宋之问受尽宠幸,诗词不断,颜色兢兢。更因此得到不少实质好处,例如升为翰林供奉等闲职。宋之问得意洋洋,对两位张公更是痴心妄想,将其视为自己攀上高枝的垫脚石。

背信弃义伤及恩人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曾资助宋之问攀附权贵。后来二人被杀,宋之问反被贬黜。为重新起步,宋之问选择出卖恩人张仲之,终于重新官复原职。这种背信弃义之举,使他这时已略有名气的文人形象跌入谷底。

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张昌宗突遇害身亡。二人生前曾举荐宋之问,因此武则天一怒之下,也将宋之问贬谪他郡。宋之问万念俱灰,他原本憧憬的荣华富贵刹那灰飞烟灭。

正当宋之问身陷囹圄,失去启明之日时,有一位故人前来探望。此人便是当年曾劝说张易之收留宋之问的张仲之。宋之问本以为张仲之是来落井下石的,哪知他竟然提出要将自己送回长安,并在朝廷中重新举荐宋之问。

宋之问欣喜若狂,立刻改口称张仲之为自己的恩人。两人踏上了漫漫归途,张仲之一路上悉心照拂。然而等他们回到长安,张仲之刚打点好宋之问的一切,宋之问立刻翻脸不认帐,将张仲之描绘成与二张结党的奸人,自己也历数遭张仲之设计害死二张兄弟的假话。

最终,宋之问如愿以偿,靠出卖恩人张仲之重新得到重用,官复原职。而张仲之则再无翻身余地,被斩首示众。

诗杀挚友泯灭人伦

然而,宋之问最令人发指、为世人所不齿的,还是他采取残忍手段谋杀好友刘希夷的恶行。仅因争夺一句诗句的署名权,他命人活活将刘希夷毒打至死。这桩命案成为他一生的污点,也成为人们诅咒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希夷,字长卿,与宋之问从小便是莫逆之交。二人志趣相投,经常切磋诗词,关系极好。宋之问后来获得重用,也未曾忘记引荐好友。

一日,宋之问无意中说漏嘴刘希夷有首绝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流传甚广。这句看似平平常常的名言,竟然成了日后刘希夷被害的导火索。宋之问心生妒忌,觉得自己作为才子不应被好友超越。他三番五次向刘希夷讨要这句诗,意图署上自己的名头。

然而仗义疏财的刘希夷并未如宋之问意。宋之问越发猜忌刘希夷,终于使出杀手锏——派心腹在刘希夷归家小巷中埋伏,将其打得重伤不治身亡。

这桩命案轰动一时,无数文人墨客谴责宋之问,唾弃他罪该万死。宋之问的文名也因此跌入谷底,成为当世耻辱。

思乡作与权谋心的矛盾

然而,当宋之问在晚年遭贬后,写下《渡汉江》抒发乡思之情时,人们看到了这个矛盾复杂的文人另一面。他对故土家乡的留恋与挂念,与他平日的权谋作风截然不同。这首千古流传的佳作,成为人们理解宋之问的一个窗口。它融合了个人命运多舛和乡愁的复杂情感,让读者不能只看到宋之问一面而全部否定他。

自从宋之问谋害刘希夷的丑闻四起后,他的仕途前景黯淡无比。后来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辟,宋之问又被贬谪岭南一带。这时的宋之问年过五旬,已没有往日的锐气。在岭南蛮荒之地,他才有时间停下脚步,看看这一生过往的经历。

也正是在这清净简朴的环境中,宋之问突然对儿时的故乡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思念。他兀自想念起汴州城里的烟柳七巷,想念他挥毫泼墨的书房,想念母亲在炉灶边念叨的家常话语......这份突如其来的乡愁,竟直扣得他泪流满面。他也第一次产生了一个荒唐念头——我此生再无回乡的一日了吗?

于是,宋之问选择冒险。他假意等待贬期结束后回朝,却悄悄溜回故里。此时他只身一人,在汉水边登舟,立誓再不做那权谋小人,余生淡泊名利,与故人对饮便足矣。

老境涤罪赎前非还是嚣张到底

晚年的宋之问似有悔过自新之意。他在《渡汉江》中表达了对家族的留恋和寄托。这是他人生道路上为数不多的发自内心的声音。然而他最后还是在敢死闯回洛阳老家后被赐死,人生坎坷命运至此尽头。虽然他试图忏悔和救赎,但为时已晚,法网难逃。

然而,就在宋之问渡过汉江返回故乡的路上,冥冥之中却有天意在左右作祟。才入秦关不久,宋之问便遭遇一队捕快。原来新登基的唐玄宗得知宋之问擅离岭南一事大为震怒。于是他立刻派出天罗地网,只求捉拿归案。终究,宋之问还是难逃生天的制裁。

宋之问被押送到京城狱中,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母亲泣不成声,哀求他日夜保重。然而转眼之间,宋之问便在狱中染疾不治身亡。临终前他口中念念有词,也不知是悔过自责,还是依旧不甘权贵倾轧自己。母亲只听他喃喃自语道:“我本无意为非作歹,只求......只求一官半职啊......”

若非最后被赐死,宋之问恐怕还会在朝中继续长袖善舞,谋求更高的地位。鉴于他这般盲目追名逐利的性格,即便是已进入暮年,只要有机会,宋之问也定然会继续斤斤计较,甚至不惜牺牲道义去取得功名。

宋之问临终前口中的自语,也道出了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在文人墨客身上,恃才傲物是难以避免的通病。但宋之问更是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任何手段在他眼中都值得运用,只要能达到攀附权贵的目的。

无独有偶,在中国历史上类似宋之问这般盲目攀高枝的文人太多了。他们或多或少都受过儒家箴训,知晓仁义道德,但为了一己私利,又能轻易抛弃世俗规则。与宋之问不同的是,他们大都没有留下像《渡汉江》这样发人深省的作品。

结语

我们不禁要深思,一个文人到底应当何去何从?是保持高傲清高、端方正直,还是低头权谋,曲意逢迎?宋之问并没有给出答案,他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反复横跳,最终因污点累累而丧命。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宋之问这样复杂而充满矛盾的一生,才赋予他的部分作品以千古流传的魅力。《渡汉江》引发的共鸣,恰恰源于它留白了作者自己的选择——他最终究竟是没有回到故乡,被生生剥夺了这最后一丝安详。

对很多后人而言,评说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无非两个标准:他的为人和他的作品。关于宋之问,我们无法在第一条上给予高分;但在第二条上,他留下的脍炙人口的几首写意作品,已足以抵消他生前的种种过错,永远镌刻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某一页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