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法家,谁是中国人奴性形成的元凶?
有人说中国人奴性是因为儒家长期训导的结果,这一点我有异议。儒家学说倡导老少尊卑与统治秩序,在没有更先进理念产生前,有一定合理性。儒家并没有让人们甘做奴隶,相反,它还要求人们“善养浩然之气”,为了心中信念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历史上有浩然之气的儒生多如河沙。

儒生有奴性吗?没有,真儒生拥有浩然之气。东汉未年,宦官专权,儒生出身官吏如陈蕃、李膺等人,与宦官集团进行艰苦卓绝不屈挠的斗争,他们或遭遇酷刑或被权阉处死,没有一个变节的。唐朝安史之乱起,儒生张巡、许远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情况下,抵抗叛军达数年,粮尽城破,身死尽忠;宋朝儒生朝堂上与皇帝辩论,声振屋宇,皇帝拿他们也没办法。明燕王谋反攻下南京,大儒方孝儒义不降贼,被灭十族而无悔。明朝尽管设立羞辱儒生的庭杖之刑,儒生出身官员被打得皮开肉绽,仍不改初衷。明未儒林东林党与魏忠贤的斗争,也是惊天地泣鬼神,历史上,儒生浩然之气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儒生的形象毁于清朝。满清是外来政权,满清下的中国人做了亡国奴,满清皇帝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大规模篡改,对儒家经典进行进一步歪屈,有清一朝,儒生的脊梁骨被彻底打断,无论你学问再深,在朝堂之下皆称奴才,在朝堂上敢于抗颜直言的儒生忠臣,在有清一朝,几乎绝了迹。
民国尽管恢复了中华,但中国元气未得到恢复,很快就退到孤岛上。新政权对传统文化进行大规模破坏。上世纪未,突然想起了中华文化,于是将儒家从垃圾堆中抬出来,但是此儒家非彼儒家,此儒家是在满清篡改基础上的伪儒家,因此其代表人物徒有其表而无脊梁骨非儒非法类奴才而已。
中国人奴性深入骨髓是满清之后的事,但将造成奴性的原因归咎于儒家,这是种误解。事实上,造成中国人奴性的元凶就是法家御民之术。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其所著《商君书》提出的治国之术就是愚民、弱民、疲民、壹民、辱民、贫民。商鞅在秦国变法取得成功,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的基础。秦亡后,历代王朝虽然将儒家学说奉为圭臬,但骨子里不外传的东西,就是法家商鞅的治民之术。
中因历史有有两个故事非常著名,一个是韩信的跨下之辱,一个是张良拜师的故事。韩信年轻时,经常佩着剑饿着肚子在街上逛游,一位牛二式人物非常看不惯他,拦着他说:“看你这副落魄样子,还装做侠客,来来来,你要有种一剑刺死我,要么从我的跨下钻过去!”,韩信一看这阵势,刺死他犯法,不值,得,还是从其跨下钻过去得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韩信后来咤叱风云做了楚王,找到侮辱自己的汉子,因为地位差异太大,就做了个顺水人情,让他做了一个小吏。 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后,在下邳隐居,在桥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看到他后故意将鞋踢到桥下,让张良去捡,捡起后又让他穿上,老人看到张良可教,就要求五天后再见,有重要事情要说,张良前迟到好几次,最后一夜不休息,终于等到这位老人,这位老人给他一本兵书《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后受益非浅,成为一代开国名臣。
韩信、张良绝非儒生,他两个属于兵家法家之流。两人故事流传千古,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许多人面对危险面对奴役,不是奋力反抗,而是选择屈从。苏东坡在《留候论》对两人行为进行美化:“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将两人行为归为忍,并对忍大家赞赏,其思想已从儒家滑落到法家领域内。
中国有几句俗语,影响非常大,一句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句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最后一句是蝼蚁尚且偷生。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意思很明白,遇到强权就做缩头乌龟,一遇弱势或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就要伸张,就要显示自己的威猛,这是阿Q精神的祖师爷。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伍子胥,伍子胥一家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流亡国外,后来率领部队攻破楚都,将楚平王尸体从坟中扒出,鞭尸三百解恨。越王勾践被吴国所灭,这货亲尝吴王粪便取得信任,被放回越国,然后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于灭了吴国。这两个例子是个案,不是普遍现象,大多数情形是,君子忍下屈辱,至于说报仇,那是没影的事。想当年满清灭明,想必许多降清汉民也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信念,后来呢,就没有后来,到了最后,不但仇恨没了,还深深地爱上大清,以致于满屏皆是皇上清明奴才该死的宫斗剧、戏说剧,仿佛大清是中华五千年未有之清平、清廉、圣明的神朝圣朝似的,唉,脑后猪尾巴易除,心中猪尾巴难去呀!
蝼蚁尚且偷生出自西游记,吴承恩老先生深受佛教影响,佛家慈悲恩及蝼蚁,但将蝼蚁比做人,降低了人的人格。法国大革命时《马赛曲》最后一句说是“不自由,毋宁死”,这才是真正的人格,就象麻雀,一旦落入人手,宁死不向人类献媚,将人比同于蝼蚁,奴性自然而生。
由此可以看出,要去除中国人的奴性,批孔批儒是找错了方向,找错方向自然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要去除国人身心的奴性,就要深揭法家愚民奴民之术,然后再从中国人处世原则上剔除那些奸猾苟且自贱行为,才是正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