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大二上学期总结

2016-02-22  本文已影响2019人  曾笑雨
图片来自tumblr.jpg

写在前面

比起年终总结,你是不是更愿意写一份新年计划呢?——写总结多累啊,得复盘,又反刍,而新年计划,沿用前年的就好了嘛!所以有人说:

人类一制定新年计划,上帝就发笑。

但我乐于总结反思,或者说,总结这个习惯给了我很大帮助。和同龄人相比,我很少有迷茫期,很可能和这个习惯有关。写完大一上学期的总结后,我确定了转专业意愿,开始坚持大量阅读和每天100俯卧撑计划;写完大一下学期总结后,我头脑中大概建立了自我成长的框架,知识管理、目标管理、社会交往、身心健康,有了努力的方向,进步就有希望。

这是我大学的第三份学期总结,之后还有五份——这些总结和反思,是功不唐捐的最好佐证。

大二下学期从八月十号开始(因转专业事宜,提前到校),一月二十三号离校,共计197(21+30+31+30+31+31+23)天。本学期我经历了转专业、参与筹办真人图书馆活动、准备四级考试等活动,在职业规划、沟通交流、成长式阅读、自学方法、心态调节等方面有一定思考成果。所以说,大二上学期是我上大学以来重建自我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虽说是总结,但不会写得太琐碎,尽量提炼出一些干货。

大致按以下顺序进行总结:


0、转专业与专业学习

前期的坎坷就一笔略过吧,只能说赶上了转专业的末班车——此间心情,能懂我的大概只有靖延了。

不夸张地说,转专业到应用心理学,于我而言是一次重生,是大学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直接影响了我的阅读领域、业余爱好、知识获取方式、社交方式甚至人格追求。在这个模块,只讲一点转专业对阅读的影响,剩余要点则分配到其他模块。

阅读:大一的两份已读书单里,还有不少虚构类的书,武侠、科幻、职场小说、现代文学等等,但转专业以后,关注的更多是心理学专业类图书,也获益匪浅,比如,进化心理学刷新了我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又比如,和朋友聊天时也会有意无意地用些心理咨询里的小技巧——很多心理学知识的获取是不可逆的,一旦获得,它们就会先改变你的思维模式进而改变你的行为。 同时,有意改变了大一时粗糙的阅读方式,重读了四五本爱不释手的书,各两遍。说来也很有趣,重读旧书有时能比初读新书获取更多的愉悦感和更大的信息量。

专业学习:心理学被划分在理科,甚至听说北大心理系只招理科生,这一点很可能是考虑到微积分、生理解剖、认知神经科学、概率论这些课程对文科生来说难度不小——至少对我来说难度不小。别的课程倒中规中矩:人格心理学实操性最强,学完就能拿来分析室友性格;心理学史枯燥无味,但好在老师有趣,分享了不少心理咨询的案例,还赠书一本,是北医许又新教授心理咨询技巧的一个小集子;发展心理学最大的槽点是教材。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发觉了自己一个致命的缺点,心智偷懒:很吊诡的一个现象,我愿意在复习时投入很多时间,却一直在做简单重复的工作,不动脑不思考,不给自己制定更高难度的挑战。我很勤快,同时又懒到极致。这个问题在其他领域也有体现,比如学吉他时,又比如阅读时,在舒适区洋洋自得,止步不前,因此错过了成长的机会。知道问题的存在,才能去解决它,这会是我下个学期重点突破的项目之一。 (修改总结前恰好看了一本德韦克的《看见成长的自己》,原来这种病学名叫僵固性思维……)


1、阅读

大二上学期共读书63本,虚构类18本(含电影原著、政治寓言等),自我管理21本(含读书方法、积极心理学等),传记类3本,文学类8本(含诗歌),心理学专业书13本。

总结本学期阅读之前,我想就阅读这个话题做一点抽象性思考,下文的其他模块也会尽量遵循这个框架,我认为,只有把概念的定义想清楚了,我们才能更清晰地思考和总结;只有把方法论想清楚了,我们才能更严格地执行。所以你看,不管是总结还是执行的过程,“想”是多么重要。在写这份总结的过程中,我发现,思考必须先于书写,同时,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暗时间》中有一篇长文强调书写的重要性,可参考。

概念:

方法论:

电影原著:这部分很有意思,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肖申克的救赎》、《一天》、《阿甘正传》和《阿甘后传》。在体裁方面,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一直饱受诟病,甚至有人盖棺定论说:电影永远无法呈现小说想表达的精神内涵。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的看法是:同一部作品,电影和小说是各有千秋的,电影在画面(设计圈有一句话叫“一图抵千言”)、场景、对白语气等方面有其天生的优势,小说在留白、时空转换、文字节奏的韵味也不可替代,也就是说,大多数作品都是一部分内容适合用小说表现,另一部分内容适合用电影表现,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小说里最后一部分解密ANDY越狱全经过,细节描写非常到位,文字选用得精准,像产品经理画的流程图一样清晰准确,而电影中旁白的解释则略显单薄,但ANDY最后在雨中张开双手的画面,却能给人心灵造成极大震撼,这是电影胜过小说的地方——把“自由”二字具象化。

传记类:最让我爱不释手的是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啃得比较痛苦的是《维特根斯坦传》,另外,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看了《俞敏洪传》。已读书单里对《俞敏洪传》的评价竟然是,“一星,比屎还烂”……可见一斑。也许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他这本自传真的无从体现。与之相反,《苏东坡传》简直是神作,其中缘由,不仅仅是苏轼才华横溢又幽默风趣,林语堂先生的才华也有很大附加值。只有传记作者和对象具有同样精神特质时,传记作品才可能有这种强度的共鸣。

自我管理:挑出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几本书细讲,《幸福的方法》为我提供了另外一套以幸福感为核心的价值标准,这时常让我觉得生而为人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打破自我的标签》 用演化论谈青年的奋斗,作者强调时间函数、行为模仿、刻意练习,回头看自己的成长历程,不少道理暗暗印证;《青年与学问》是难得的佳作,其中的人生经验精华比鸡汤文不知要高到哪去了,其中,唐君毅老师有篇《谈读书》更是振聋发聩,值得反复读;有段时间几乎被知乎上一个问题逼疯了:“大学毕业三四年后,为什么人与人的差距变得如此之大?”苦思无果,后来偶遇《人生定位》 ,醍醐灌顶。杨绛说过,很多青年人的迷茫困惑主要是因为“不读书而想太多”,我想补充的是,迷茫时,要看书,但要少看虚构类图书,在这种时刻,只有与自我成长相关的书才是解你疑惑的良药。


2、社会交往

成功学著作里提及人脉和社交的重要性,经常用一句“人是社会性动物”一笔带过。我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所以检索了一下相关资料。人格心理学的很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对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有极大影响,此外,从心智来看,我们每个人的自我概念都与社交环境息息相关;从社会模仿来看,与优秀的人交往自身也能无意识习得一些高效的行为。

社交的概念:

社交方法论:

社交活动:


3、时间管理

人的基本单位是时间,除去基因和环境的影响,你对时间、精力的分配几乎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花大把时间追星,有人是工作狂,也有人独爱游戏……

人的一生就是时间的函数,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复利,这意味着什么?给我的启发是,我们早期人格、习惯、技能的养成,对日后的人生会有指数爆炸式的影响。有个TED演讲叫《二十岁光阴不再来》,所述的道理大概与之同。

时间管理概念:

时间管理方法论:


4、知识管理

真正让我明白知识管理重要性的,是一句话:

数据不等于信息,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智慧。

任何人的知识、理解、智慧都只能靠自己主动研读数据、获取信息并且反复加工获得。想明白了这一句话,长辈几句话总结的人生经验就再也不能说服我,那些《XXX替你读书》、《一篇文章带你看完XXX》再也不能吸引我。所以这篇总结的最大受益人也只是我自己罢了,不过能从开头看到这的人也不多,有兴趣的再私下交流讨论便是。

知识管理概念:

方法论:

我个人的知识管理流程主要是,通过印象笔记的分享、剪藏功能,将各种APP、公众号、博客的文章收集在一个INBOX里,之后再归档到“反复思考的问题、反复执行的动作、心理学收集、阅读收集、用研收集”等笔记本里,比较重要的笔记,一般直接添加到印象笔记的快捷方式里,督促自己反复阅读,最后则是践行和输出了,一方面在生活中时时回忆笔记总结方法论,一方面是写文章表达观点。现在回头看,印象笔记里已经存了1430条笔记,整理、咀嚼过的也许只有一半,真正践行的则是一半的一半。 存笔记、写笔记并不难,难的是践行。从知识管理进阶到思维管理和行为管理才是最难的。


5、身心健康

对健康这个概念的思考,最重要的一个突破就是,把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区分开来。


6、日记总结

大部分人都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而坚持写日记的少数派,也少有人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写日记——说来惭愧,我属于后者。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写日记呢?我苦思冥想,勉强有了一个答案:写日记是为了强化自我的存在,从而更清醒地活着。诚然,写日记有记录生活、自我反省、训练文笔等等功用,但仔细想想,流水账式的日记根本无法达成以上目标。想要写日记从而记录生活、自我反省、训练文笔,最关键的一步,是你得有意识地、清醒地,去观察你的生活,去审思你的言行,去琢磨写作时的用词和逻辑。

日记只是工具,实现清醒和理性才是根本目的。举个例子,临近期末考的那两个复习周,每个人都在拼命背书,恨不得把一天的24个小时掰成两半用,我们可能会默写以检验背诵成果,可能会列复习的计划,这就是清醒生活的表现;但与此相对,这个学期的前十八周,你能想起来每天你都做过些什么吗?

想明白了为什么要写日记,还得知道怎么写日记更高效,这方面我一直有疑惑,也一直在探索。大一下学期偶遇《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也效仿作者早起后写日记。

写晨间日记可以说好处多多:

日记方法论:


7、职业规划

本学期开设了职业规划课,但我注意到大多数人都对这门课程兴趣索然,矛盾的是,我们又或多或少对就业感到惶恐、对职业感到茫然。而那群任课老师,这辈子做的唯一的职业规划可能就是留校任教,让他们指导我们的职业规划本就很荒唐。

那职业规划到底有没有用呢?有同学认为,人生太长,变数太多,就算现在规划好了职业,以后可能又会改变想法,比如,可能大三规划好了就业方向,但大四又因为种种原因转而考研或者考公。

我的观点是,职业规划是很有必要的,并且只能靠自己。具体方法是,一方面关注直系学长学姐的毕业去处,另一方面则是前文提过的认知导师。平时多上招聘网站也是有帮助的

职业规划嘛,考研,考GRE,考公务员,就业,无非这几个选择。我的初步规划是,先不考研,大三暑假和大四毕业后多找用户体验岗位的实习,积累经验和技能。不在大四考研,主要是考虑到研究生和本科生在用户体验行业竞争不算太激烈,读研性价比不高。另外,工作一两年后,再考在职研究生,到时候会针对职业需求考虑专业,就不一定再考应用心理学方向了。

但论就业的话,我想进入用户体验行业,最先考虑的是用户研究工作。根据国际体验设计协会(IXDC)给出的《2015 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用户研究的职业特点是“高学历、多元化、好学、稳定”,薪资也比较可观,主要集中在5-15万,是否是管理层、从业时长、工作地点、工作时长、学历、公司规模等因素对薪资影响较大;从业人员就职公司集中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公司;62%的人有过跳槽经历;城市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

用户研究的对口专业有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在沟通能力、数据分析、需求理解、用户体验等能力要求较高,研究方法主要有可用性测试、眼动测试、焦点小组、用户画像等。明确了用户研究的能力需求,大二下学期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这些能力和技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实习,申请实习最重要的是简历。这意味着我需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打造一份适合用户研究实习岗位的简历。

大致如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