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07915953c简友广场枯落的时光(散文集)

无路读《庄子》,无奈看《长安三万里》

2023-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谦震

     

    首先本篇不会故意卖弄诗句,或者根本没水平去卖弄这些诗文。

    《庄子》汪洋恣肆,潇洒自由,思维卓尔不群,想象天马行空,自古散文大家无出其右者,故当然能涤荡心魂。自然对于在尘世功名利禄中撞得鼻青脸肿的人是救命的稻草,而其对生命本真的追求与哲学,对于那些彷徨彳亍之人有出乎意料的治愈之功效。

      唐朝的仁人志士也必然受了《庄子》的影响,特别是诗人,对于盛唐有非同一般的憧憬。这不得不说到唐诗,都由于诗人在唐朝时的生命体验淬炼而成吧。

      关于生命的淬炼,唐诗也不尽然能讲得完。而且即使是光焰万丈长的李杜,溯追诗语也未必能看到当时的太阳。所以讲一个故事,应该能更好地理解诗人,从而去理解诗歌作品。而故事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可以理解掌握一个人的生存轨迹和体悟他的人生哲学。

      于是《长安三万里》呼之欲出了。巧妙的是是通过边塞诗人高适的角度去讲述他和李白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李白自信豪放潇洒,兴发无端,人生从大红大紫到阶下囚,跌宕起伏。高适从青年到壮年几经沉浮,始终郁郁不得志,直到老年才功勋卓著,文章并彩。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边塞诗人;一个崇尚道法,却又不能忘怀于建功立业;一个崇尚儒家,脚踏实地,不断沉淀最终成就自己。

        他们可说是生死之交,替朋友拿主义而不动声色。也可以说是游戚之交,漫游大唐,醉生梦死。同样有过困顿和失意,但面对困顿诗意,一个寄托于道法,傲岸不屈;另一个默默向上,老当益壮。

        不由得想起了曹操的《龟虽寿》其中两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纵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纵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也不免是这样的命运。

        当然李白没有庄子这么洒脱,庄子的鼓盆而歌,谁说不是一种人生的跃进与自由呢;高适也没能摆脱功名利禄的纠缠,即使懂得功成身退,庄子的濯水洗耳,又何尝不是自己的提前解放呢?

        但是可能高适的事了无遗憾,或者李白的事了拂衣去,更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吧。

        是啊,谁不曾是年少的追风少年,幻想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呢,有追求有不悔过,其实也知足了。

        而庄子却永远是个参考的标系,他会在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这时孔子刚可能睡醒午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是的,每个人的人生况味怎么能相同呢。圣人如是,凡人亦如是,能沉淀下来,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许是最后的和光同尘或者重新的脱胎换骨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