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取缔的收费站和36岁员工:当心你的职业被套牢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不久前,一则新闻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
原来,河北省唐山市宣布所有城市路桥收费站停止收费。
这本是件让百姓们拍手称快的好事儿,但却遭到了工作人员的强烈反对,因为撤销收费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失去工作。
后来网上流传出一则视频,内容是当地政府部门召集收费站工作人员做思想工作,并表示会依法给出相应赔偿。
其中有一个员工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来的时候都很年轻,我现在36岁了,人家都要30岁以内的,一听我36了,对不起,我们不要你了,“我们把青春都耗在这了”,“我们学东西也学不了了,比20多岁的都慢了,也都不方便了,都不喜欢我们这些劳动力了。”
有个朋友告诉我,当她看到这段视频的时候,觉得匪夷所思,她实在不明白这位收费员怎么会说出“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这样的话来。
在我看来,职业如股市,从来都没有稳定一说,另外和股市如出一辙的是,我们的职业也存在“套牢”,问题在于你能否有所警醒并适时作出选择,否则你将深陷于目前的困境,直到有一天亏得血本无归!
本文将运用股市的一些原理来阐述困境下的分析思路,放心,我会尽可能说的通俗易懂些,希望能带给你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一、职业套牢的六字特征:求不得、舍不掉
在唐山这段视频中,领导质问一名抗议的员工:当初你是怎么进来的?
这话问的大有深意。
早在十年前,就有新闻报道,浙江省湖州市招聘147名收费员,却引来1600人报名,其中大学生就有700多名,人们惊呼,5个大学生抢一个收费员的岗位,火爆场面不亚于公务员。
尽管人们心知肚明,收费员这个工作其实很辛苦也很枯燥,然而依旧是很多人争抢的“香饽饽”——除了枯燥无味的工作内容外,这个职业几乎满足了人们心目中对于职业的其他要求,例如丰厚的收入,除月工资高达万元外,还有各类福利及补贴,同时工作又不太费脑子,做起来相对轻松,也用不着风吹雨淋四处奔波,相当稳定且舒适。
为了能挤进这样的地方抢夺这样的好饭碗,多少家庭使出浑身解数,找人的找人,托关系的托关系,就是为了孩子能成为一名体面而光荣的高速公路收费员。
谁料想,如今这份美差却惨遭被取缔的局面,而那个36岁收费员说的一堆话也大有深意,对她而言,焦点问题不是在于找一份工作,而是找一份像现在这般稳定、舒适、收入丰厚的工作,怕是今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这多像股市啊!
在股市中,很多被套牢的股民当初不也是因为看好一只股票或者干脆跟风买了一只大家都觉得行情不错的股票吗?
当时他们对这只股票抱有很大的预期,于是不惜拿出真金白银甚至全部家当换来这只股票,可谁想到后来股价暴跌。
卖吗?
都跌成这样了再卖也都是白菜价,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是血本无归了。
持吗?
真是心有不甘啊,早卖一天可能就意味着能减少更多的损失。
真是进退两难、骑虎难下。
这和前文收费员的职业状况如出一辙:当初花了不少气力好不容易进入了一家旱涝保收的单位,工作时间不长不短,工作回报不高不低,职业没什么发展,工作也没有什么动力。离开呢又有点舍不得,想想进来也很不容易;不离开呢又不甘心,万一以后一直这么不咸不淡地混下去,人生可不就这样苍白一片了吗?谁都只有一个25岁、一个30岁啊!
想必视频中的那位声称“把青春都耗在这”的36岁女收费员,一定被这种“求不得、舍不掉”纠结了很多年:一开始也许她还想过离开,但看在稳定舒适且收入也还不错的份上,说服自己继续干下去,便错过了生命中唯一的25岁、30岁甚至35岁,直到这份岗位被取缔才如梦初醒,但此时的哭诉除了引发围观者唏嘘的同情及无情的抨击之外,又有什么用呢?
这就好比一个人当初因为贪心用全部家当全买来一只股票,后来股市大跌赔的精光,他哭也好闹也罢,别人只会说他缺乏风险意识,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判断和决策,如今不过是“自尝苦果”。
二、无情的股市与职场:玩的更是心态
如果你是一位老股民,你一定比谁都清楚所谓“股市无常”,除了计算、判断能力外,在股市里玩儿,更多的还需要练就处变不惊的心态。
面对被套牢的困境,常用的解套策略有这几种:
1、主动买套。
我就认准这只股票了,越跌越买,坚信未来一定会涨。
股神巴菲特用的就是这种策略,适用于长线投资。
2、果断斩仓。
套成这样,不如及早脱手做个了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再给自己重新设定规则,重新选择股票。
这种适用于短线。
3、继续观望。
给自己设立一个期限和底线。
一旦期限到来或者触碰到了自己的底线,果断结束。
这种适合于做中短线。
三、如何察觉职业是否“被套牢”,又该如何应对?
根据前文里的股票理论,我们不难得知以下三点——
1、如果你是长线投资,不妨主动买套,做策略层面:矢志不移,越挫越勇,守得云开见月明;
2、如果你做的是短线投资,那就“见好就收”:找准红利行业或领域,狠赚一笔后及时转向;
3、如果你既害怕1的投入和风险,又渴望2的收益和回报,不妨做个“风险组合和配置”:一部分资金做长线,永不卖出长期持有;一部分资金做短线,及时止损见好就收。
换做职业领域,这三个职业策略分别是:
1、以梦想为驱动的长线职业策略。
这类人胸怀梦想和愿景,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不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我充耳不闻专心只做自己的事情。
这类人在坊间有个漂亮的称谓,名“匠人”。
他们追逐的是做事的极致体验,绝不妥协绝不敷衍,在多数人“60分万岁”的呼声里,他们恪守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努力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在追求完美的过程里,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职业神话。
比如把寿司做到极致的小野二郎,把舞蹈跳到极致的杨丽萍,把一生都用来证明“1+1=2”的陈景润等等。
他们身上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顽强与坚韧,他们从不畏惧世俗的眼光和力量,他们自带光芒,具有冲破一切的力量,这些人的成功路径大体相当:他们像一棵树,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壤中,最终枝繁叶茂,成为了一代奇景。
然而这些成就的背后,是遥遥无期的孤寂和坚守,就像杨丽萍老师在春晚舞台上的最后一次表演,让小彩旗扮演着时间不停地旋转,更是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高手的路上是大量的孤独与琐碎,直到你孤注一掷的努力穿越时间与岁月,方能成就令人窒息的绚烂与美丽。
2、以机会为驱动的短线职业策略。
这类人着眼利益胜过一切,他们选择职业的出发点无关自己的喜好,甚至于他们内心并不想从事这份职业,但行业前景一片光明,于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利颇丰。
典型的案例就是近几年互联网创业空前火热,很多人并非要把一件事做成梦想,无非是做到一定程度把公司卖掉大赚一笔。
这种人往往靠的是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判断力,他们现实感强烈,甚至能放下自己的喜好,只要功夫深,也可以在这个世界中活出风采。
3、梦想+机会的组合职业策略。
这类人一方面花时间和精力在外面碰机会,另一方面花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的梦想和爱好。
这个策略对一个人的时间管理及精力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平衡的好无疑“物质精神双丰收”,如果平衡不好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综上所述,如果这位收费员采用上述三个策略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至于走到今天“山穷水尽”的地步。
策略1:在过去的时间里把现有工作做到极致,就像曾经的公交汽车收费员李素丽,如果是这样,即便今天被裁员了,凭借她的口碑和名气,没准很多企业都会主动向她抛出橄榄枝。
策略2:当发现这份工作内容简单没有上升空间时,趁年轻果断跳槽,在其他领域重新开始。
策略3:在工作之余培养一个兴趣或爱好,随着兴趣和爱好的壮大,没准今天的裁员对她而言就像重获了自由一般,可以肆意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论用哪一个策略,结局都不会像今天这样。
四、一切选择都是你的主动选择
当这位36岁的员工说出那句“我什么都不会”的话时,很多人纷纷发出了质疑。
不论是回顾往昔:当初为了贪图安逸稳定选择了这份毫无挑战且内容重复单一的工作,如今面临变故,该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承担后果了;
还是立足当下:即便除了收费什么也不会,只要肯放下身段,愿意重回简朴的生活,去超市做一名收银员绝对绰绰有余,还没有尝试就放言“没人要你”,此话又是从何说起呢?
李开复在一次公开演讲时说,未来思考低于五秒的工作都会消失,甚至于可能在你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你的专业就已经消失了。其实,每一次社会处于大的转型周期的动荡阶段,总会消灭一批岗位,同时缓慢释放一些新的岗位,年龄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如果你具备持续学习和危机预判能力,总不至于摔得太惨。
36岁收费站女员工的今天,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些人的明天,甚至都到不了明天,想想如今日新月异的变化,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那些过去被认为还需要托关系花钱才进的去的地方,哪一个不是明天无价值员工的修罗场呢?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 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1856年4月14日在伦敦)
以上,与你共勉。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LinkedIn领英中国专栏作者,36氪特邀作者。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2017年新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三个月销量破五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