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逐梦要有光

2023-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Ronjay杰
来源:摄图网

这是一篇拖更的文章…

如果说2期的训练营是启蒙,那3期的训练营我有了一点小小的进阶。在拖更的这段时间里,我时常在回想,DISC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是改变的力量,还是方向的把握,还是结果的达成?仔细说来,这几个方面好像都有一点,却又不是那么具体,博大精深的DISC值得我继续探索。

01

2期的时候我加入了班委,专职赞美委员,也就是对训练营小伙伴的作业加以点评和赞美,“物尽其用,人尽其责”,一个内向的人如果真的足够用心,在一个正向的环境里,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

结营的时候,很意外的获奖了,几乎包揽了大多数奖项,深刻的体会到“你若真诚,我必热心”这句话的内涵。

S最大的特质是比较容易纠结,3期开始的时候招募班委,作业评审成了重头戏,一看就是比较费脑力的活儿,犹豫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去尝试也就无法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短暂犹豫之后我加入了作业评审组,开始了略显疯狂的输出,只不过由长文变成了简短的评语。(作业还是长文~)

10节主课点评了889份作业,精选作业128份,累计评语也有近2000字,不多不少,单独拎出来也能组成一篇长文,这样的输出节奏在DISC实在太过平常。(在这里感谢一下作业评审组的每位小伙伴,感谢你们的帮忙和认可,让我多了一丝自信和从容。)

02

DISC是一个藏龙卧虎的社群,也就是在3期训练营开始后的第三天,我又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说直白点就是另外一个训练营,这个训练营的发起人是DISC双证班的学姐~吴小鱼,说来也是缘分,偶然的一次机会听了她的线上分享,之后就慢慢地产生了链接,彼此也就多了日常的联系。

DISC简单来说是提高人际敏感度的,梦想探索训练简单来说是洞察梦想的,两者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当思考越深,彼此之间的关联无处不在。

达成梦想需要好的人际关系助力,同样的养成好的人际关系必然会让梦想达成的过程更加顺畅。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如果只是播种未免也太过随意,回到现实反向倒推,一个又一个的节点闪过,那是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也是需要不断补强的能力,人际关系就是其中之一。

我曾经以为只要有目标,只要够努力就会少一些磨难和波折,这是年少时的好高骛远,稍稍有一点点成绩就会飘飘然,飘的越高摔得越惨,就像被扎破的气球,极速坠落。

过去的20多年里,我没有哪一刻比现在对自己看得更清晰一点,从小时候宏伟无比的企业家梦,到光环无限的超级大咖梦,再到稍稍务实一些的职场达人梦,我的思想逐梦历程由大到小,几经调整,事实上却仍有些距离。

没有证明过自己的人不配谈梦想吗?在很多人看来是的,我也一度觉得大概就是这样子,一边拼命的往山上跑,一边脚下是虚掩泥土和青草的坑,一个不小心就深陷其中,少了一点运气,多了一些无奈,有口难辩驳。

DISC说每一个人都是一颗钻石,重要的是让它发光,这是多么大的善意和鼓励,可能有人会说你(我)从来没被证明过,哪来那么大的自信和勇气,又有什么资格去谈天说地,质疑的声音从来没有在耳边停歇,与其去听这些音浪,不如主动屏蔽。

错误易犯,修正更需要勇气。不能否认的是过去我的确犯了一些错,甚至现在也在为这些错误买单,有一些事情呢,中间也缺位了,就落下了话柄,少不了被吐槽乃至痛斥,这统统都可以算做是成长的代价。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褚时健的精神力量被这句话诠释的恰如其分,精神力量足够强大,行动力才有机会变得慢慢强大。修正错误首先考验的就是自信和勇气,当然这里的勇气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式的硬刚,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智慧和技巧。

03

DISC就是这样的利器,不过有点遗憾的是虽然经过42天的学习,我依然不能很好的运用,为我自己这颗尚待挖掘的“钻石”增光添色。

那就不妨说说DISC是什么吧,温故而知新,谈收获而自知!

DISC首先给我们提出了另一种假设,Ta根据人的性格特质和行为风格把人分为四种类型,也就是D、I、S、C,其中:

D代表支配型,他们关注事(快),目标明确,行动迅速;

I代表影响型,他们关注人(快),活泼开朗,风趣幽默;

S代表支持型,他们关注人(慢),温暖体贴,乐于倾听;

C代表谨慎型,他们关注事(慢),细致认真,逻辑严谨。

人一旦被分层,就会有相对应的相处技巧和方法,和D型人相处,必须同样目标明确,及时的给予反馈。另外当D型人出现了错误,需要委婉提示,否则彼此都下不来台;和I型的人相处,需要关注他的焦点,并给予赞美,否则I型人一旦觉得被冷落,也会内心挣扎;和S型的人相处,需要鼓励S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首先开口,一句暖心的话足以让其觉得有如春风拂面般温暖;和C型的人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其因为走的太近而紧张(都是高冷惹的祸),同时汇报工作要尽可能多的以数据呈现。

DISC是多元而包容的,发心向善,必有善果。决定一件事情结果好坏的,客观因素固然不能忽视,更重要的是自己选择的态度和所具备的能力,成熟的人能理解自己的情绪并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DISC给我多了一个看待世界的视角。

每个人的敏感度不同,对人际关系的感知也就不同,也就渐渐的出现了差异。恰恰也是因为如此,我们需要重视自己对人际关系的认知,通过一定的方法去训练和提升。

凡事必有四种解决方案,希望我们都可以在行动中证明选择,在实践中获得反馈,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