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时光,独处的日子

错过了就再也买不上的东西

2021-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菲儿30

        在南面儿那条十字街口,曾经开过个小型超市。 小超市的名字也很有爱心叫个:  “天爱”。只是开了一段儿时间,也就是个三年五载吧,便转让出去了。每次上班的时候,我总是看见那一排门面房,几乎每天都闲置着。很长一段时间过去,那一排闲置的房子又被出租出去了,租户依旧是卖杂货的,那是一家两元店。仿佛一切是老天的安排:  新租的这家似乎是扎了根一样,自一租上那套房子,便再也没有易过主。

        刚刚租上的时候,那里面还用着起先那个叫做“天爱”的名字。用了差不多个两年的时间吧,便换了名字了,叫个什么“老王杂货店”。这个名字又叫了几年,然后又改作了“阿成杂货店”。于是,最终改做的那个名字便一直叫了下去。

        自从他们盘下那家店后,那里面也没有了那往昔的秩序,栏柜置于房屋的四围,几个置物柜拼在屋子中央,拼作了一个更大的大桌子,杂七杂八的东西堆在上面供人挑选。有生活用品,有儿童玩具,有文具百货,还有发饰辫花。反正,人们需要啥,那上面便摆敛啥。有时候甚至还卖一点儿衣服,包包什么的呢。

        那里面刚开始只是卖一些减价货跟小物件儿什么的,后来东西越收拾越多,有些东西甚至一点儿不比超市便宜。买货的人也是络绎不绝,那家店估计也开了个十年之久,能够挣钱的原因主要也是接地气,薄利多销。

        每次我都有事儿没事儿的去那儿逛逛,看有没有啥新鲜玩意儿。无论上哪儿,淘那么几件心爱的小物件儿心里面也是蛮高兴的。去了之后经常看的东西除了所需要买的,还有笔记本(我有记个东西的习惯),还有一些从来没见过的小玩意儿;修脚石(曾经还梦见过一堆呢)、玻璃球、胶皮昆虫动物、小贝壳、小核桃、小铃铛。现在不梳辫子了,辫花发卡的也不看了;那些东西都是悬挂在窗前的。曾经买过那么几个装东西的小篮子,买过那么个纸质的小篮子,买过几个迷你的小碗子。还给儿子买个笔了,本了,书了的。

        假若没个什么需要买的了,我就看笔记本。曾经5块钱买过那么一摞本呢;除了本皮旧点儿,质量上也是蛮好的。要是笔记本不需要买了,我就看看那些摆敛的小物件:  胶质的小动物有小蛇、小恐龙、小蚱蜢、握在手里面还蛮肉感的。我给孩子买了只小青虫,让儿子把它的腿给拔光了。当然了,我也时不时给自己淘那么点儿小东西。

      瘪瘪的小核桃看着好玩,反正便宜买上一对搁家来耍。也有那个头儿较大的核桃,十元钱买了一对,拿手里面当个钢球的转。转转的才发现那是塑料做的。5元钱买过一串儿木质的小项链儿,但是一直没有戴,在家里面那个小角落里的,那个专门放小东西的盒子里面放着。买过几个叮叮当当的小铜铃,当时哇可能也是冲动消费吧,不过也确实便宜嘛。它们都被我封存在那个小角落里的,那个小盒子里了,多时了拿出来看一看,让自己开心一些。

        有一袋儿蓝色的小石头,每一块儿小石头上都裹着一层亮泽的彩色,太阳一照颇像一堆蓝色的小贝壳儿。当时的我心里面特别想买这袋儿小石头,但又担心无处安放它们,犹犹豫豫一直也没有买。心想着反正我会经常光顾那里的,还发愁买不上吗?结果就这么一拖再拖,过了一段时间再去问的话,人家说我要的那种小东西早就不进货了。所以说,心里所想要的东西,趁着它还在,该买就买一件吧,一旦错过便意味着永远失去。当然也不能像囤物症似的,看见什么往家搬什么;除非你是个开小卖铺的。

        路的西面,曾经还开过一家叫做小贝壳的店。也是一家经营情怀的小店,里面有小海星,小贝壳,小琥珀。本来想着买几个小海星的,但是又觉得无处安放,所以就没有去买。后来贝壳店搬走了,想淘那么几件小物件的我再也找不到第二家买这种东西的店铺了。

        还有就是,在一个商场的栏柜里面买一条丝巾,看那卖货的几位姨,手里面的丝巾无论怎么打结怎么绑都是那么漂亮,一会儿挽个小蝴蝶儿,一会儿挽朵儿小花朵儿,甚是可爱。然后我便掏钱买下了。买丝巾的同时,看到栏柜上面那个挂着一些小饰品小架子上面吸附着几个小蝴蝶,小蚱蜢的小玩意儿;它们是用磁铁吸附在上面的。那是一些仿真的小昆虫,做的就跟真的小昆虫一样,翠绿的小蚱蜢细而长而扁,四条细腿儿,仿佛是要跳跃一般。当时那是真想买那么几只带回家,把它们吸到防震床的栏杆上面。怎奈兜里没钱,也就没有买成。倘若再次想买,无论走哪儿都买不到了。回想起来也是蛮惋惜的。

        愿今后的我们,能将曾经的情怀,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永远永远的保存下来。得与失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唯有珍惜才能拥有。

文艺小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