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你都不相信自己
2017年已接近尾声,回顾了一年来做的事情,我自己并不满意。看了自己年初的OKR,很多目标做到一半就扔掉了,中途也没有进行调整,最后基本没有一个能认真完成,总体的感觉是糊糊涂涂地走完2017年。
当中我最想反思的一件事情就是写作。我是相信写作能挣钱的,我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我也相信再过1-2年自媒体将会有更大的发展,那时候将是那些准备好了的文字传播者的春天,其实现在也已经是春天了。
也许有人会说为了钱而写作太功利,但如果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练习写作,最终却没有任何经济上的产出,这才是最大的浪费。因为没有人愿意为你的文字付费,恰好说明了写的东西对别人根本没用,或有用程度还达不到别人愿意掏腰包的地步。
为什么再过1-2年自媒体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先来看看今天我们使用的版权方案,其实自十八世纪安妮法案(The Statute of Anne)通过之后,就再也没变过。现行的版权方案有个小小的缺陷:A 著作发行一本书之后,B 购买了,A 会拿到一笔版税,这很公平;可是,当 B 把这本书读完放在一边,某天想起来当作二手书再卖给 C 的时候,这事儿就与 A 完全没关系了……比如一本畅销书有100万人阅读,而作者只拿到了30万人的版税,这其实是不合理的。
而使用基于区块链技术,完全可以在每次销售的时候都给版权拥有者一次版税,无论比例是否恒定。关于区块链是什么改天再说说。有个概念叫做“读者传销”:如果人们在购买了正版之后,还可以因为后面不断有人购买正版而获得分成,那么早晚他会把钱赚回来,甚至赚到更多,那么大多数人会选择购买正版。因为用盗版倒是不花钱,却没机会赚到钱;而当身边有人使用盗版的时候,正版使用者也有足够强大的理由说服人们不用盗版。
基于上面的几个理由,因此我坚信文字传播者将能够挣到更多的钱。
仿佛已经看到了趋势,那我应该认真地、耐心地去打磨、去写才对,但我却偏偏没去做,为什么?思前想后,竟然是一开始我根本就没相信自己能够写出好东西,内心深处根植的是成为自媒体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地去对待写作,心情好就写,心情不好就落着。
记得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说道:“你是否笃信你能变成更好的你?”
注意——不是“觉得”,不是“希望”,甚至不是“相信”,而是“笃信”(120%的相信);不是“也许能”,而是干脆的“能”。若你不是“笃信”,只是“希望”,只是“觉得”,那后面的“能”就只能变成“也许能”,或者变成干脆清楚的“不能”了。若你不笃信“你能变成更好的你”,那你也没必要读下去了,你甚至不该买这本书——还不如去星巴克买杯饮料喝掉然后上趟厕所呢。为什么是120%地相信?是为了说得形象一点——你要相信到这样的地步:即使有人打击你,打击掉20%,你依然剩下100%地相信!
在写作这件事上,笑来老师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在啪啪地打我的脸,既然不笃信自己能写好,那还不如去打几盘游戏,何必既浪费时间又煎熬自己,如此这般扭捏不干脆,摆明了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到此我明白了为什么高手们都说“做事就要做好、做完整”,因为没做好就等于双重浪费,还不如不做。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那还会有谁相信你?
“我们永远不要在容易和艰难之间选择,要在错误与正确之间选择。”炼就优质写作能力的过程是不容易的,但再艰难它毕竟是正确的,不要因为正确的事难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错误的事情容易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