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修行
1.
创作就像生孩子。写作是创作的一种。
产生想法就像受孕。写下文章就像临盆那一下子。从受孕到生产这之间,有长达九个月的孕期。从想法产生到文章输出之间也有一段酝酿期。
酒越放越好喝,但还是有有效期。胎儿在母腹中待个九个月就够了,再久就生不出来了,胎死腹中。
我们每周写一篇文章,就像悉心挑选那个在心里酝酿得最好的想法,然后把它生下来。这种创作的节奏对于记录自己的成长点滴,还是很合适的。
心中有话,不吐不快,因此我们拿起笔。这种情况下写下的文字往往时效性不长。人的情绪起伏多变,应运而生的想法亦复如是。所以,不经酝酿的点子,不是好点子。
每周到了临交作业,才收拾心情,准备生产,也不无道理。希望一周里面吸收的讯息和产生的想法,多一点酝酿的时间,生出来的孩子能好看一点。
2.
言归正传,上周四下午,心情抑郁的征兆出现了...
这两三周以来,每天都争取到很多看书的时间。时间记录上记载,最近一周平均每天有三个多小时在看书。这些时间哪来的呢?中午休息一个多小时,上午上班一个小时,下午上班一个小时。上班时间,就像潜水闭气一样,也不跟同事说话,一件接着一件事情:工作、看书、写作、微信聊天......喝水、走路、喝水各种琐事穿插其中。时间宝贵,能多挤一点是一点。
开始,中午到书店看书,就像私会情人,还偷着乐。渐渐的,越发贪婪起来,只要一有机会,就想着看点书。做什么事都不如看书——看书能让我高效的有所领悟,有所收获。干别的事都有可能是徒劳,在没有想法的时候写作在我看来也是浪费时间。上周何帆老师推荐读小说《蝇王》,读起来也难以集中精神,琢磨着看还是不看。读小说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如果你想从小说中得到启发的话。
之前决定多看书,是为了搭建知识体系。这会儿贪念作祟,欲壑难填,追求“有所得“的感觉。对治贪,最好的办法就是布施。有输入,就输出。不要担心自己写的不好,看得还不够多,道理还不够完备,就不写了。实际上,知识是学不完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也需要不断翻新,不断迭代。不怕犯错,因为犯错是必然的事情。
3.
书看久了,又没人交流,心情备感寂寞,去何帆书友会转了一圈,叫了声:”有广州的朋友吗?“没响应的。线下已经好久没好好说话了,聊天最多的是跟自家孩子。
周五的晚上,路总更新了一篇文章,当时已是傍晚时分,好不容易熬到孩子睡着,读罢长文,已无心睡眠。又是一篇佛学长文,略烧脑。这些天来,唯有路总的文章可以抚慰我内心的寂寥。自从加了他的微信,他跟我的距离好像近了些。
与路总结缘,在情理之中。一来大家都是佛友,二来他文章写的好,粉丝不少,尤其是关于佛学体会的文章写得好。不容易的,佛学知识非常的枯燥古奥,大众很难耐下性子来学习。大量的读佛学经典后,用通俗的语言、逻辑清晰的把道理娓娓道来更是难上加难。前阵子万维刚讲《佛学为什么是真的》,结合前沿的脑科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总结了佛学的精髓,但仅仅停留在佛学的趣味性上,为我们揭开了脑洞为止。佛法的修行更多是要落实到为人处世的身(行为)口(话语)意(思想)上。教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道理。如果缺乏智慧,善就流为伪善。道理就流为鸡汤,落入俗套了。路总的文章里却不无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更难得的是还能紧贴当下的社会环境和热门话题,发人深省。
4.
会做一道题,并不难。难的是,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尤其难的是,已经懂的人,去理解别人为什么不懂。菩萨在以方便道度众生的时候,获得最大利益的不是众生,而是菩萨自己——众生只是得到般若,菩萨则得到了无上菩提。
擅长”解题“,却不懂怎么把别人教会。从小到大,我都是这样。
十年前我去一所重点中学试教,听课老师给我的反馈是学生听不太明白。我一向不按套路来看问题解题,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荣,因为这意味着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人跟人的思维是相差很大的,老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来教,按照常规思维来讲课,当时就觉得也许我不适合做个中规中矩的老师吧。
现在开始写作,老毛病又犯了。自说自话,别人看不大懂。只能感慨这个世界上能理解我、认可我的人太少,内心的寂寞由此而来的吧。
是的,已经懂的人,去理解别人为什么不懂很难。更重要的是,我太少去关心别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关心什么。只满足于追求自己懂,懂更多。
要写好文章,光读书摄取知识是不够的,常下笔也是不够的,还要去了解他人的想法,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
摄入要杂4.
寂寞是人之常情,人是群居动物,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为伴。但如果你不在乎自己的同伴,同伴也不会在乎你的。走出自己的世界,去了解大众的想法,大众的文章要看的,读者的留言和评论也很值得一看,不能只抱牛人的大腿的。
话又说回来,扪心自问,对自己的亲人呢?了解他人的想法,何不从身边的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