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沈从文:笔下边城就没其它?--(22)三个女性
写作背景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三个女性》不能算是出色的,但它却是一个特殊的创作。对于了解他对丁玲的友谊以及沈从文的写作观念尤其的重要。
沈从文是现代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对人性的挖掘情有独钟,他对人性的关注与思考贯穿了他整个创作。他将人性美的基点构筑在他的作品中,从下层人民身上找寻人性的闪光,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义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对人性真与善的肯定和关注,集巾体现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沈从文的许多作品中女性都是绝对的主角。
女性成为沈从文笔下最生动、最具魅力的形象。
语言特点
《三个女性》的语言特点:口语化的叙述语言、语言表达讲求结构技巧、文白夹杂.以白话为主
沈从文状物写人时精选字眼。多用短句,文句简清利落。他将生动形象的言语调配的灵活自如,跌宕多姿,不仅用口语写人物语言,而且以口语作叙述语言,具有简洁、工细、精美的长处。《三个女性》是将情节简洁化,更多的足横断面场景的描述,同时也让作品的结构具有口语的简练色彩。来源于生活用语,带有鲜明的口语色彩.甚至就连他的叙述语占也都是平易明快的语言,接近口语和生活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独特的风格。
内涵浅析
美在生命.是沈从文独特的美学观。他认为“生命的美在于无论何种强力摧压,仍有不可遏制的活力。”
在他创作中。生命被置于极端重要的地位。这种贴近泥土。也吸引雨露阳光,可不太会思考,更不容许思考的生命。当然无法在那个太聪明,太能干,丧失人性,失去自己的都市生活中寻找,它只存在于原始生活状态之中,存在于为着生存而作的凄惨挣扎背后所渗透出来的那种生命力的坚韧和顽强之中。
《三个女性》他所怀有的感情非常复杂,绝不是简单的同情和欣赏。而是一种交织着感动与怜惜的复杂的情绪。
他笔下的湘西少女,喜则歌,哀则哭,尽生命自然之趣,无所羁绊。生命同然美丽,而生命本身的脆弱易逝,使得沈从文对人生怀着深刻的悲悯和无所不至的爱。他在她们身上追忆着无可挽回的时光,缅怀着那份冰清玉洁的童真。悲悯着她们的不幸遭遇。注视着她们在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即将面对不堪忍受的人生苦难的悲剧命运。
三个女性是那样的纯美,是那样的真,而这真却尤法使她们摆脱人事的悲哀,命运尤情的捉弄使她们的心一次次的受到伤害,而在这种痛苦中,她们也得以成长。在她们眼中,命运的侵袭、人生的无常仿佛都是生命的常态.所以每次心痛的经历在她们看来都足如此淡然。没有悲泣,有的只是沉静的忍耐。
沈从文的作品中,很少看到生灵涂炭的呻吟,人们往往从容、恬静、自足。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让人慨叹生命的雄强。这也正应了沈从文的生命哲学。
他认为:人生有两种对立的形式,一类是“生命”,一类是“生活”,与自然人性契合的湘西人的生活.则足“生命”的昂扬。“金钱讨生活虽好像是必需的,对生命似不必需。生命所需.惟对于现世之光影疯狂而已。因生命本身,从阳光雨露而来,即如火焰,有热有光。
他认为美不在于生活,而在于生命。生命的本质。首先表现为摆脱金钱、权势,符合人的自然本性。
湘西少女有幸摆脱了金钱权势的浸染,较多地保留了人的自然本性。她们的生存是优美、健康、自然的,是合乎人性的,体现着生命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