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戎马一生,初心不改
《邓小平时代》这本书弥补了我对某段历史的空白,让我对邓公波澜壮阔的一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了解又有了更多的钦佩。
看完这本书让我更好理解为什么邓小平同志会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通过本书,我才知道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之间存在着多少坎坷,才知道中国面临着多大的挑战,才知道人民经受了多大的痛苦,才知道党的决策是有多么艰难,也才知道邓公以及他麾下的领导团队是多么伟大。
如果说旧中国是一艘快要沉了的大船,是毛主席把强盗赶走,把船体修复,免于沉没,那邓公就是把船重新开起来的人。
想起历史书上的“1992年南方谈话”、“农村包产到户实验”,只记得上课要划线重点和背诵时的枯燥…而原来这些“词语”背后有着这样波澜和曲折的背景;还有“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经过漫长的摸索、试验、颤颤巍巍的思想激荡和自我革新的结果;“实事求是”并非简单的四个字,而是邓公顶着巨大的压力,一步一步扛出来的……
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理所应当的举措和观点,原来都是经历了种种磨难考量和实践才得以实现推广。
真实的历史是最好的爱国教育,真实的抉择也永不可能两全。
改革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真理,当初曾一直被怀疑被打压。
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你要承担的也会越多;身居高位者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
涉及国家利益的谈判过程旷日持久,大部分人只能看到一个最终的结果,并不知道其中的是非曲折。
我们现在能在相对缓和的环境中学习、工作,都是来源于革命先辈们的拳拳爱国心。
对照从前,能生活在如今这个被改革春风吹遍华夏,令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对伟人的敬重与钦佩之情也由空泛懵懂的景仰转化为有据可循的真情流露。伟人千古,志气永存,烛照后人,彪炳千秋。
个人觉得在这本书中,傅高义先生对邓公及中国社会的描写相对客观,虽然也能从中感受到他作为“西方人”看待中国及邓公的思维方式,但总体来说,他所讲述的很多东西都没有“有失偏颇”,这是很难得的。但是阅读过程中还是能感受到一些作者主观的观点,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行甄辩,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引用邓爷爷的几个经典方法和解读来自我勉励: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避免草率决策,避免内部矛盾,坚定信念、避免前后不一,一切都是为了结果!
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先尝试,见效之后再推广。
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政策制度必须考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成功的领导人不仅要决定正确的长期战略方向,还应当知道如何去营造“气氛”,如何适时采取大胆的步骤,在干部群众都愿意跳上甲板时迅速采取行动。——方向正确,营造氛围,选择时机,采取行动。
用大白话解释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取得群众的认同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集体领导解决重大问题;某一件事、某一方面的事归谁负责,必须由他承担责任,责任要专。——少说多做,责任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