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间战栗西班牙今日看点

技能解锁|小语种的集体尴尬症:要不要转行?

2016-10-31  本文已影响891人  小游仙
技能解锁|小语种的集体尴尬症:要不要转行?

每年入秋前后,刚进校的新生都会迷茫症集体发作。这几天好几个学弟学妹来问,西语好难,就业好难,要不要转行?要不要转行?要不要转行?

同学们淡定啊...作为一个技能树习惯性点歪的浪人,我就系统地讲讲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吧,欢迎大家补充。

我是西语本科-留西传媒硕士-回国报社记者-互联网公司主编这样的路径。毕业6年转型2次剥了3层皮,一身酸爽。我梳理了一下小语种转型的常见困惑,从以下5个方面讲吧:

- 这几年西语市场是不是不行了?

- 学语言在职业选择上有局限性吗?

- 跨专业考研/事业转型的基础是什么?

- 如何快速积累跨专业知识?

- 转行后的小语种技能怎样发挥?

阅读提醒:今天又是大长篇,带图,阅读时间在7分钟左右,一次读不完可以先收藏。


1. 这几年西语是不是不行了?

西语生有机会遇到日薪上千的活儿,有机会在20岁出头就跟在各部委一把手身边,有机会见识斑斓奇葩的拉美世界,这是这行的光鲜面,也是其他行业里不太能遇到的机遇。

以前,中等水平的西语生靠自由翻译、导游等入门级西语工作就可以安家糊口,但现在这类工作的薪水缩水了。一个直观的指标是:西-中笔译自由译员的价格已从150降到100/千字,且有跌破100的趋势。有几个原因造成了这个局面:学生译员连年压价、从业人数越来越多、西语国家经济不景气。

但国家外交部、商务部,地方外事办,国字头央企,大型西企,高校教师这些岗位都还要人,即便是现在,活少钱多的捡漏机会也还是有的。

以我的观察,目前西语市场正在饱和,金字塔中底部从业者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了。但因为西语有一定技术壁垒,它依然会有市场价值,也依然比大多数文科专业回报高。说它不行,只是跟过去一毕业就年薪10w的时代比。

2. 学语言在职业选择上有局限性吗?

小语种本身就是大众市场上的小铺子,西语外派的经典场景是:板鸭旅过游、赤几盖过楼、智利酿过酒,委内挖过油、巴西看过球,墨西哥爆过头。

除此以外,就我身边来说,现在我们同学的职业很分散。直接用西语赚钱的工作还有:对西贸易、教书、导游,靠西班牙周边产品赚钱的有:教flamenco、教吉他、代购、移民投资咨询、留学中介。还有大概1/3转行了,从事各种跟西语不相关的职业,好像没人被语言局限住。

据我了解,在一些非小语种工作中,小语种会成为优势,至少我看到一些新媒体类、艺术设计类的招聘要求,多会一门外语会加分。如果想转型,可以往这些方向看看。

需要尽早认识的一点是:很多工作不是只有科班出身才能做。当然,你得想好怎么用上语言特长。反过来讲:任何工作都需要本专业范围之外的技能。做陪同翻译的可能要伺候主子,做外派的可能要兼账,做老师的可能要搞策划...

这些挑战如果能好好啃下,积累起来也可能接近专业水平。举个例子,两年机械工程翻译做下来比机械本科生更懂行也是有的。

另外,很多职场老鸟不会告诉学生们一点:找工作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在专业实力之外,招聘时机、与面试官的眼缘都会影响结果。哈,就跟相亲差不多。

举个例子,局座就是小语种出身,据说北大招他是因为他长得还算周正…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学了阿语,后来派到阿拉伯,逐渐成长为一枚军事专家,后面的故事你们都熟~

那年代小语种人才少,小语种叠加任何一门技能都能开挂。现在的世界显然更残酷(但注重颜值这点到现在还没变...哭)说回重点,转型当然主要还是靠前期准备和实力,说说我摸索出的转型步骤吧。

3. 跨专业考研/事业转型的基础是什么?

第一,确定兴趣。当当、亚马逊去搜搜这门学科的论文集,对,看论文。这是测试你适不适合做一门学科研究生的方式,如果对专业术语不发怵,觉得深深吸引,恭喜你,上帝在创造你的时候设了这个接口。

第二,尽量拿到原专业相对较高的水平认证。跨专业转型后,这是代表你原专业水准的盖棺定论,是学力的一个证明,所以对于在读生来说,专八、DELEB2都应该过,能考C1更好。

我是在大三考了DELEB2,大四一边实习一边准备出国。其实西语本科直接申请西班牙硕士是没问题的,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一方面是熟悉用西语考西语的思维,便于接轨研究生课程,另一方面就是做个国际认证。

我念硕士时候,在第一年拿到比较稳定的成绩之后就开始兼职做记者,考虑到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及缺乏社会经历,第二年结束时我主动申请了延毕。

海外留学生都希望早早拿到文凭开始赚钱,系里在收到我的延毕申请时也很诧异,我跟系主任推心置腹谈了谈,我希望除了上课考试之外,用更多实操经验来增加积累的厚度,而不在意慢一年毕业。然后第三年,我就一边做论文,一边工作,一边游历了欧洲20城,做了很多有意思的采访。

在Cuenca小镇采访当地青年艺术家Alejandra

同样的,我做记者时也做了一些获奖专题。想要转型的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奖项经历看作虚荣,踏踏实实地做,踏踏实实地离开。这样每一次转型都是一种加持,而不是混不下去的逃避。

需要提醒在读生一点是:你为转行所花的力气,很可能超过考上DELEC1的力气,而你考出了C1直接去找工作是没问题的。然后就可以一边赚钱,一边更好地了解适合自己的行业了。

第三,权衡利弊,这是最难的。西语打开了我的国际视野,新传训练了我的独立视角,互联网启蒙了我的商业思维,它们让我拥有了更好的理解力和适应力,我至少可以在三个行业里找工作,也可以去应聘复合技能职位。

但同时,我分散了大量的时间成本,缺少深度人脉,对每个行业的认识也不如没跳槽的人深刻。尽管我的外派、贸易西语同学们已经遇到升职天花板,但它们已经在一线城市买房了,我还三不五时要出差住莫泰…

总之,选择小而精的技能路线,赚钱是不愁的,但哪里需要就要到哪里去。选择多技能并行的路线,回报周期长,要熬过多个初级阶段,坚持不下去容易迷失,但日后失业风险小。

想要跨专业考研/事业转型的同学,需要审视一下自己在目标专业的竞争优势,包括但不限于兴趣、技能、性格、人脉、地域、时机,对该行业的认识程度。还有,目标专业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你所期望、所适合的?

我做记者时,真心热爱新闻一线,但后来体力不行了,报酬也跟不上需求,不得不再考虑转型。不过正因为我经历过这个强度,现在工作中每次与超负荷的医生交谈,都可以切身理解他们。

在手术室采访,一待就是一整天,我们还能轮岗吃饭,但医生不能停下来

从西语到传媒,第一年真的想死。从传媒到互联网医疗,看似跨度很大,但因为已经琢磨出了怎样快速进入陌生领域,过渡平缓了很多。

4. 如何快速积累跨专业技能?

1.注册一门mooc课程,学完它,整理专业术语,这大概需要两三周,可以入门。

2.参与该领域领头企业的活动,直面地接触这个行业,观察与思考它的运作流程,我能在这里扮演什么角色,还缺什么技能?这大概需要一两个月,这时我会对这个行业有近一步的了解,方便日后针对性地积累。

3.如果有朋友是业内人士,这时我会带着思考去咨询它,如果没有,就通过在行、分答、知乎向从业者提问,还要注意鉴别从业人士水平。

5. 转行后的小语种技能怎样发挥?

转行后,我曾一度负气地想要撕掉别人给我贴的西语标签,但行外人是不会管你已经回国几年,学得到底是小语种还是英语的,同事有了美国海淘税单也会喊我看...

当然,长久不说西语,我口语也退化了,但科班出身的好处是知道怎么捡回来。关于如何提升西班牙口语,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技能解锁|从滚滚大舌音到语言的高级技能 - 简书

凭良心讲,无论我换了什么行业,西语留学经历依然能给我带来持续且广泛的收获。眼界,理解力,还有就是靠着“缺钱了就接几篇翻译”的底气,我才有进入苦逼行业的信心。时间长了,这些经历会自己流出来,我给西语相关的公众号写专栏,现在自己也开了公众号。没办法,啃着现西、看着RTVE过来的人,戒不掉。


总结一下,对于考虑转行的中等水平小语种学生,我的建议是:

1. 目前西语的中低端市场正在饱和,但因为西语有一定技术壁垒,它依然会有市场价值,其他小语种情况类似。

2. 很多工作不是只有科班出身才能做,不要被语言局限了自己。任何工作都需要本专业范围之外的技能,即便不转行,在工作里也需要学习新技能

3. 做好转行准备:确定兴趣、拿到证书、权衡利弊,让每一次转型都是一种加持,而不是混不下去的逃避

4. 通过Mooc、领头企业、业内咨询快速积累跨专业技能。

5. 转行后试着继续使用小语种变现。

P.s 今天头图里的那些书是我从书架上随手挑出来的,从现代西班牙语,到El Cambio Tecnológico,到昆曲日记,到协和医事,它们算是我转型路线的缩影吧,与你们一起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